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易经》里没有五行?

 善信慧兵 2018-09-23

从《易经》本文,直到《易传》,确实没有包括五行学说,他们主要运用的是阴阳变化原理,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形成阴阳和五行的结合,更没有用五行学说解释阴阳变化和事态吉凶。五行理论用于解释和运用《周易》,开始于汉代象数易学,在象数易学方面得到蓬勃发展,但义理易学,始终没有吸收。

所以可以说,原本的《易经》里没有五行理论,汉代和以后的象数易学里才有五行。

究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五行理论成熟较晚,在易经和易传成书时候,还没有充分条件融入易经的象数解释体系。五行概念的出现可能并不比今本《易经》晚,但是五行理论的发育成熟,比《易经》要晚。甚至比《易传》的发展也要晚。历史上,五行学说的发展,整体上是滞后于《易经》的“经传体系的。

但是五行学说,在汉易发达起来的巅峰时期,以至现在,五行学说基本上没有能够被义理易学吸收。这方面的原因,大概是义理易学在《易传》学说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为保持学说的纯正,没有发展出利用五行学说的易学方法,因而,在明清易学出现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互补合作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出现五行与卦象爻象结合方面具有哲理高度的解易学说。

五行理论融入易经和易传体系,还是始于西汉的京房。京房的象数易学主要是服务于占卜。在象数易学中,五行理论的引入,一下子让象数学说如鱼得水,迅速扩展了功能,丰富了卦象含义,让卦象像魔方一样变换时间、空间、事物、角色等,在五行学说参与下,相关的术数体系远远突破了《易经》本来的框架,发展了丰富多彩的解说理论和体系。

我们今天使用的“梅花易数”的占断方法,“火珠林法”、“六爻法,都是建立在“汉易”和汉代得到完善的五行学说的基础上的。五行和象数的结合,促进了周易象数和术数的发展,出现了日益规范和精致的占卜技术和理论。无疑,是对周易学说和占卜技术的发展。


在传统《易经》中,卦气说留下了印记和影响,但是还没有五行学说的影子。我们在经传中看到的五行元素的影子,遵循的是易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后来的五行生克的关系。这是应该实事求是地尊重历史的地方。


《易经》成书于殷末周初,甚至更晚一些。定本可能到春秋时期,因为从《左传》、《国语》里,易辞和今本常常还有出入。解释《易经》的《易传》,实际上是孔子的后代学生总结历史上形成的解经成果,以儒家伦理学说为主干,吸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贯通当时各家研究成果汇编成书。《易传》各篇也不是成书于一时,其主要部分,成书应该在战国中期以前。

五行学说有几个核心部分,一是五行概念,二是五行相克说,历史上最先叫五行相胜说,三是五行相生说,四是五行反侮说。

在《易经》开始成书的时候,应该已经出现了五行的概念。五行概念,其前身叫做“五材”。早期 人类以手指计数,产了对“五”数的崇拜。当初,数出来五种对人类非常重要的物质类型,叫做“五材”。最早见到的五行概念,载于《尚书·洪范篇》。《洪范》在近现代经过一番质疑,现在已经重新认定它成书于周初,更不是伪书。这说明五行概念至晚产生在周初。

西周初年原始的五行观念只是把生 活中的重要物质按五归类,并加以朴素的描述。还不具有抽象概括到《易经》中的阴阳那样的表达功能关系的程度。

春秋中期,发现了五材之间 的相胜关系,也就是克制关系。有确切记 载 的“五 行 相 胜”说 法,出 现 于 春 秋末期,史官运用五行相胜来预测国家大事。公元前 551 年发生了日食,史墨预测吴国将攻陷楚国都城 郢,但因为金不能胜火,不能消灭楚国。“六年及此 月也,吴其入郢乎! 终亦弗克。入郢必以庚辰,日月 在辰尾,庚午之日,日始有谲,火胜金,故弗克。” (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 《左传》哀 公九年:“水胜火,伐姜则可”,这表明,那时 的智 者已经认识到“五行相胜”。五行相胜思想认为 五行之间 存 在 相 互 制 约 的 关 系。晋赵鞅想要救郑国,占得 水遇火,史官史赵、史墨、史龟都认为,赵姓属水,宋 国也属水,两者不能相胜。齐国属火,水能胜火,讨 伐齐国可以获胜。“盈,水名也; 子,水位也。名位 敌,不可干也。故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 伐姜则可。” ( 《左传·哀公九年》 )

五行相胜在军事 上也有运用,《六韬·五音》中论述了通过聆听五音 来判断敌情,然后根据五行相胜选择制敌策略的方 法。

五行学说基本框架形成的标志,是齐国的阴阳五行家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子思和孟子最早提出了伦理方面的“五行”概念,但这个五行还没有和金木水火土的自然五行直接联系起来。邹衍继承了伦理五行概念,并依据五行相胜说,提出了五德 终始说。他认为朝代的更替是由于五德的转移,而五德 的转移总是从被胜的一方向能胜的一方转移,如木之后,金继之。五德终始 说对中国的传统政治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五行相 胜学说渗入到了社会的多个方面,用以阐释事物之 间的关系,五行概念由实际物质逐步哲学化。

但是思想家们也发现存在相反的情况,就是火克不了金的情况。战国时期形成了五行无常胜的认识。《墨经·经说下》所说:“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即火能熔化金属,是从质的角度看,火一般胜金,所以火占优势。但从量的角度来看却不尽然,金多则可胜少量之火,即反过来金属也能压灭炭火。孙子兵法也有这样的看法。《孙子兵法》用“五行无常胜”的例子,来说明“兵无常势”的道理,要保持用兵的机动性、灵活性,“因敌而制胜”。《虚实篇》说:“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这是反侮说的前身,但还没有得到系统说明。

五行相生学说创立的时间较五行相胜晚,类似的观念大约 出现在战国时期,但是直到西汉,五行相生说才由董仲舒提出: “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 ( 《春秋繁露 ·五行相生》 ) 董仲舒是从四时的角度来看待五行生克。

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逐渐发展成 熟,直到汉代才得到完善,并达到其鼎 盛时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入了天文学、医学、政治、军事、堪舆、占卜等方面。当然,这时也进入了易学体系,诞生了以象数为重点的孟喜和京房的“汉易”。现在的火珠林法、六爻法,就是建立在以孟京为代表的汉易学的基础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