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施草莓栽培覆膜后的温湿度管理(重要分享)

 龙_之吟 2018-09-23


老刀注:学农技,问专家,查病害,请下载农管家APP。

设施草莓覆膜后的棚温控制是温室草莓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棚温高低直接影响着草莓果实的大小、产量的高低、成熟的早晚。棚温过高过低都不好。棚温过低,秧苗容易矮化,果实生长缓慢,成熟期推迟;棚温过高,是造成前期秧苗过旺和后期果小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根据苗株生长的不同生长期调节棚内温湿度。

一、温度标准:

在覆膜扣棚后的7-10天内,白天应保持25-28左右的较高温度,最高不超过35℃为宜。温度超过35℃应及时放风。夜间温度保持在12-15℃,最低不低于8℃。以阻止植株进入休眠,也可使进入休眠的植株觉醒。

植株现蕾后白天温度最高不宜超过28℃,晚间应在10-13℃之间。

开花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3-25℃,夜间8-10℃,否则会影响授粉、增加畸形果的比例。

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5-7℃以上。

0℃以上的温度不会造成明显的冻害,短时间的-2℃会造成冻花现象。

二、湿度标准

覆膜升温初期应适当增加棚内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宜在80%~90%,以免引起叶片高温灼伤。在开始扣棚升温3天内,晴天正午应向植株叶片上喷水,以防湿度过低而造成日灼叶片干枯。

植株现蕾后,棚内湿度应适当降低,尤其花期相对湿度应在60%以下,湿度过大,草莓花药开药率和发芽率低,不利于草莓授粉受精;其它各时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80%为宜。在生长季,长期湿度过高,易诱发灰霉病,而造成大量烂果。

冬季气温低,往往湿度偏高,尤其是喷药、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湿。喷药、浇水尽量在晴天上午进行,利用中午前后棚内高温需放风,通过通风降低棚内湿度。

文章来源:360草莓技术联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