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支易象学历史悬案探秘》预售

 天下小粮仓 2022-07-30 发布于福建


自   序
《周易》是《易经》和《易传》的总称,我们通常讲的《易经》是六十四卦中的卦爻辞,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而《易传》则是指《文言》、《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七种十篇,又称“十翼”。自汉以来,由于儒家学说地位的发展确立,《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所以对它的研究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就是我们常说的易学。
从历史上看,易学作为一门学问,其对《周易》的研究包括象数、文字和义理三个环节,就《易经》流派上讲有田何的今文《易经》和费直的古文《易经》,从文本而言又有马王堆的帛书《易》与上博楚竹书《易》。自战国时期产生的《易传》开始,对《周易》的研究便存在着取象说和取义说的对立。取象说是取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周易》中的卦象和卦爻辞,取义说则是取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含义,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具体点讲,如对乾坤两卦的解释,取象说则以乾为天,以坤为地,而取义说则以乾为健,以坤为柔顺。这两种学说在《易传》中并存又互相补充,自汉以后,这两种说法逐步发展为两大对立的学派即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两派之间的学术之争和派别斗争影响和推动了后世易学发展的态势和走向。
如果说战国时期形成的《易传》奠定了易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的话,那么两汉易学,则是结合了天文历法并受到占星术和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推测阴阳灾异的象数学派主流已基本形成。晋唐易学则是融合了老庄玄学来释易,形成了魏晋玄学派,属于义理学派。到了宋明时期,易学又同道学即新儒的哲学相结合,一直发展延续到清初。清代汉学兴起后,对《周易》的研究又重新回到了汉易的传统。
从清代汉代易学的兴起,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奠定了中国古代易学研究的基本走向,汉代易学的主流是象数易学研究,这个时期不仅易学大家辈出,而易学理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如孟喜的卦气说,京房的八宫说,郑玄的爻辰说,虞翻的卦变说以及陆绩、干宝、蜀才等对象数易学的推动和弘扬,使易学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周易》文本文字的训诂及注解,大大拓宽了象数易学的研究空间和视野,极大的丰富了象数易学理论,更多的体现在象数易学思想的理论与实证上,如《三国志·管辂传》中记载:“辂至列人典农王弘直许,有飘风高三尺余,从申上来,在庭中幢幢回转,息以复起,良久乃止。直以问辂,辂曰:“东方当有马吏至,恐父哭子,如何!”明日胶东吏到,直子果亡。直问其故,辂曰:“其日乙卯,则长子之候也。木落于申,斗建申,申破寅,死丧之候也。日加午而风发,则马之候也。离为文章,则吏之候也。申未为虎,虎为大人,则父之候也。”从管辂仅凭一个方位的飘风就判断出王弘直儿子将死亡,东方有骑马的官员到,而且全部得到了验证,可见汉时的象数易学还是非常倾向于实证的。其实,这种以象证理的精神在《易传》中早就有:“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就是“易与天地准”的命题,换句话说,就是天地间大千世界出现什么现象,我们都可以以易象的思维去发现它,分析它,研究它。
《辂别传》曰:“辂为何晏所请,果共论《易》九事,九事皆明。晏曰:'君论阴阳,此世无双’时邓飏与晏共坐,飏言:'君见谓善《易》,而语初不及《易》中辞义,何故也?’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可见管辂所用的易象及爻象,是当时流行的京氏易,而不是《周易》文本。基于对易学史以及象数易学的认识,只要符合《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如整体思维、变易思维、直观思维、模拟思维、形象思维、观察辩证思维、类推思维、演绎思维、形式逻辑思维等,是完全可以如管辂一样,脱离《周易》文本及文字训诂注解去体现《周易》的思想和精神的,这样的研究也可以称之为易学。北大哲学系教授朱伯昆先生在其《易学哲学史》中早就指出:“研究易学哲学史就取材说,应以哲学家、思想家以及富有哲学思想的经学家的著述为主。这是因为易学哲学史所研究的课题,不是研究《周易》本身,亦非从文字训诂方面研究各家对《周易》的注解是否可取,而是研究易学中各流派于《周易》的解释中提出的哲学思想,至于其是否符合《周易》本义,那是无关紧要的。”
翻开《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古籍,象管辂这样以现象和征兆来实证易理的例子应该说很多,但都没有易案解析,只有《三国志·管辂传》中有此一例管辂自占自解的易案,笔者深以为然,二十多年前就对此易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管辂先生治易在继承焦延寿和京房等西汉先贤易学思想基础上,对于《周易》纳甲法又有新的发展和理论飞跃,尤其是上引文中判断王弘直儿子死亡时的解析中讲到:“乙卯是长子的征候”一句,对笔者启发极大,影响极深。研究象数易学的朋友都知道,传统的注易解易运用爻象时,多是讲当位不当位,世应爻以及承、据、中、正、比、应、互卦、反对与旁通、卦主、卦德等等,而极少提及干支。从《周易集解》中只能见到郑玄、干宝运用卦爻纳甲干支去解易,管辂先生竟然能依据乙卯一组干支,而取震卦的类象长男来判断王弘直长子死亡,我觉得这个细节极为重要,并认为应当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来研究,依据管辂先生运用干支来体现易象,由此,我提出了“干支易象学”的研究思路取向,再结合纳音、纳甲、十二辟卦等,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古易案破解,获得了诸多实证和经验。2020年又完成了对古籍《梅花易数》的注解,命名为《干支易象学梅花易数注解》并由詹石窗教授作序,由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反馈来看,干支易象学这种探研易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好评。
为满足读者要求,今再推出《干支易象要诀历史悬案探秘》,旨在进一步扩大干支易象在《周易》研究领域的视野,不断的推动象数易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演变与发展。本书从诸多古籍如《搜神记》、《稽神录》、《酉阳杂俎》、《睽车志》、《太平广记》及长篇小说《封神演义》和史书《三国志》等部分相关内容,通过干支易象学的分析和解读,挖掘小说与历史中哲学、史学价值以及审美和文化传承价值,重点是探研这其中所蕴含的张力和隐而不彰的象数易学应用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法。具体来讲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古为今用,古今结合的原则,对每则小故事都做深入浅出的易理分析,并指出易理卦象爻象的要点,然后进行总结,同时又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运用探研理论进行分析判断,实证探研理论的合理性;二是坚持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相结合,让这些篇幅短小,叙事婉曲、描摹细腻、语言凝炼,设想奇幻的小故事在保持知识性、趣味性的同时,通过干支易象的易理解析和总结,使其对现实生活更具指导性;三是本书较之《干支易象学梅花易数注解》而言,不仅有理论的升华和飞跃,而且坚持开放式的多元多维度的探研视角,对《三国志》中杨仪、魏延、邓艾、管辂占风等涉及易学的疑案,进行了详实的解析,为破解史书中的千年悬案,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艮》卦六五爻云:“艮其辅,言有序,悔亡。”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我所说和做的未必尽如人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贺云飞
2021年11月13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