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王安石对上苏东坡,谁更胜一筹

 昵称32937624 2018-09-22

王安石和苏东坡是我们都熟知的两个北宋时期名人,他俩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比苏东坡大16岁,可以说是苏东坡的长辈了。论做官,王安石曾官至宰相,而苏东坡却一生仕途不顺,论才气,两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那这样两位大师级的人物斗起来,究竟是谁更胜一筹呢?

在宋神宗时期,苏东坡任翰林学士,因才气过人,被当时宰相王安石看重,收入门下。东坡那时还是个小年轻,多少有点自负轻狂,对他的老师王安石都有些轻视。王安石那段时间正在编一部书叫《字说》,相当于如今的字典一类的书籍。两人正好讲到苏东坡的“坡”字,王安石对苏东坡说:“坡字啊,半边是土,半边是皮,坡就是土之皮”。东坡心想,你是在笑话我吧,就笑着回应道:“那按照老师的说法,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一时接不上话来。又有一天,两人又讨论“鲵”字,王安石说:“鱼加儿,合起来就是鱼子的意思,就像四匹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造字,都是有讲究的”。东坡拱手给王安石敬了个礼,上前问道:“那鸠字九鸟,老师你知道是为什么吗?”王安石想,这个字倒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听听东坡的说法,就认真的向东坡请教。东坡诡笑着说道:“《毛诗》上说啊:‘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爹,一共是九个。”王安石那个气啊,这小子也太轻薄了,但也不好当场发作,事后,竟用手中权力把苏东坡赶到湖州做了个刺史。

苏东坡在湖州任满三年后,回到京城。想起当初,确实对老师有点不敬,就想去拜见下王安石,道个歉。到了王安石府上,正值王安石正在午休,就在门房坐等,刚好碰到旧友,同时为王安石掌管书房的徐伦。徐伦高兴的说:“这门房则呢是苏爷呆的地方,来跟我到东书房喝茶去。” 两人来到东书房,喝着茶叙旧,苏东坡瞥见书桌上摆着一篇未完的诗稿,走进一看,认出是王安石笔迹,题目是《咏菊)。东坡着对徐伦说:“想当年,老师下笔数千言,都不假思索。没想到只过了三年就不同了,两句就写不下去了。”拿起诗稿念了起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心想:王安石真是老糊涂了,不但诗没写完,这两句还写错了。菊花开在深秋,秋霜都打不蔫,风怎么能吹落花瓣。一时诗性大发,情不自禁,举笔舐墨,按照前两句韵脚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一写完,冷静了一点,心想:我是来上门致歉的,这都做的什么事啊,毁掉吧,徐伦掌管书房,王安石追究起来,连累他。但也无计可施,将诗稿折好压在砚台之下,匆匆告辞 。这诗最终还是被王安石看到了,一看便知苏东坡笔迹,心想:这小子真是部长记性,湖州三年白呆了,死性不改,还敢来讥讽老子!明日早朝,要将他削职为民。”又转念一想:这小子毕竟年轻,缺乏见识,也情有可原”。叫徐伦拿来湖广的候任官册籍来,只看黄州府,看到只缺少个团练副使。

第二天早朝,密奏天子,把苏东坡迁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去了。苏东坡心中不服,心里清楚改诗触犯了王安石,他这是公报私仇。但也无可奈何,谢恩领差。出了朝,王安石向苏东坡招手说道:“午后,到我家来一趟。”午后,苏东坡来到王安石家拜见,王安石说道:“你迁到黄州,是皇上意思,我也爱莫能助,你可别怪我啊”东坡说道:“学生自知才力不及,怎么敢怨老太师呢”王安石大笑道:“东坡你是大才啊,到黄州做官,闲暇无事,还是要多读书啊。”东坡心想:我看书万卷,才胜众人,还劝我多读书,还有什么书可读。但嘴巴上还是称谢:“承老太师指教。”心里却更加不服。到了告别时,王安石拉着东坡的手说道:“我幼年时就积下一种病,必需喝阳羡茶配瞿塘中峡水才可缓解。瞿塘在蜀地,老夫几欲叫人去取,终究不方便,你回来时路过给我带点。”东坡答应告辞,第二天奔赴黄州去了。到了黄州,这职务是个闲差,每天登山玩水,饮酒赋诗。 就这样,呆了快满一年。正好快到重阳节,连日大风。一天大风过后,好友陈季常来访。东坡大喜,便拉着他到后花园赏菊。来到菊花棚下,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看得东坡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陈季常纳闷,问苏兄你咋了,苏东坡就把改诗的事说给他听,陈季常大笑这说道:“其它地方菊花我不知道,这黄州菊花就是会掉花瓣的”苏东坡感叹道:“我以为是老师记恨我,才贬我来此,原来是我错了,世上真有会落花瓣的菊花啊”。第二天,苏东坡见到黄州太守,这太守想让苏东坡进京给朝廷送冬至贺表。苏东坡正想着要给王安石当面道歉,就答应了。

走水路过三峡,因为顺流而下,船走得飞快,苏东坡又正好打了个盹,醒来时,已到下峡,想起答应过王安石要带瞿塘峡水,可瞿塘峡在中峡,再逆流而上,会误了呈送贺表行期。就暂时靠岸,问了当地老汉:“这三个峡的水有何不同?”,老汉回他,三峡相连,水肯定一样啊,没啥区别。于是,命人打了几桶下峡水,继续往京城赶。

到了 京城,苏东坡带着水就去找王安石。王安石特意在东书房见他,那首诗正好贴在苏东坡座位对面,苏东坡羞愧难当,伏地跪拜。王安石扶他起来,问:“水带来了吗”。苏东坡让人将水抬上来,下人烧水煮茶呈上来。王安石和喝一口,问苏东坡:“真是瞿塘水?”东坡心里一惊,心想不能再欺骗老师了,回道:“是下峡水,但我问过当地人了,三峡相连,水是一样的”。王安石看着苏东坡说道:“读书人哪,不能太随意,要细心观察。老夫不是亲自到过黄州,看过菊花,怎么会在诗中乱写黄花落瓣?这瞿塘水性,出于《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只有中峡缓急相半,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过了这么久才泡出来,所以知道是下峡。”东坡急忙下座谢罪。

王安石还是知道苏东坡是个才子,第二天奏过宋神宗,恢复了他翰林学士的职位。苏东坡之后对王安石也是愈加尊敬,这对师徒最终成了挚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