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中秋回乡

 星辉斑斓之星星 2018-09-24

本文参加了【改革开放这40年】有奖征文活动

 

如梦令 
    八月十五    
  果饼佳珍无数。
      ​亲人远近思聚。
   
   万事梳理毕,
      ​礼盒精致如许。
   
  归去,归去,
​双亲茶饭
  ​就绪。

一、乡间小路

    公交车行驶在水泥路上,向着横七竖八的田野驶去,坐着乡间公交车,平稳飞弛,秋风习习,阳光灼灼,稻穗低垂着头,玉米举起了喇叭筒,荷塘枯叶成灰却很淡定。大豆泛黄,傲娇的鼓起肚子,好像要崩裂开来,公交车直通家门口,好像出门的旅游车,沿着乡间小道,一路饱览风景,空气清新,村庄优雅。

    小时候,沿着这条三四里的泥土路上学,车辆过去尘土飞扬,雨后脚上沾满泥泞,夏天赤着脚在路上溜划。冬天的雨雪长久不化,车辙嵌入马路中央,像五线谱。我们走在路边的沟渠里,耳朵冻出了疮。而今天,再没有这样的场景,村村通上公路,没有愿走路的行人。

二、乡里乡亲

    路上有电瓶车,轿车,货车,看到有车来,自动礼让,到了村子里,我和大爷、二爷,大娘、二娘、姐姐妹妹们等一一见过了面,他们还是那样对我微笑,只是皱纹多了,有的头发花白了,体态发福了,孩子都长大了,各奔前程。他们精神充足,提到儿女也很得意,和我讲话,还是那熟悉的乡音,二十年前,他们说我是穷山里飞出的金凤凰,因为考上学校,有学上,有工作,不用劳动,而今我感觉外出创业的那些子侄辈也很好,活着都写着两个字,不易。他们看到我有喊姑姑,有喊姨姨。仿佛我依然是他们看好与期望的那个样子,是他们眼中那个能干、聪明、好学的姑姑,殊不知,我也动用了所有脑筋。

​    他们很激动地向我讲了农村的事情,现在农村大田里根本不用劳动了,不像我当年那样割麦子,割豆子,现在都是机械劳动;也不像我当年,豆子铺在地上,用棍子敲打,半天下来,腰酸背痛,种豆子的时候,要用锄头,一个早上过来,已经四肢无力,农民,再也经不起衰老,我仿佛看到了自己老去的样子,于是放弃了农村,而今天,再不是当年,农民没有什么事做,搞其他副业,比如养鱼,养龙虾,养宠物,养花,养鸟,很多人家都盖起了小洋楼,到城市买房子给子女居住了,留下的都是舍不得这片田野的中老年人。而让他们得意的是种田也可以拿工资,每亩地都有补贴,交钱还可以领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的确是农村的巨大变化。

​    在我的思想里,农民是最苦最累,最不幸福的阶层。而现在,事实胜于雄辩,只要靠自己的勤劳智慧,依旧可以发家致富。他们都不再是单纯的种粮食,都在谋求各种发展的机会,赶上了富民富农的好政策、好机遇,农民在自己宽敞的小洋楼别墅里悠闲自在,还写诗作画。他们还派代表送我一首诗,这是济平二爹亲笔写的,送给了我。

沁园春 

中秋【李济平】

   中秋来临,秋色怡神,寿客傲霜。爱凌峰俯瞰,满山苍翠;登冈远眺,遍地金黄。米酒松糕,寒花晚节,俗尚民风意趣长。宜赏游,观神州美景,处处辉煌。

   夕照瑰丽非常,庆两节,心潮泛激昂。喜尊皓首,达荣明理;依凭逸足,致富增光。甜蜜天年,引吭吟啸,愿暮途长乐永康。抒胸臆,曳云霞片片,铺就华章。
注:
寿客:菊花
夕阳、皓首、暮途:老人
​ 
​      我也回了一首小诗,还盼指教。

​​​                          沁园春
​                            归乡
​​    时至逢秋,望断南雁,去乡情切。喜乡村开发,游客不绝;对月怀古,诗词如星。赏月闻香,慨当以慷,人间美味奉至亲。探长辈,随乡入风俗,礼敬先贤。
​     明月满盈如画,叹人生浮沉短长。母吃糠咽菜,巴眼子女;父挣命养家,奉劝读书。田里干活,家里劳务,吃苦流汗视等闲。忆往昔,寄我辈子侄,成就世事。​



    闲聊中,大爹去世了,但我记得大爹是位不屈服的老人,村子里有了不平事,大爹会替人写状纸,当然我没见过,听说,水平很高,而且本人德高望重,凡是遇到委屈,吵架斗殴的,都找大爹理论。尤其是村干部贪污公款案,竟然无视国法,把大家的通自来水的钱款克扣挪用,这下大家不让了。就找大爹写书上访,轰动一时,后来各个地方都来找大爹写状纸,告状上访,大爹受到村干部的威胁,后来不敢公开写,背后偷偷的写,真是农民中的硬骨头,人虽然去了,但是那不屈服的风骨依然在秋霜里傲。


​三、村里村外

    村前的小河依旧,但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再不用到河里挑水吃,城市里有的家用电器,农村都有。菜园子里瓜果飘香,很多陈设都变了样,但勤劳简朴没有改变。我问他们,原来打牌麻将的现在还有么,他们说:“都没有人打了。”趁着好日子和未老,做点事,农村人,习惯了劳动,就停不下来,边说话,边把菜园子打理,过去家里通了电话,就很得意,有一句谚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后来有了大哥大, BB机,现在也在用智能手机,拍照,语音聊天,在淘宝上买东西。

   我的父母虽然60多了,但身体依然健朗,城市的高楼大厦住不习惯,又回到农村,看着喔喔叫的公鸡和下蛋的母亲,眼睛眯缝成线,鱼塘边散步,小桥上钓鱼,菜园里摘果,庭前赏花,紫荆正开。

​   桂子香气远,果熟秋意浓。喜迎丰收至,瓜熟盼月圆。

   跨进门槛,依稀记得上小学时候,住得是土房子,外墙面上铺排着稻草;上中学的时候盖了三间砖石房子。从此,家就成了定心丸,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屋漏破锅。而现在已经是鸡鸭成群,嘎嘎叫唤,狗儿很听话,在我身边摇着尾巴,跳来跳去。

    我买了大包小包的吃的,妈妈已经没有什么兴致,因为暑假我去旅游的时候,买了不少外地特产,还没吃完,现在本地有的,妈妈也不像几年前那样眼里发光,都吃不出味道了,我给钱的时候,妈妈说我有工资,我说,那能有多少,妈妈说,每个月七八百,我工资卡里剩余在那,还没用了。哦,原来农民总是不用钱,喜欢放在那。爸爸有退休金,所以更不要我的钱。

四、乡村月色

    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昏黄的天空中徐徐升起,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沐浴着月光,我们仿佛回到了久远。

    杜甫云:“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默念此诗,想象着年少时一个月不知肉味的我,从没想到现在啥都不缺吃。年少时,一天能吃三个西瓜,现在三天吃不了一个西瓜。今天的饮食都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早上一荤一素,中午两荤两素,晚上把中午多做的菜热一热就可以了,过夜的菜从不吃。年少时穿的是一个样的颜色款式,而现在,衣橱里渐渐放不下,旧了的衣服捐小区的回收箱里,据说送非洲人了。中国农村的乡下人都不穿城里人的衣服了,也挑时尚的穿。

    孩子要长大,历史要进步。月亮从老屋旁的柳树稍徐徐升起,一如多年以前,银盘玉雕,不觉感叹,这二三十年,农村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最近几年,农村人纷纷到城市买房子。在城市里,我的新房子旁就有一户农村人,既有土地,又搞装潢,他们靠勤劳的双手,撑起子女上学的梦想,也有回归田园种豆南山下的城市人,也有享受田园风光采菊东篱下的养老族,这里风景如绣,空气清新。

​    也许正是党的富民政策好了,才让老一代的农民和走出农民的乡亲,不舍这片土地情深,扎根这日渐变化的新农村,安守时光,颐养天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