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权质押的彻底解决是股市最终见熊市大底的必要条件

 天承办公室 2018-09-24

一、2001-6月至2005-6月的4年熊市结束的重要原因

2001-6-14日网络股超级牛市于2245点见牛市大顶、开始步入长熊市,在长熊市运行的4年中,长期困扰股市的重大遗留问题-----“股权分置及必须解决解决”,就像一把达摩利剑高悬在股市的头顶上。因为股权长期分置(平均看流通股占30%、非流通股占70%)是中国A股市场独有的状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数量越来越大。作为同股同权的上市公司股份,在股权分置下,当时的平均状况是流通股股价为12元左右而原始股东的股价在场外交易价格大致只有2元左右,两者平均有6倍的差距。那时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或大股东也根本不关心二级市场股价,因为二级市场股价的高低与他们手中的股票在场外可以卖多少价格根本无关系。所以,那时的上市公司股份的实际状况就是:同股同权但不同价。

注:从A股诞生开始,A股的上市公司股票就被区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在全世界也是独有的现象。而积累的大量非流通股若进行上市,必然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因此,全流通一旦推行就相当于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将大幅得利而原来的流通股股东将大幅受损。所以,全流通的推行流通股股东是坚决反对。但大趋势健康的股市又不可能不进行全流通,这种悬在股市上方的达摩剑导致股市连续走熊。后来经过充分酝酿,2005年中管理层推出了“股权分置改革思路”: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平均看,大致为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取3股、由非流通股股东支付),从而换取上市流通权。当然,换取流通权后,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也不是马上就可以上市流通具体规则为:

股改后一年内不能流通,一年期满后,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三年后变为全流通股。上述的三步全流通规定也导致了超大盘股2009年以后为什么连续走了4年左右熊市下跌及2011年以后超大盘股估值比2009年前明显降低的重要原因----它是由股改实施过程即实施结果造成的。

2001-6-14日至2005-6-6日股市走了四年超级熊市,当时的全流通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而当2005年全流通的彻底解决,导致熊市最终见底并重新开启了新一轮超级牛市。

当然,当时的问题券商纷纷资不抵债而倒闭(挪用客户保证金及保本理财大赔最终导致资不抵债)、几乎所有人为坐庄股全部爆仓,从而实现了股市的“彻底砸烂旧世界、重新建立新世界”,也是股市最终见熊市底、重新启动一轮新的牛市的重要标志和条件。

二、2015-6月至2019-6月的4年熊市结束的重要条件

2015-6月以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问题,就相当于2001-6月至2005-6月时的股权分置问题。上次熊市彻底结束,是因为股权分置得到了彻底解决。而本次熊市的结束,前提就应该是“大股东股权质押问题的彻底解决”或大股东股权质押问题的彻底解决(注:之前的牛市属于高超高泡牛市,中位数市盈率达到130倍以上。众多大股东质押股份,都是在100倍以上、低着也在50-60倍以上的高泡沫状态下质押的,随着股市中位数市盈率逐渐向熊市大底的中位数市盈率估值合理水平25-30倍回归,这些质押股的绝大多数将遭到爆仓平仓是必然的)

那么,什么是“大股东股权质押问题的彻底解决”?所谓大股东股权质押问题的彻底解决,就应该是“当大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价在市场因素作用下无论跌到什么位置,大股东股权质押都不会对股价走势有助跌作用。即上市公司的股价不会因为大股东抵押股份达到平仓线而增加跌幅。这就如同201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上市公司股票的股价不会因为其非流通股变为流通股而导致股价增加跌幅”。

其实,作为健康的大股东,股权质押无论其质押价格是多少、质押比例有多大,理论上当上市公司股价因市场因素出现大幅下跌时,大股东股权质押部分都不会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冲击,原因是:

案例一、假如A公司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时股价是40元,处于高泡沫状态,该大股东的股权进行了100%质押,质押获得的资金为4亿元,平仓线为15元。

1、假如该大股东财务状况极其优秀,质押得来的资金在使用时流动性极好(如作为流动资金使用),且质押时就已经考虑到质押后股价若大幅下跌可能会跌漏平仓线且具有充分准备,那么当股价跌漏平仓线是你大股东将质押得到的资金给还上撤销质押不就可以了吗?你还上了,质押股份就不会被平仓,就不会对二级市场股价产生任何影响。

2、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将质押得到的资金进行了优质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是这种状况,你也完全可以将这部分固定资产质押给银行进行质押贷款,获得的资金用来解质押,这样你也还上了原来的股权质押,从而股价无论怎样下跌大股东质押也不会被强平从而对上市公司股价带来巨大冲击。

3、对股价产生冲击的状况,就是大股东原来的资产状况极差,他用“股份在高泡沫情况下质押获得的资金”拿回去进行了偿还债务或胡乱挥霍或携款潜逃,甚至是大股东已经资不抵债---“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这种情况下,大股东是无能力赎回质押股权的,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股份被强平!如果券商不强平这部分股权,则股价后期继续下跌带来的潜在缩水风险就将有券商自己承担。因此,质押股到了平仓线而谁不许券商平仓,就等于将后期股价再下跌风险转嫁给券商,很可能置券商于死地。

案例二、假如你家有2000万元流动性较好的活变现能力较好的资产以及一处房产,该房产由于近两年房价高泡沫上涨市价涨到了5000万元(两年时间房价比合理的正常价格上涨了5倍,由正常的1000万元价格涨到了5000万元),此时你将房产抵押给银行获得了2500万元贷款(用于家庭其他生意)。假如之后房价出现大跌你的房子价格跌到1500万元,早已经跌传平仓线,银行就要在到达平仓线时卖掉你的房产(从而冲击房市价格)。但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到了接近平仓线时你会将银行借款还上、解质押。因为这是优质客户质押。

但假如你在抵押房子时你家已经是负债累累,如果房价没出现泡沫上涨你家早已经是资不抵债,而你当初抵押房产的借款早已用于还债甚至连债务还没还完,在这种情况下当房价再次跌到平仓价时你还有能力解质押吗?早已经无力解质押、房子只能由银行拍卖了。这是劣质客户质押。

大量的劣质质押,当质押时点处于房价高泡沫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将银行拖垮,甚至产生金融危机。

那么,什么样的市场状况属于“大股东质押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那就是“如果上市公司股价再下跌50%甚至50%以上”,不会存在大股东质押股票爆仓平仓,因为大股东可以以现金方式将质押的股权赎回或增补质押股权,或者说爆仓平仓并导致股价大跌的过程已经全部完成(必定有的大股东肯定还不上,因此这样的大股东所持股份已经被强平,强平后股价该暴跌的已经跌完了)。

目前的市场巨大潜在的风险是,(1)众多大股东的股权质押都已经达到平仓线或接近平仓线或后期随着股价的再跌股价终将跌破平仓线----但是这些质押大股东将无力偿还或赎回质押股份。同时它们的股票还没被强平,强平暴跌风险还没有爆发。(2)在行政干预下,股价已经跌到平仓线但不许券商进行强平,从而将数万亿的股权质押风险全部转移给券商,从而造成券商出现类似于2004年时的“大量破产风险”----风险转嫁。(3)很多质押股股权目前还属于非流通股或者不能大量卖出股份,从而导致这些质押股即使跌破平仓线券商业无法进行平仓卖出,从而大股东如果不进行解质押券商只能将风险拦在自己身上。

什么情况下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属于已经彻底解决?

1、个股估值已经跌到前几轮熊市底水平(2005-6-6日的熊市底30倍中位数市盈率水平、2008-10-28日熊市底的21倍中位数市盈率、2012-12-4日熊市底的29倍中位数市盈率水平。不同行业差异很大),此时在不进行市场行政干预的情况下,大股东质押该爆仓的要让其自然爆仓(不能行政干预----到了强平时不让强平,从而股价不能跌到合理水平)。

2、如果券商、银行承接了平仓股风险(该强平时不让平),则这些损失的目前浮亏要实际变成实亏,那时券商股、银行股等(主要是券商股)将会出现大量坏账,净资产将会出现大幅缩水,券商股大面积破净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上述的过程就是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潜在风险必须被彻底释放,从而实现“股价砸烂股权质押爆仓前的旧世界、重新建立股权质押爆仓后的新世界”。

目前及未来的大股东股权质押平仓危机给股市带来的危机,与美国2008年时次债危机给银行带来的危机简直一模一样!细读当年的次债危机,对我们深刻认识未来的大股东质押危机很有必要。

市场上的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得到完全释放,大股东股权质押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此时真正的熊市大底才会到来,股市才会迎来新一轮牛市!而上述问题的彻底解决,从时间角度从目前开始至少需要一年时间,也即,未来的熊市大底最早将到2019-6月才会到来。

三、目前的股市走势简单分析

目前的股市走势,与本人之前的预判基本一样,只是在时间点上略有出入:(1)即暂时看,上证指数打漏2700点见阶段底;(2)阶段底最终产生在7月6日(本人在7月6日盘中也及时的向会员指出“2月6日的盘中大跌应该是股市见阶段底,可抓紧时间布局目标股”,同时也要注意后期正常情况天下应该有一次二次探底过程);(3)注意后期极可能还有一次二次探底过程(见2002-1-24日至2002-1-29日的二次探底、2005-1-24日至2005-2-1日的二次探底、2011-10-17日至2011-10-234日的二次探底)。今日的股市大跌或后期几日再跌极可能就是前面案例中的二次探底。二次探底后正式步入夏季行情。

当然,结合股市目前的市场环境状况和历史可比走势时间段,后期的股市走势还有一种更悲观的可能走势-----即6月下旬至8月上旬深综指走的一直是“宽幅震荡”走势,宽幅震荡走势完成后,股指再破位下跌直接跌破2638点,之后市场才会走出一轮像样的阶段性上涨行情。这样的走势原理何在,下篇分析文章中我们再详细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