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特辑丨《二泉映月》这种音乐只应该跪着听!坐着和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9-23


说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二泉映月》可谓是赫赫有名。它不但受到广大国人的欢迎,还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

 

一位英国音乐家在美国的一场音乐会上听了《二泉映月》之后,激动地表示:“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命运》!”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它之后也说:“这种音乐应该跪下来听!”

 

被誉为“中国的《命运》”的《二泉映月》,背后的创作者阿炳与贝多芬一样,命途多舛,自有一段传奇的人生。

 

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从小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他原先是无锡城区雷尊殿的一名道士,16岁便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年过而立之后,没有经受住俗世诱惑的阿炳开始纵情享乐,沾染了一身恶习。时逢风云巨变,阿炳瞎了眼睛,流落街头,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了数十年,直到最后染病去世。

 

他的一生矛盾而神秘:擅长二胡和琵琶,艺术创作力极高,但最受人喜爱的是他独创的新闻说唱;他的《二泉映月》原本只是一首无名的“随心曲”,若不是杨荫浏的发掘,可能就会永远消失在无锡的街头巷尾;他的出生年份众说纷纭,为他著书立传的后人对他的生平资料踏破铁鞋无觅处。

 

真实的阿炳是怎么样的?或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得知。但是,无锡市作家协会理事会主席、诗人、散文家黑陶先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走访了16位亲眼见证过阿炳真实生活的知情者,编写了《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一书,从16位阿炳的亲见者的叙述中,为我们拼凑出一幅无限接近于真实的阿炳的肖像。



我是听阿炳演奏最多的人之一

受访人:华钰麟

1929年出生,

20世纪50年代初无锡《晓报》记者、编辑


阿炳演奏卖唱的地方是当年无锡的“商业区”和“红灯区”。北塘沿河是“商业区”。无锡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米市就在北塘沿河,那里聚集着“米行帮”,生意人众多。火车站到工运路再到吉祥桥一带,可以说是当年的“红灯区”,那里旅馆、饭店、娱乐场所林立,人流量大,是繁华热闹之地。我现在还记得清楚的,就有京沪饭店、汇中饭店、中央戏院、泰山戏院、金城大戏院、东新戏院、南京电影院、宴宾楼、万利酒家等。

 

阿炳出来做生意总是“先生”打扮,穿的长衫虽然旧,但没有补丁,穿袜着鞋,从不光脚。阿炳随身还带有一本卖唱折子,纸质,用毛笔字写就,有三四十页,分唱、拉、弹三个部分,明码标价。二胡拉一曲,两角,琵琶弹一曲,五角;唱的部分,普通的两角一支,带点黄色的五角一支。折子上,唱的内容有五六十支,如《哭七七》《十八摸》《梳妆台》《小寡妇上坟》等;二胡曲目有上百个,其中广东音乐很多,因为30年代广东音乐在无锡也特别流行,像《小桃红》《昭君怨》《寄生草》《雨打芭蕉》等;琵琶曲目有二三十个人,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

 

日寇侵占下的无锡,每天晚上七点钟,驻守各个城门的日本兵便要关闭城门(每个城门有二三十个日本兵),禁止人员出入,除非持有日本宪兵队颁发的“特别通行证”。阿炳当然没有这种通行证,但他美妙的二胡乐曲,却能征服凶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兵。每晚阿炳卖唱结束回家,日本兵只要听到他的琴声,便会将城门开一条缝隙,让阿炳进城。所以,阿炳如果从北塘回家,那么在莲蓉桥便开始操琴,要是从工运路回家,那么一过吉祥桥就拉起二胡,用琴声通知看城门的日本兵:我阿炳要进城了。和董彩娣一起侧身进城的同时,阿炳会用单弦拉几个音符,随口胡调几声,“谢谢东洋先生”。有时也会应日本兵的要求,随手拉上一曲以示应付。当年居住在老北门附近的居民,无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天,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听到阿炳幽雅动听的二胡声,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渐渐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这时候,所有的人就会意识到:夜深了,一天又过去了,该睡觉了。  



第一次看见公公,有点吓

受访人:钟球娣

1944年出生

阿炳和董彩娣抚养过的孙女


住在无锡的时候,我见亲娘怕,因为亲娘会打人。我见公公不怕,虽然公公发脾气辰光,也会举起竹棒来打我,但是他眼睛瞎,总归打不到我,我反而逃来逃去逗他。他打不到我,嘴里就要骂人。

 

公公摸过我的面孔,觉得我长得还端正,就曾经跟我妈提过,让球娣学学弹琵琶吧,将来可以再到苏州学唱评弹。我妈妈坚决不同意,因为当年吃“开口饭”是被人家看不起的。我妈妈甚至对我说,以后如果看到你碰这些东西,就把你手砍掉!听到这些,公公也就算了。

 

后来公公生病了,不拉琴了,二胡也扔掉了。中央有人来给公公录音,就从旁边店里买了把二胡。录完之后放给我公公听,他高兴地跳起来!我的声音怎么在里面?这个东西里面有仙气啊?公公还说,早知道我的琴就不扔了,我还有很多很多的曲子呢! 



我亲历了《二泉映月》最初录音

受访人:黎松寿

1921年出生

音乐教授

《二泉映月》的发掘抢救

和传播者

 

这年清明,我回无锡见到了阿炳,转达了杨荫浏先生的问候。阿炳面色黄里泛青,比以前清瘦,不过精神尚可。寒暄过后,我向阿炳提出要听他拉一曲,并且指明要听他以前每晚边走边拉的那支曲子。阿炳几番辞谢,但经不住我一再央求,终于拉了。那情景交融、如泣如诉的旋律又一次深深打动了我。家喻户晓的这么好的曲子,为什么不取个动听的名字,而总是说瞎拉拉的呢?听完后我又问。阿炳笑着说,你以为我哄你?哪里有名字,又没人想学它。


我立即接话,我们都想学,杨先生和我的老师储师竹先生都爱你的曲调,叫我把它写成谱,将来介绍给音乐院学二胡的学生,让它一直传下去。你怎么把我的丑出到音乐院去?阿炳不好意思。这不是出丑,杨先生、储先生都非常赞誉你。真会是这样?阿炳半信半疑。我对阿炳说,我已经凭记忆把曲谱写出了小样,并请求他再拉几遍,越慢越好。阿炳听后又从头到尾拉了两遍,我发现曲谱小样除了主旋律的乐句在第二次演奏中少出现一次外,其余无甚差别。再加上演奏用的弓法指法,这首日后名扬中外的暂无曲名的二胡独奏曲的初稿便形成了。

 

回到南京后,我把记录的曲谱请两位老师审阅。两位老师问我,阿炳是否还有其他二胡曲,我说不但有,还有琵琶曲。

 

我以前就想自己出钱陪阿炳去上海唱片公司灌唱片,但他不肯去。我向两位老师提出,曲谱记得再好,也无法记录他高超的演奏技巧,最好把音录下来。杨先生听后说,他最近看到一份音乐资料,说国外已有携带式钢丝录音机,如果音乐院有的话,就尽快去无锡。

 

但愿录音机能早日到手——我的潜台词是,就怕阿炳等不到这一天了。

 

杨先生好像明白我的意思,十分自信: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黑陶,1968年出生于中国南方陶都——江苏宜兴丁蜀镇。母亲是农民,父亲是烧陶工人。16岁初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外出求学,23岁毕业于苏州大学。现居无锡。

 

内容摘选自


《二泉映月:十六位亲见者忆阿炳》

作者:黑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