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须知:什么叫平仄

 方远图书馆 2018-09-23

(一)四声

在了解平仄是什么之前,首先要知道诗词格律里讲的“四声”是什么。

格律里的四声,指“平、上、去、入”四类声调。四声中的“声”,就是声调的意思。格律中的四声不同于普通话的四声,这是因为两者分属于不同时期的汉语语音系统。

语言学界一般把汉语的演化分为三段:上古、中古及近代。上古时期指先秦至西晋;中古时期指南北朝至北宋;近代时期指元代及以后。诗词格律属于中古音系统,普通话则属于近代音系统。不同的语音系统,声调自然不会完全一样。

古代没有录音机,这四类声调在当时是怎么念的,各自的调值是多少,我们都已经无从得知了。虽然如此,对于中古四声的发音状态,古人还是留下了不少描述性的资料。

唐代的释处忠在《元和韵谱》中说: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

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明代的释真空在《玉钥匙歌诀》中说: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明代查继佐在《九宫谱定总论·平仄论》中说:

盖上声之腔自下而上,

去声之腔自上而下。

这些记载对四声的描述都比较抽象,拟定调值是肯定做不到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总结出“平、上、去、入”四声各自的音调特点

1.平声是一个不升不降的长音;

2.上声是从低音滑至高音;

3.去声是从高音滑至低音;

4.入声是一个急促的短音。

平、上、去、入四声的音调特点,是诗词格律的基本常识,只有知道了中古四声的音调特点,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平仄的含义。

(二)平仄

既然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类声调,那么,我们以声调种类为标准对汉字进行分类的话,将会得到四个类别:平声类、上声类、去声类和入声类。但是,如果在实际的写作运用中,需要把所有汉字按声调特点分为两类的话,又该以什么为标准去进行合理地分类呢?

通过四声的音调特点可以看出:平声是长的、平的、不升不降的;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则是一个短音。也就是说上、去、入三声要么是短的,要么是升的,要么就是降的。如果我们以音调是否能在同一音高长期持续为标准,就能很容易地把中古四声分作两类:

1.音调能够在同一音高长期持续的是第一类,这一类只有平声;

2.音调不能够在同一音高长期持续的是第二类,这一类包括上、去、入三声。

平仄的“仄”,是倾侧、不平的意思。这是一个会意字,从“厂”、从“人”。像人在崖壁旁侧身而过。“仄”的本义为“侧”,引申有“不平”的意思。与平声相比,上、去、入三声都是不平直的音调,所以古人把这三类声调合称为仄。

由此可知,平仄是对中古四声的再分类:中古的平声属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属仄。

平仄是一个使用概念。平仄二分法是为了配合实际写作需要而出现的。平仄的分类与运用源于六朝时文学家对诗歌、骈文等韵文声律上的美感追求。

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说到“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有异。”这里的“轻重”就是指平声和上、去、入三声在听觉上的不同感受。上、去、入三声的音高变化或升、或降、或短促,这就和平直的平声在听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反差。由平仄交错带来的字音声调的高低变化,让句子更容易产生抑扬顿挫的美感。

值得说明的是,仄声虽然包含了上、去、入三类声调,但这三类声调的字加起来也只能占到汉字总数接近一半的比例。平声字与仄声字在数量上大致相同,是平仄二分法能在诗文中得到广泛运用的重要原因。

(三)普通话分别平仄的方法

既然平仄是对中古汉语四声的再分类:中古汉语的平声属于“平”,中古的上、去、入三声属于“仄”。那么,今人区分平仄,就要搞清楚中古四声与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关系。简而言之 :

普通话读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都属“仄”;而读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大多属“平”,极少数的字属“仄”。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古的平声分化为了普通话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中古的上声分化为了普通话的第三声和第四声;中古的去声与普通话的第四声对应;而中古的入声字则被派入了普通话的第一、二、三、四声当中。

图一:中古四声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由此可知:普通话中读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绝大部分都是从中古的平声字里分化出来的,这部分字自然是属“平”的;但普通话读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里边,还包含着小部分从中古入声里派过来的字,这些字既然是中古的入声字,入声属仄,这些字自然是属“仄”的。

而普通话读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肯定是属于“仄”的。尽管在普通话读第三声的字里有一部分是来自中古的入声的;普通话读第四声的字里,有一部分来自中古的上声和入声。但中古的上、去、入三声都属仄,这样的分配变化并不会对用普通话分辨平仄造成影响。

换句话说,我们只要把派入普通话第一和第二声中的中古入声字挑出来,归入“仄声”,平仄也就能完全用普通话区别开了。入声字在中古四声中所佔的比例本来就少(常用字中属入声的约在16%左右),而被派入第一声和第二声里的入声字,还不到入声字总数的一半,也就是说,需要特殊记忆的入声字还不到常用字的8%。大家只要在读诗的过程中注意收集记忆,是不难掌握的。

比如“风和日丽”这个词:“风”字在普通话中读第一声,属平;“和”字在普通话中读第二声,也属平;“日”字在普通话中读第四声,属仄;“丽”字在普通话中读第四声,也属仄。

所以“风和日丽”一词的平仄为“平平仄仄”,虽然“日”字是个入声字,但它被派入的是普通话的第四声,也就不会对我们用普通话辨别平仄造成影响。

而像“人淡如菊”这个词:“人”字在普通话中读第二声,属平;“淡”字在普通话中读第四声,属仄;“如”字在普通话中读第二声,属平。这些都没有问题。最后的“菊”字,虽然在普通话中读第二声,但其实是个入声字,当属仄。所以“人淡如菊”的平仄为“平仄平仄”。像“菊”这样被派入普通话第二声中的字,就是需要我们特殊记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