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过兔儿爷,但兔儿爷的来历您还不知道!

 MAY的学习簿 2018-09-23

BTV这里是北京


本文节选自微信公众号:正阳书局砖读空间

经作者授权转载,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八月十五,月儿圆

兔儿爷家住月里面

采百草,做良药

去病除灾保平安

……

如今到了中秋,

已经很少有小孩子唱这首童谣了

对于兔儿爷这个名词儿

也更多是陌生而不是熟悉……




其实按老理儿啊

咱老北京

过中秋必须要请兔儿爷

就跟过年要放鞭炮似的

不请兔儿爷

就缺了点儿什么



著名作家舒乙回忆旧年时光,曾经深情地说:童年时候兔儿爷就是中秋节的象征,没有了兔儿爷好像就不是中秋节。孩子们都得买兔儿爷,大家都觉得要是连兔儿爷都不买那还怎么得了。


那您知道,这兔儿爷是怎么来的吗?


有人考证,说“玉兔”这个说法本来是源于“於菟”,而“於菟”是古代楚地称呼“虎”的土语。


上古时代,巴楚一带有的民族崇虎,并把月神叫虎神了,嫦娥的故事诞生后,嫦娥就成了“於菟”。


后人一看,嘿,这“於”,不就念“玉”嘛!这“菟”四舍五入一下就不是“兔”嘛!于是决定,从此以后,“於菟”就是“玉兔”了。


于是,在古人“嫦娥=於菟≈玉兔”的逻辑下,嫦娥就和玉兔成了一回事儿了,那嫦娥是姑娘,这玉兔自然也是雌性了~



在北京地区关于兔儿爷最开始的传说,也是说兔儿爷是姑娘。


当时就说啊,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这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


这个玉兔就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


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呢,玉兔每到一处就会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



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者骑上狮子、老虎,走遍了北京城内外。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就回到月宫中去了,老百姓感激玉兔和嫦娥啊,就每年中秋节月亮最大最圆最亮的时候,祭拜她们。


这也就是老北京祭月光码儿的来历,里面的女性就代表救世济民的女神,而旁边那只捣药的兔子就是当年来变装送药的玉兔啦。



那么玉兔最后是怎么变成爷的呢……这一定要解释的话……首先,它长的就不像个姑娘啊……


我们想象中的少女玉兔一般是这样的:



而早期的兔子泥塑,因为是效仿民间月光码儿这种绘画作品制作的,所以长相上是比较严肃的,这样才能体现其神仙的特征。


月光码儿中的兔子长这样……



这就可以想见民间艺人按照这种画像做出来的泥塑兔子最早是什么样儿了……而且为了让泥塑好看,这兔子也不能随便穿个红肚兜就上市,还得有设计,你让它穿裙子,弄个三寸金莲,那也不好看啊……


估计当时的艺人一琢磨,什么扮相好看?戏班子啊!色彩鲜艳,衣服精致,还有民间基础,反正传说玉兔什么衣服都穿,正合适!


所以这泥塑的兔子就穿上了结合中国戏曲演员扮相改造的衣服,跟明朝官服借来个五彩的“立水”做下摆,再跟戏台上的武将借来封疆大吏的戏装,两样儿一混,兼文兼武。


不过这么一来,既然泥塑穿上了文官和武将的衣服,那它的性别自然就转成男性了。


顺便一说,老一代的兔儿爷其实还蛮凶的……


比如说,清代的《桂序升平图》展现的小儿拜祭兔儿爷的情景,那个兔子把镜头拉近之后是这样的……



而那个时代的实物则是这样的……



说这是个姑娘,咱能信吗?


再有,咱们北京地区最好管有地位的人叫“爷”,这兔子大小也是个神仙,长的这么爷们儿,让你叫兔儿姑娘,那真是叫不出来……所以玉兔的泥塑一问世,大家一看这容貌,这打扮,这犀利的眼神,分明是男的,得嘞,从此以后就叫“兔儿爷”吧!


兔儿爷被彻底定为男性后,什么兔奶奶啊、兔子兔孙啊就都出来了,一大家子往这儿一摆,兔儿爷坐在头里,一家之主气质尽显,这性别问题自然就没有争议了。


这里是北京


中秋节请兔儿爷,

如今兔儿爷为何都是八零后?

威武将军保平安,

什么时候他走上了卖萌路?

寻推广,求创新,

兔儿爷也能掀起时尚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