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是中原最大的葫芦基地,家家户户种植葫芦,每到此时葫芦收获的季节,天南地北的大大小小的玩家都会云集于此,没几天当年的文玩葫芦便会订购一空。 幸有朋友亲戚再此,使我们得幸见到葫芦大丰收的景象。正所谓“仲秋朗日,朋党五个,臭味相投,淘宝乡野,瓠器天成,揉玩指掌,怡然自得,飧饱私囊。日已过晌,遂聚酒巷,大块朵颐,觥斛交错,两腋生风,口缠蛟龙。辗转移步,焚香煮鹤,高山乌龙,虽无丝竹,仙乐升平,旖旎秋阳,斜洒众朋。” 现在打皮直接机械化。尽管效率提高很多,但还是一个很繁重的劳动。想想没有机器、纯靠手工打皮的时候…… 打完皮的葫芦,还要经历一个晾晒过程。手捻葫芦放在地上,大葫芦则悬挂起来。 几个很有特色的葫芦。 辛勤劳作的老乡们。打皮仅仅是葫芦下架后的第一步,如果想获得更好的收成,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 随着激光雕刻机的普及,手工烙画这一工艺会逐渐消失吗? 各种加工好的葫芦。 家里挂着淘换来的各式各样的葫芦。 看完这些感触良多,每一个葫芦,不论品相好坏、价值高低,都是农民朋友们辛苦劳动得来的,想到这里,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好好珍视自己手中的这件小玩意呢? 文章来源:李轩轶的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