记忆力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有一回,我在网上翻到很有意思的帖子,是这么回答的: 高一的时候,就把高二、高三的课本学完了。 电话号码打过一次就记得,人称号码王。 大学时考马列主义,一大早到教室,背到上考场,结果第一个交卷并且考了年级第一名。 只要是看过的书,上过的课,做过的题,到考试时就能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就像作弊一样。 额,和这些记忆力强的人比起来,我们普通人就有些尴尬了。 上周刚读过的书,别人问写了啥,你一个字都说不出; 考试的时候,明明知道答案是书中的某个知识点,可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 上了不少课,知识全部还给老师了; 辛辛苦苦背诵古文、背单词,可背了忘、忘了背; 和朋友一起考试,准备3个月的她,秒杀了准备一年的你...... 不但如此。 年纪越大,学习新事物的效率会越来越低…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会错失很多机会。 难道普通人只能默默看着,那些记忆力好的人如鱼得水,自己却一筹莫展吗? 不是的。 记忆力不是天生,普通人也能养成。 而记忆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后半生的命运。 从小,我就是班里最勤奋的“笨学生”,但后来我还是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医学博士,还曾前往密歇根大学做访问学者。 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儿时那个旧梦: “你怎么还在做这一题,我都跟你讲了多少遍了,怎么还是不会做?你上课到底有没有带耳朵!” 齐刷刷的目光打向我,我呆住了。脸红到耳朵根儿,所有的委屈和羞愧,只能忍着眼泪往肚里淌。 没有学习天分的我,只能更加“努力”。 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一本书反反复复背好几遍。小县城的高中,条件简陋。当舍友还在睡梦中时,我起大早跑到操场上,就着路灯的微光背单词...... 争分夺秒。 高考成绩单下来的那一刻,我彻底绝望了。 二本。 无数个辗转难眠的夜里,我总在怀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不会变得更好? 从普通学渣到超级学霸 记忆方法让我逆袭北大 刚到大学时,我无心学习。整天在图书馆里,漫无目的地徘徊。 直到在书架上翻到钱钟书的故事。 很多人,只知道钱钟书是文学巨匠,却少有人知道,他的记忆力也是出奇地好,被称为“移动的图书馆”。 但钱钟书并不是天生聪明,他的记忆能力,也是后天培养的。 我发现他的记忆方法很特别,有一整套记忆系统和笔记系统。让自己读过的书,不仅过目不忘,还能内化在脑子里,随时都能用。 因为他的这套记忆和笔记系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他去世后,妻子杨绛还将他的笔记,捐赠给了清华大学。 我好像一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学习的关键在于如何输入和内化,“读书-笔记-记忆-输出”,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 于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各种学习方法,翻遍了图书馆的书籍,终于打造了一套关于学习的科学记忆系统: 论语式阅读:带着问题读,把书越读越薄,别人复习1个月的知识点,我3天就拿下了; 科学笔记法:拒绝罗列摘抄,所有笔记以Q&A形式呈现,边理解边笔记,成为自己的出题人,再刁钻的问题也不怕; 利用现代工具记忆:大块时间读书,碎片时间记忆,12个十分钟记忆的效果远超一口气背两小时,学过的东西印在脑中,想忘也忘不了; 卡片式输出:把成果和灵感都化为一个个知识卡片,方便调用,反应速度比别人快,演讲、写作能力也大幅提升。 掌握了这套科学记忆系统后,我终于从“低品质努力”中解放了出来。 后面发生的事情,甚至连我自己都觉得难以置信: 研究生时我报考北京大学,仅仅复习了3个月,就以超过录取线40分的成绩被录取。 ▲杨洋(右)博士毕业照 后来我还免试攻读北大的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从一众学霸中脱颖而出,成为密歇根大学的访问学者。 ▲杨洋在密歇根大学 博士还没毕业,我就成为了北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心内科医生,同时还担任北大的讲师。 而且在北大我发现,和我接触的同学们,虽然都是各省各市的高考状元,但未必个个都是智商超群。 我愈发得觉得,从来没有什么天生的学霸。所谓的聪明人,只不过是学会了“聪明的方法”——记忆力。 从宝妈到财务总监 三个月拿下注册会计师证书 无数人通过记忆法,实现人生进阶 因为我曾经吃过“无效努力”的苦,所以我特别希望可以帮助那些,陷入同样迷茫中的人。 静涵就曾经陷入过同样的迷茫,虽然已经是一位3岁孩子的妈妈,但她在职场上依然有自己的追求,希望考到美国注册会计师的证书。 她非常地努力,每天孩子还没起床,她就赶紧提前起床进行复习。 可惜,考了三次都没考过:“会不会我最适合的职业,只是做一名家庭主妇?” 我说:“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记忆方式,这就是唯一的可能了。” 之后她努力用我教给她的方法,去读教材,做笔记,改变真的发生了。 她每天复习大概1个多小时,不到3个月,就拿下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而其他普通人可能用1年时间都无法实现。 现在她已经被提拔为财务负责人,薪资翻了2倍。 还有我朋友的孩子蓝蓝,大学毕业前毅然决然地考研大军。 他非常努力地复习,把专业课书籍前后背了至少三遍,但还是感觉记忆不完整,最终考研失败了。 后来我教他使用一些工具去进行记忆,比如Anki记忆。用对了方法,记忆的效率大大提高,最后他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 他们的变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一次次地让我感动他们的坚持和勇气。 ▲杨洋和他的学员们 没有人天生就是失败者 只不过是你不懂得记忆罢了 太多人,从学生时代起就是普通学生;工作后,也只能是普通职员,很少再有上升空间。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特别羡慕那些聪明人,他们不仅从小学习好,工作后在职场上也特别顺利,一切看起来都那么轻而易举。
但杨洋却说:聪明不是天生,聪明可以养成。
最重要的是掌握“变聪明”的方法,无论职场上,还是学习中,都能实现高效记忆。 为此,北大学霸杨洋特别来到十点课堂,将经过万人验证的科学记忆系统带给大家,成为真正聪明的人生赢家。 完整的学习系统:杨洋老师将全套的科学记忆系统分享给大家,15堂音频课,全部零基础学习。 每日的打卡机制:特别增设了“打卡”环节,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坚持,更有顶级名校组成的教练团,每天为你批改作业,回答问题。 ▲训练营的教练们 温暖的社群陪伴:每位用户都可加入训练营社群,还有无数和你一样的学习者,共同进步,让你每天的学习成果可分享。 正确的方法和不懈的坚持 21天的时间,让你成功变身知识达人! 即可订阅课程▼ 这一次的训练营和以往的课程完全不同 ▼▼▼ 1.真正零基础:你只需要具备初中以上文化,就能跟着杨洋操作,搭建学习系统; 2.有人逼你学:老师、教练共同督促,配合每日打卡,再不会买了课程不学; 3.占用时间少:内容科学,学习轻松,每天不到1小时。 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训练营的核心思想很简单:在第一课就带你“下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