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初学弟子问的练功习拳 (三)

 文苑书店66 2018-09-23

二十七、以松为手段是为了到达拳之什么目的?

答:何谓松?松是指修为的方法,是谓身心于符合太极拳规矩之中的自然放松,是作为练功习拳的一种手段。那么,松对太极拳运动为了到达什么目的呢?以下简述: 1、为了减少乃至消除拙力和减少乃至去掉僵劲。2、为了肉骨乃至内气的下沉。3、为了降低身体重心,提高下盘的稳固性。4、为了动作的轻灵。5、为了外在动作和内在劲力的灵活变化。6、为了柔化、软接、缚人和形成弹力的需要。7、了松紧转换的击打与抗击打。8、为了周身协调,令身体更多的部位听从自己的使唤。9、为了更好的用意、敛气、聚神。10、为了呼吸配合动作。

二十八、何谓太极拳的真松?

答:简而言之,能骨开(关节)、肉顺(肌肤)、筋伸(肌腱)、势沉(气血)、心平(意识)、气和(呼吸)、身整(肢体),就是真松。

二十九、怎样体现松呢?

答:一是松而能柔软,柔软不是懈软;雅轩公指出:“太极拳所讲的柔软,是指的周身均匀,配合一致合度。”。二是能用意识导引放松,想松哪里就能放松哪里,否则太极拳的重要练法“以腰胯带动四肢”就成为一句空话。三是松而能活,周身各个环节都能随心所欲地达到圆活、灵敏、滑润,变化快速。四松而能沉,是动态的塌坠之势,不是滞重之物;初练是肉降,进阶是气沉。五是松而能轻,是沉中轻,不是失根之浮物;六是松而能大,身体松开了是张大,而不是缩小。七是松了变柔有韧性。八是松了变软有弹力。九是松了能瞬间变紧,比如扬鞭催马打到马臀的瞬间就是紧的变化点,再如短劲、透劲、冷脆劲等打到人体的瞬间也是紧的变化点,但不要误将硬的动作当成“紧”的练习,平时训练做到松中有紧,紧中有松,似松非松,似紧非紧,更要瞬松瞬紧,任意松紧。八是松而能整,太极拳要求的松不是局部的放松,而是节节贯串又周身协调的整体放松。

三十、怎么做到松而不懈?

答:练功习拳之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皮肤的毛孔随呼吸和动作的开展而开放,精神是安逸的。懈,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皮肤腠理(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紧张,精神萎靡不振。松而不懈的练法是:一、追求身势和内气的自然下沉。二、用意识引导肢体节节贯串的放松。三、顺遂的对拉松开伸长。四、松开了的感觉是身体变大而不是变小。五、脊柱要有悬挂力。

三十一、是先有“骨肉分离”后有“肉降骨升”还是先有“肉降骨升”后有“骨肉分离”?

答:先有“骨肉分离”,后有“肉降骨升”。所谓骨肉分离,在放松的情况下,肌肉开始往下掉,骨骼支撑着。“肉降骨升”亦叫“肉降骨伸”,这种练法用于松腰、松胸、松肩有明显的好处。“肉降”就是说皮肉放松了会有往下坠落的感觉,“骨升”就是说骨骼松开了会有往上伸起的感觉。“肉降”和“骨升”是同时进行的,“肉降”的幅度比“骨升”的幅度要大。

三十二:怎样感觉到腰胯的肌肉能松呢?

答:腰胯上的肌肉,没练到时,感觉不到怎么能让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在练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练到之后才知道原来那里也是可以动的,而且松了能协调整合后还力大很多。

三十三、怎样感觉到下蹲时能松尾闾?

答:在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中,“海底针”、“抽身下势”等拳式定势有下蹲动作,练法是:先开胯,接着再松腰,最后松尾闾下蹲到实腿脚底。生活中也好,打拳也好,用尾闾不如用腰多,尾闾的锻炼少了,加上生理结构的原因,是比腰难松的。怎样感觉到下蹲时能松尾闾呢?腰部放松时,会有腰部舒展的感觉,能蹲下;但是倘若尾闾松不了,那是蹲不到底的,而且还翘点臀。如果尾闾能松到位,尾椎骨周围肌肉是有舒展的感觉,那时既蹲下到底又能垂臀坠尾闾。

三十四、敛臀是怎样的姿势动作?

答:敛臀指臀部内收,作用是为了通过收臀下拉尾骨,从而与头顶悬配合放松整条脊椎。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内收拉开尾椎与腰椎;二是让盆骨端平。


三十五、溜臀是怎样的姿势动作?

答:溜臀的臀部要自然放松下垂,是为了配合落胯,这样臀部就不会凸出去。练法是通过臀肌向外下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同时微微收提肛门部位的括约肌形成的臀部溜圆姿势。

三十六、怎么理解认识“虚领顶劲”?

答:“虚领顶劲”亦写为“虚灵顶劲”,语见于王宗岳《太极拳论》。“虚领顶劲”是对头部姿势的要求。纵观拳界名家名师对“虚领顶劲”理法的不同见解,都为体悟之言,读后可使人认识到作为全身运动的太极拳,头顶乃全身纲领,顶劲领好,牵一发而带动全身,提一顶而周身平衡,上虚下实形成对拉之势,气顺劲沉、内外兼及皆为功技要领。“虚领顶劲”的“顶劲”源于沉顶对拔松开的态势,精准的说,先有沉肩坠肘或松肩垂手、含胸拔背、松腰塌胯,后有虚领顶劲,是沉中顶,是沉推动了顶;不是边沉边顶,更不是先顶后沉,虚领顶劲不是伸脖子。“虚领顶劲”的“虚领”是不可用力,追求神贯于顶,领起精神。倘若头颈部梗起、强直,必然影响肩、背、胸等部位的舒松、自然,引起内气上浮,重心上升,也会制约肢体的轻灵活泼。

三十七、“套路”与“拳架”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俗话所说的“打拳”,可细分为“盘拳架”、“练套路”。太极拳的套路多指简化太极拳24式、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拳架多指诸如杨氏太极拳85式、103式、115式大架等。“拳架”与“套路”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拳架”与“套路”的相同点是武术攻防招式的组合。然而有着不同点,在哪里呢?

1、拳架是由“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十三势和其劲法技法结合实践的运动与经验而构成,其姿势动作没有绝对标准性;套路一经形成就具有外形动作的绝对标准性,要求遵循固定的着法、方位、路线,不能擅自更改。

2、套路是打拳不练功,拳架是练武又练功;拳架是太极拳基础和知己功夫的载体,打拳不练功的套路则是追求姿势外形好看。

3、套路的教学是不讲究太极拳文化底蕴的,最多是在课堂上泛讲而已,并未融入套路练习。拳架具有深厚的太极拳文化底蕴,是较好的过河之筏,帮助学练者认识拳理。

4、作为杨氏太极拳,拳架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和杨澄甫《太极拳说十要》为准则,套路则没有;套路即使说过《太极拳论》、《太极拳说十要》中的一些东西,都是说说而已,不真的注重那两个准则,不去追求那两个准则。

5、套路的姿势动作具有绝对稳定性,而拳架的姿势动作没有绝对稳定性,一年以后,须老师再分几个阶段的细化正架。

三十八、为什么行拳走架要缓慢练习?

答:慢练是太极拳的一种训练手段,目的为了摧僵化柔的练出轻灵和完整。从细展开慢练来说:一是能把动作做得准确,能够更清楚、更准确地指挥自己各个部位进行运动,使全身的动作符合太极拳的动作要求。二是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的动作纠正,不断提高动作的自我调节水平。三是更有利于提高松身打拳的心静体松层次。四是培养太极拳劲力的练法。五是更有助于促进功力的提高,越慢越难练。然而,慢不等于流畅,所以说慢练拳架的前提一是尽量不停顿;二是行拳速度均匀,无论动作、姿势、呼吸都要求均匀;三是内外都要连绵不断,追求“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三十九、打一遍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以多长时间为好?

答:恩师林墨根先生演练一遍115式大架的视频,有大约28分钟的版本,也有大约31分钟的版本。太极拳名家陈龙骧演练一遍115式大架所用的时间是大约28分钟。太极拳名师栗子宜演练一遍115式大架所用的时间是大约31分钟。对此不必死板地拘泥于某名家行拳走架的“标准时间”。各人功力功底不一样,领悟能力有所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慢而不滞”的打拳是练法方向问题,以上三位老师的打拳时间,参考而已。慢不等于流畅,所以说慢练拳架的前提一是尽量不停顿;二是行拳速度均匀,无论动作、姿势、呼吸都要求均匀;三是内外都要连绵不断,追求“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四十、打一遍杨氏太极拳108式小快架以多长时间为好?

答:相传武功很高的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师少侯公以两分钟打完一遍小快架,有的拳家演练一遍108式小快架的时间约要两分几十秒钟,有的拳师演练一遍108式小快架的时间约要三分几十秒钟,四分几十秒钟、五分几十秒钟、六分几十秒钟的都有人练。各人功力功底不一样,身体条件也不同,所以不必死板地拘泥于某名家行拳走架的“标准时间”,“快而不乱”是打拳的主要练习方向。无论动作多快,外形必须与内气结合起来,以内气催外形,形是随气而动,气到形到。再有拳练的再快,不要有慌乱的感觉,不能乱了姿势的准确和细处,也不能乱了拳意,更不能乱了拳势的劲路。

四十一、什么是拳式?什么是拳势?

答:比方说: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由115个拳式组成,拳架中的每个拳式由若干拳势组成,如“揽雀尾”这个拳式由“右掤、左掤、浅捋、深捋、平挤、正按、前弓推、后坐推”8个拳势组成,拳势体现了拳式动作的虚实转换、刚柔相济、技击和养生的变化等等。太极拳明师李树田说:“杨家自己练,与教别人练,在方法上是不同的。杨家自己练拳是要‘势’而不重‘式’!这才是内家拳的根本。”太极拳明师浦汉健说:“在技击中,人们通常都喜欢用‘招’,或讲用‘式’。实际上招式都是由不同的势来完成的。太极散手讲‘用势打人’,可以‘挨着何处何处发’。”初学拳架(招式)就象“吃粥”先拿“碗”,接下来老师向你的拳架中放东西,就象你向碗中添'',这才是我们练习太极拳的真正“秩序”。老师向你的拳架中放东西的过程就是让你的拳架(招式)趋向完美的过程,也就是“式”中注“势”的过程!

四十二、打拳时要求手掌手指放松舒开,松开手指有什么功用?

答:每根指头在练拳中都有功用:大拇指:掌握自己的重心,在练拳时虎口要微撑,就能很好的掌握平衡。食指:食指不能用一点力,完全放松,要轻轻的扶着运动路线走,食指如不放松,就会影响到手掌、腕、肘、肩的放松。中指:起到向前指方向的作用,只有顺中指方向向前用意,意念才能放远。无名指:无名指起向前、向上的引领作用,在练拳时的向前、向上动作,不要全手掌出劲,由无名指引劲。小指:小指始终要放松,凡有从前向后、向下的动作,应松小指,肩、肘、腕自然会松开。


四十三、打拳时眼应该看哪里?

答:1、想朝哪个方向打去,眼神就先转向哪里,是动作变化的先行官。

2、接着注目按拳势设定的部位,假设搂膝拗步掌是打对方胸膛的,眼睛就看与此相应的位置。

3、如果这个拳势没有明确打击或发放的部位,那就看假想敌的印堂和两肩;前辈对此指出:“看眼知手动,看肩知脚动”。两肩和眼这个三角地带,是我眼神注视的焦点,这个部位运动幅度最小,最易把握。

四十四、什么是拳架中的“转关”动作?

答:拳架中前后两个拳式,或是一个拳势的前后两个动作的连接要通过节奏的快慢、内气的升降、梢节的领劲、蓄劲折叠等技法来实现,而这些太极拳技法都要有劲点,当到达劲点后,便转下一个动作。这种前后两个拳式或一个拳势的前后两个动作之间的外形转换、内在劲道的承上启下,谓之转关。

四十五、何谓“尾闾中正”?

答:立身中正的关键在于尾闾中正,太极拳名家牛春明说:“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中正。”

 

修改补充于201891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