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海雪原》曲波著--- “以最深的敬意, 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 也是我怀念战友赤诚的一颗心。

 重温那个时代 2018-09-24
 



        曲波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也是我怀念战友赤诚的一颗心。


 
 


        曲波 但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将来,在最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夜,如此地宁静,我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茫茫的林海、皑皑的雪原,杨子荣、高波、陈振仪、栾超家、孙大德、刘蕴苍、刘清泉、李恒玉等同志的英雄形象与事迹,又一一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林海雪原》曲波著--- “以最深的敬意,

       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

      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

      也是我怀念战友赤诚的一颗心。



      曲波   “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林海雪原》全书的第一句,也是我怀念战友赤诚的一颗心。

      这几年来,每到冬天,风刮雪落的季节,我便本能地记起当年战斗在林海雪原上的艰苦岁月,想起1946年的冬天。  

      曲波 1945年,日寇无条件投降,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指使下,向我党领导下艰苦抗战、英勇奋斗八年的解放区军民展开了疯狂的进攻。内战的狼烟弥漫了全国,中国又处在沦为美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可怕危险中。人民要解放自己,对“蒋匪”的恶行忍无可忍,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伟大的解放战争。 

     曲波   在党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在这场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的斗争中,使我们的意志锻炼得更坚强了,在军事技术和战术上,我们压过了敌人,战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消灭。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我军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难,在零下38度到40度的雪海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

    曲波    就像书中主人翁之一,我那英雄的战友杨子荣同志,只身进入三代恶匪国民党旅长座山雕的营寨,发挥了惊人的勇敢和超人的智慧,战胜了老奸巨猾的座山雕,终于调动了敌人,歼灭了敌人。

     曲波   杨子荣同志之所以有这样的大智大勇,我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明。他在入党宣誓的前夜曾这样说:“天下的地主是一个妈,天下的穷人是一家,我老杨这条枪和我的这条命,一定跟着党打出一个共产主义社会来!要把阶级剥削的根子挖净,使它永不发芽;要把阶级压迫的种籽灭绝,使它断子绝孙。”子荣同志就是这样一个有坚定的阶级立场,又有着远大的奋斗理想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对我们的阶级事业赤胆忠心,将生死置之度外。

      曲波   我的警卫员高波同志,带着病也不肯离开小分队。一次执行任务时,在二道河子遭匪徒埋伏,为了掩护群众突围,他与多于自己数倍的匪徒拼杀,弹尽了用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用刺刀,刺刀拼弯了他用枪托。在英勇的拼杀中他负了重伤,终于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共产主义事业。

      曲波 其他的一些战友,如力大无穷、勇冠三军的张继尧、迟宜芝、刘蕴苍;浑厚朴实、勤勤恳恳、坚韧不拔,只知实干的孙大德、初洪山;诙谐乐观、有勇有谋的栾超家……   战友们的触动   战友们的事迹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曲波 当我在医院养伤的时候,当我和同志们谈话的时候,我曾经无数遍地讲过他们的故事,尤其是杨子荣同志的英雄事迹,使听的同志无不感动惊叹,而且从中获得了力量。讲来讲去,使我有了这样一个想法:“用口讲只有我一张口,顶多再加上还活着的战友二十几张口。可是党所领导的伟大的革命斗争,把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连根拔掉了,这是多么伟大的斗争;党所领导的武装斗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这支党和人民的斗争工具——人民解放军,斗争于山区,斗争于平原,斗争于交通线,斗争于海滨湖畔,同时也斗争于林海雪原。

        曲波 在这个特殊的斗争环境里,有着特殊的艰苦与困难,但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终于被我们战胜和征服了,并终至歼灭了最狡猾、毒辣的敌人,保护了土改,巩固后方,发动了群众,得以大力支援前线,成为当时解放战争全局中一个小小的但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这场斗争中,有不少党和祖国的好儿女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创造了光辉的业绩,我有什么理由不把他们更广泛地公诸于世呢?是的!应当让杨子荣等同志的事迹永垂不朽,传给劳动人民,传给子孙万代。”

      曲波  于是我便产生了把斗争写成一本书,以敬献给所有参加斗争的英雄部队的想法。 1955年2月的某天半夜,我冒着大雪回家,一路还在苦思着怎样才能写好这部小说,如何突破文字关等。及抵家,一眼望见那样幸福地甜睡着的爱人和孩子,一阵深切的感触涌上我的心头。我想起了八年前的今天,也是大雪纷飞,那正是飞袭威虎山的前夜。

       曲波 而今天,祖国已空前强大,在各个建设战线上都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也正在迅速提高。我的宿舍是这样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这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看不到了,也享受不到了。

      曲波 但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将来,在最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夜,如此地宁静,我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茫茫的林海、皑皑的雪原,杨子荣、高波、陈振仪、栾超家、孙大德、刘蕴苍、刘清泉、李恒玉等同志的英雄形象与事迹,又一一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曲波“写!突破一切困难!‘为人民事业生死不怕,对付敌人一定神通广大。’战友不怕流血,歼灭敌人,我岂能怕流汗突破文字关,这是我的责任,是我对党的文学战线应尽的义务。” 就这样,从1955年2月到1956年8月,在一年半的业余时间里,我完成了《林海雪原》的写作。 

       曲波  创作中的体会   在写作过程中,我有这样的几点体会:第一,现实的斗争生活,是创作最根本的基础。没有杨子荣等同志的斗争事迹,我是根本不可能写出东西来的。

       曲波《林海雪原》的问世,首先应归功于党领导的伟大的革命时代和党所培养出来的时代英雄。我自己只不过把英雄们的斗争事迹作了一点文字的记载而已。第二,在丰富的斗争生活基础上,我又深深体会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是个十分重要、丝毫不容苟且的根本问题。爱谁、恨谁,爱什么、恨什么,歌颂什么、打击什么,都不容许有一点含糊。我爱党所领导的解放人民的伟大事业,我爱党所给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我爱小分队的战友,我爱林海雪原的蘑菇老人、工人和猎手;我爱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它们是祖国的锦绣河山,是祖国的宝库……立场鲜明、爱憎分明,是对无产阶级文艺战士起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三,初学写作,有重重困难,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才能突破这些难关。高度的革命责任感是不屈的意志和毅力的主要源泉。在写作的时候,我曾力求在结构、语言、人物的表现手法以及情与景的结合上都能接近于民族风格,这样做,目的是要让更多的工农兵群众看到小分队的事迹。


 
 

         付顺利    1946年冬天,东北数十万配合蒋介石部队作战的土匪武装被解放军大部队荡平。匪首许大马棒、座山雕、马希山等纠集残股,窜居深山密林,并组织地下“挺进军”分子,伺机破坏,无比残忍。许大马棒偷袭杉岚站,一夜之间杀死几十人,将房舍全部烧毁。再用大兵团对付这些窜入 茫茫林海的鲨鱼式、麻雀式匪股已经无效,于是军区领导改变战术,组织了36人的小分队,由团参谋长少剑波带领,进入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几天之后,小分队翻山越岭来到老爷岭。因为上次大部队搜山时,侦察能手杨子荣在这里发现了一双可疑的白色胶皮鞋。小分队住在九龙汇,杨子荣,孙达得和刘勋苍外出侦察,抓住了刁占一和许大马棒的副官栾平,得知许大马棒藏在山势险要的奶头山上。奶头山只有一条道能上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少剑波决定出奇制胜。 


         付顺利 一天黎明,对山里情况了如指掌的蘑菇老人带领小分队攀上比奶头山更险要的鹰嘴石。鹰嘴石比奶头山高出三五丈,且与奶头山 相隔一条百丈深的山沟。外号“猴蹬”的栾超家凭借攀登绝技在鹰嘴石上拴了一条又长又粗的大绳,顺绳攀下石壁,双脚一蹬,弹到奶头山顶一棵大树上去了。战士们攀着这一根绳架起的天桥上了奶头山,全歼山上的顽匪,擒获许大马棒。根据审讯许大马棒得到的线索,在一个大雪天,小分队出发,追踪其他匪股。在深山里,他们发现了一个被刺伤的女人和一只血手套。杨子荣和孙达得追捕凶手,但凶手走进一座神河庙不见了。原来庙里的老道是个暗藏的匪首,他把凶手藏了起来。少剑波设计于第二天抓住了杀人凶手一撮毛。一撮毛真名刘维山,是座山雕的副官。少剑波从他身上搜出了记载着所有地下匪特详细名单的“先遣图”,还有座山雕请庙里那个老道除夕夜赴百鸡宴的信。那张先遣图本来属于许大马棒,藏在栾平家。许大马棒被歼后,座山雕想得到这张图,扩大自己的势力。刘维山将栾平妻子(那个受伤的女人)杀伤,为座山雕抢到了先遣图。掌握了这些情况,少剑波和杨子荣决定将计就计。 


         付顺利 足智多谋、虎胆熊心的杨子荣化装成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胡彪,打进凶险四伏的威虎山,献上先遣图,骗得座山雕的信任,被封为八大金刚之后的“老九”。他将威虎山的工事布置和火力设施写在桦皮膜上秘密送出。除夕夜,栾平逃上威虎山,认出了他。他机智地骗过座山雕和八大金刚,杀死栾平。他作为值日官,布置了360个火把,把威虎山照得如同白昼,又用大碗酒把匪徒灌醉。少剑波带领掌握了滑雪技术的小分队和李勇奇等民兵飞速赶到,与杨子荣里应外合,活捉座山雕,全歼匪徒,然后在山上过了个快乐的新年。女卫生员白茹用蘑菇老人传授的秘方给战士们治好脚上的冻伤。 


       付顺利  在共同的战斗生活中,少剑波和白茹相爱了。大匪首侯殿坤和谢文东不知道威虎山已被攻破,还命令座山雕和四旅旅长徐九彪偷袭小分队原住地夹皮沟。栾超家截得情报送上山来,少剑波率领小分队将计就计,快速回到夹皮沟。杨子荣仍然自称座山雕的团副胡彪,把九彪的人马引到火堆周围烤火。少剑波下令引爆了埋在火堆周围的地雷。徐九彪被抓获,他的全旅被消灭。 


       付顺利 第二天  ,牡丹江省委和军区司令部的领导给小分队带来了嘉奖令,并命令他们逮捕神河庙中的定河道人。原来这个定河道人是冒充的,真正的定河道人早被他杀死。他真名宋宝森,当过日本人的间谍,后来又成了国民党要人,无恶不作,血债累累。省和军区领导回牡丹江后,少剑波带领补充了人员的小分队向遥远的绥芬大甸子出击,争取利用战士们的滑雪技术,在天暖雪融之前歼灭侯殿坤和马希山等。在密林里,他们遇上了武艺高强的神枪手姜青山和他神奇的猎犬赛虎。姜青山因为枪法好,被马希山硬捉去当保镖。他坚决不向穷人开枪,便逃到深山里来了。他引导小分队避开步步都有被大雪掩 埋危险的山沟,抄近道从大完颜分水岭的绝壁上下去,来到绥芬大甸子,找到了侯殿坤等人的老巢。少剑波在遇刺受伤的情况下,和杨子荣等队员们召开军事民主会,群策群力,制定出新的作战方案。他们先是用调虎离山计,假装逃走,将匪徒全部人马调离其老巢,然后利用滑雪技术绕道快速奔向敌人老巢,捉住了匪首的亲属,并将匪巢烧毁。敌人发现上当急忙返回时,他们早已安全撤离,反而绕到敌人背后,俘获了50多名掉队匪兵。敌人老巢被焚,无处安身,便欲与小分队决一死战。于是双方开始了林海雪原大周旋。

 

       付顺利   有一次小分队上了敌人的当,陷入险境,但最后还是发挥优势战胜敌人,迫使匪徒们窜过基密尔草原向长白山方向逃去。少剑波派两个战士急送情报给王团长。王团长在敌人必经的滨绥路设下埋伏,与小分队前后夹击,歼灭了大部分匪徒。侯殿坤等带着30几个残兵逃入长白山,企图靠天险四方台阻拦追兵,以图东山再起。小分队在长白山的活地图棒槌公公和李勇奇、姜青山的配合下,翻过四方台追上敌人,击毙侯殿坤、马希山,活捉谢文东,全歼匪徒,获得最后胜利。小分队走出林海雪原,汇入大部队,向南方挺进,去消灭蒋军主力。 


         刘晴:《林海雪原》是一部赞颂解放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优  秀长篇小说。它对于这一主题的成功表达及其无穷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于 它的传奇性。小说的传奇性是由作家对事件、人物、环境的描写以及神话故 事、民间传说的穿插造成的。林海剿匪,斗智斗勇,化妆侦察,雪地追踪,  打虎上山,土匪黑话,地下先遣军,八大金刚,神枪手猎人,机敏的猎犬,…… 

        刘晴:小说叙述的这些故事本身就极富于传奇性,引人入胜。传奇性在小说塑造的  人物形象上,体现得尤其充分。就小分队的成员而言,有的足智多谋,有的 虎胆熊心,有的怀有某种绝技,都是奇异超群的英雄。少剑波料敌如神,总 是能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制定出最佳行动方案。杨子荣只身闯进威虎山,  骗得座山雕的信任,居然在栾平认出他来的情况下,巧妙地化险为夷,置栾 平于死地。孙达得两条腿长得比一般人长,善于行走,在传递情报的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栾超家自幼在山林中长大,又轻又瘦,机灵如猴子,所以  能在奇袭奶头山的战斗中架起那条关键的“绳桥”。其他如长着银丝胡子的  蘑菇老人,头戴大风帽、身披山羊皮大衣、双目炯炯的棒槌公公,他们从小 在人烟稀少、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里长大,采药挖参,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神仙。至于那个化妆成老道住在神河庙里的宋宝森,则散发着一股妖气。

      刘晴:小 说描写的环境更是非同一般:转瞬间就能卷起积雪填平几道山谷的穿山风,  纷纷扬扬将整个空间填满、三步之外看不见人的大雪,百丈高绝壁上由三条 大石缝上下相连的三关道,特别是“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和“棒槌公公奇  谈四方台”两章中描写的奶头山和四方台,都是那么奇异、凶险、神秘,像是神话的境界。小说在描写这种环境的时候,有时借用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来烘托。如蘑菇老人讲的灵芝姑娘和好猎手狄英儿的故事,棒槌公公讲的李 鲤姑娘和李鲤鸟的故事。这直接给环境涂上了一层奇异、浪漫的色彩。

      刘晴: 总之,  作家对小说中事件、人物、环境的特异性的描写造成了小说的传奇性。但是,  这种传奇性追求并没有流于无节制的渲染和夸张。相反,作品力求把传奇性  与生活实感统一起来。所以,写少剑波,既写他的神机妙算,也写他在林海 雪原大周旋中中了敌人的埋伏;写杨子荣,既写他的虎胆熊心,也写他在初见座山雕时和见栾平逃上威虎山时的紧张与害怕;即使是“长腿”孙达得,  在6天走了700里路之后,也筋疲力尽了。

      刘晴:小说对于凶险、神秘的环境的描写,也是以东北林海变幻莫测的气候和险要的地理环境为基础的。在风格上  的传奇性之外,这篇小说的结构也有自己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它采用的是单线结构方式,既根据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述。先讲奇袭奶头上,再讲智取威虎山,最后是与侯殿坤、马希山一伙的林海雪原大周旋。这种结构方 式的好处是:从总体上看小说叙述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剿匪故事,而这个大 故事中的小故事又可以独立成篇。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在大故事中穿插 进去许多小故事,于是在大的单线中造成许多小的复线。

      刘晴: 如在与座山雕斗争的过程中,就有三条线索同时发展:杨子荣在威虎山内与敌人周旋;孙达得风餐露宿取情报;少剑波带领战士们学滑雪准备出击。这样就使小说线索分明而又头绪繁多,别具一种魅力。在情节发展上,小说自觉追求张与弛的结合。小说叙述的故事本来就具有惊险性,作者也自觉地通过迭出的悬念、突 转的形势抓住读者。例如一撮毛钻进神河庙突然失踪;一个奇怪的女人抱着 孩子从庙里出来,在冰上走,又坐火车,不知她往哪里去,小孩子居然一两 天无声无息;杨子荣在威虎山中正干得得心应手,他审讯过的栾平却逃上山 来;等等。但作者在惊险曲折的情节发展中,也有意识插入一些轻松愉快的 插曲。奇袭奶头山之前让蘑菇老人讲一段美丽浪漫的神话传说;在出击威虎山的急行军中,让李勇奇讲一段山林经验;在与侯殿坤等人的大周旋中,战 士们又谈论东北的风土人情又比赛唱歌。对少剑波与白茹爱情的描写,则给  小说带来了抒情格调。惊险曲折与轻松愉快的结合,一张一弛,既丰富了小 说的风格,又使情节发展富于增强了艺术魅力。



 
 


    《林海雪原》中少剑波的形象有80%的成分取自曲波自己的经历。他总说自己身上有一股革命的英雄主义。在小说中,可以找到他们那一代军人牺牲奉献的高尚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时代内涵。

    付顺利曲波一辈子都记挂战友们,思绪时常回到茫茫的林海雪原。他在《林海雪原》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及抵家,一眼望见那样幸福地甜睡着的爱人和小孩子,一阵深切的感触涌上我的心头……我的宿舍是这样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这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没有看到……”

       付顺利曲波夫人刘波回忆1945年日本投降后,胶东地区的共产党部队主力奉命与国民党军队抢占东北。曲波所在的部队沿着辽东一路打到五常县。又奉上级命令到北满剿匪,沿路很多人参军。到了牡丹江就发展成两个团,曲波担任牡丹江二团副政委,当时22岁。

付顺利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杨子荣是山东胶东半岛人,1945年参军,在曲波所在的部队,一直打到东北。杨子荣年纪大,打过游击。曲波觉得杨子荣经历多一些,性格稳当,善于与人讲各种故事,就让他当侦察排长。曲波在部队表扬杨子荣,说他对付土匪有大智。他是在活捉匪首座山雕以后的战斗中牺牲的。当时《东北日报》刊登了战斗英雄、侦察英雄杨子荣牺牲后,二团领导、海林县委领导抬着杨子荣棺椁,葬于海林县境内的报道。这份《东北日报》至今仍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

付顺利曲波夫人刘波回忆1981年,海林市重新选了墓地迁葬杨子荣,建立了烈士陵园,竖起了高高的墓碑。 2003年,我回到海林市故地,专门参观了烈士陵园里的杨子荣陵墓。在参观中我还得知,曾担任过“杨子荣排”的排长们聚在一起,到杨子荣陵前祭奠过,并捐款万元用于陵墓的修缮。

付顺利曲波夫人刘波回忆一身功勋的杨子荣没能看到剿匪的最后胜利,这使活着的战友们永生痛惜。

秘密创作《林海雪原》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1950年12月,曲波依依不舍地脱下军装,担任沈阳机车车辆厂党委书记、副厂长,后来又到齐齐哈尔车辆厂当书记。他是二等甲级残废,当时都是拄着双拐奔波。1955年还在东北时,他因反对苏联推行的“一长制”而挨批,在委屈情绪中不由想起了枪林弹雨中的生死战友,便在写检讨的稿纸上列出一串战友的名字:杨子荣、高波等。他有了创作长篇小说的想法,便偷偷地试写了一部分文字。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1955年初,曲波和我奉命来到北京。曲波担任一机部第一设计院副院长。到了北京后,他又接着写下去,还是保持着秘密状态,一下班就躲藏在屋子里写作。那时家中写字桌中间的抽屉一直是半开着,一听一机部邻居同事来找,曲波就立即把稿件塞进抽屉。他这个人的缺点是爱面子,自尊心强,怕写不好闹得满城风雨。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曲波亲身经历并指挥了林海雪原剿匪战斗,惊险激烈的战斗经历使他积累了大量素材。当小说初稿写完前3章、15万字时,他感到自己的文字不能表达内心的情感,一气之下把原稿付之一炬。可牺牲的战友的英勇事迹激励他坚持写下去。一天夜里,当曲波写到杨子荣牺牲的章节时,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潸然泪下。他把我叫醒说,他写到杨子荣牺牲,写不下去了……所以,《林海雪原》开篇就写道:“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以表达对战友的深切怀念。”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我支持他写作,是他作品的第一读者,也是他的抄稿员。参军前我是小学四年级水平,他是小学五年级半。他小时候看了《三国》、《水浒》、《说岳》等,影响不小,参加革命后又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他有时一天写1万字,我再用两三天抄出来,遇到他空着的地方和自己生造的字,我再去查字典补上。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家中房间少,放不下两张桌子,我就在缝纫机上抄稿。每抄完一个章节,就用毛线和布条装订起来。家务事我全包下,到了星期天,我特意带4个孩子到公园去玩,让他在家安心写作。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有一次,一机部办公厅召开传达中央文件的大会,曲波事先已看过文件,就坐在会场里专心写出了“小分队驾临百鸡宴”一章。经过一年半业余时间的艰苦创作,小说《林海雪原》终于写完了,约40多万字。我买了两米布,剪了两个包袱皮,将文稿装了两大包,我俩一人拎着一包稿件就到了我家斜对过外文局大楼的《中国文学》编辑部,但发现里面多是外国专家。他们建议我们去东总布胡同作家出版社投稿。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我们坐公交车去了。曲波对接待的人说:“我不是作家,你们看看行不行?如不用,你们打个电话我来取。”曲波再三叮嘱打电话一定要打到家里,怕机关知道走漏了风声。出版社的龙世辉等编辑看了,打电话到我们家,说:“你来吧。”曲波去了以后说:“我取稿子来了。”没想到龙世辉却说:“我们确定要出你的稿子,需要做一部分修改。”《人民文学》副主编秦兆阳知道后,先在《人民文学》选发了《奇袭虎狼窝》章节,并在“编者按”中写道:  “作者是一位解放军的军官,现在工业部门工作……这本书将是我国文学创作上的一个可喜的收获。”1957年书出来后有不小的反响。

书里书外的爱情故事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我和曲波是山东黄县老乡,但参加革命前彼此并不认识。“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高潮。我俩受抗日思潮的影响,于1938年参加了八路军。曲波16岁就在胶东军区13团当文化干事,17岁当指导员。我15岁在胶东军区后方医院当护士长,同年入党并任医院党委委员。1942年,曲波带领工作检查团到医院检查工作,我们第一次相识。1946年,曲波由于肠道疾病住院治疗。共同的战斗经历、特殊的医院环境使我们结下深深的情意。这一年在组织的安排下我与曲波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第二天,曲波就去参加剿匪战斗了。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剿匪斗争非常艰苦,曲波带着部队长时间在深山密林打仗,我们很少有时间住在一起。当时我担任政治部秘书,曲波回来了就住在我们办公室的单人床,往往是住一晚就走,第二天就得赶到剿匪驻地。每次回来人都显得非常疲倦,有时鞋袜都不齐全,脚趾露在外面。1946年冬天,他回来时身上长满疥疮,两腿都是,我从医院找来药膏,让他烘炉子,使劲地全身擦抹了几遍。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曲波生前曾谈过“小白鸽”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他说,在茫茫林海中,我们面对的是极其凶残的敌人,恶劣的环境根本不允许小分队带女兵作战。为什么要写一个女卫生员呢?他想,我们的战争是为了和平,在森林里除了大雪就是野兽和土匪,单纯地记叙这些太冷酷、太单调了,所以他有意识地创造了一个“小白鸽”。“如果你们要问‘小白鸽’是参照何人塑造的?我可以告诉你们,是我的爱人。她活泼伶俐、聪明能干,14岁参加抗战,15岁就成了胶东军区后方医院的护土长、医院党委委员。我就以她的性格特征,创作了白茹这位‘万军丛中一小丫’,以此烘托和平的气氛。”曲波说,“小白鸽”为伤员擦身子的细节,融进了抗战时期我和一些护士的故事,也加进了我们夫妻之间同患难的感情。所以,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人物有生活的真实,也有艺术创作。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有一次贺龙元帅在医院和曲波热情交谈。贺龙很幽默又很认真地问:“白茹呢?白茹怎么没陪你来?”曲波忙解释说:“我爱人叫刘波,不叫白茹。”贺龙元帅笑道:“不行,改过来,叫白茹!”贺帅风趣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终生牵念林海雪原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在战争年代,我们俩都在前方后方工作,只有到了齐齐哈尔才有了一个家。工厂离宿舍较远,有时踏着大雪归来,就会想起飞袭威虎山的狂风暴雪的日子。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那时,曲波与战友们一起商讨剿匪方案,由杨子荣带5名侦察员装扮成上山入伙的土匪,潜入匪巢活捉了座山雕。座山雕被抓住后,关在政治部保卫处。我见过他,是一个70多岁的小老头,长得有点怪。解放军在屋里、走廊养了几盆花、几只兔子,让他种花、喂兔子,没有对他惩罚,后来他自己老死在里面。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曲波一辈子都记挂战友们,思绪时常回到茫茫的林海雪原。他在《林海雪原》的后记中这样写道:“及抵家,一眼望见那样幸福地甜睡着的爱人和小孩子,一阵深切的感触涌上我的心头……我的宿舍是这样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这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没有看到……”

曲波夫人刘波回忆《林海雪原》中少剑波的形象有80%的成分取自曲波自己的经历。他总说自己身上有一股革命的英雄主义。在小说中,可以找到他们那一代军人牺牲奉献的高尚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时代内涵。

曲波晚年因病于2002年去世......



          付顺利    曲波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当过染匠,后失业归农。曲波只念过五年半小学。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他少年时代曾熟读了《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1938年,正值卢沟桥“七·七”事变的第二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中华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国难当头,当时高小刚毕业,只有15岁的曲波就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胶东军区的八路军,在5旅13团先后任宣传员、文化教员。

         付顺利 1939年曲波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指导员,1942年因被怀疑是托派分子遭隔离反省。1943年,组织上安排他到延安抗大分校——胶东抗大学习。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剧本《麦收之后》和《排难除害》。抗大毕业后,被分配到胶东军区担任前线报社记者。1944年重返作战部队任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1945年底至1946年初,曲波随田松司令员、李伟政委率领的胶东军区海军二支队(含一团、二团共3000人,该部队系由刘公岛起义部队整编),急行军赶赴东北牡丹江,参加那里的剿匪战斗。


        付顺利1946年2月2日,部队到达牡丹江后,曲波任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区二团副参谋长。他亲率剿匪小分队36名战士进入深山密林,追剿国民党残匪。1947年2月7日,他派遣侦察英雄杨子荣率五名战士化装成“吴氏三虎”的匪徒,深入海县(今海林市)夹皮沟蛤蟆塘匪巢,取得国民党东北军第二支队少将司令、三代惯匪张乐山(匪号“座山雕”)的信任。


         付顺利 关键时刻,杨子荣巧施调虎离山计,在转移路上配合曲波率领的小分队一举擒获匪首张乐山以及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副官李义堂等27名惯匪,匪徒无一漏网。这次剿匪行动由于功绩卓著,小分队受到上级的表彰。


        付顺利  1948年后,军区二团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曲波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在一次战斗中,曲波受了重伤。1949年,他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工作。


        付顺利  1950年全国解放后,曲波转业到地方,历任某机车车辆工厂党委书记兼第一副厂长,铁道部设计分局副局长、设计院副院长,后任铁道部工业局副局长。  1955年曲波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该书出版之前,1957年2月,《人民文学》以《奇袭虎狼窝》为题,选载了《受命》、《杨子荣智识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夜审》、《蘑菇老人神话奶头山》、《破天险奇袭奶头山》六章。


          付顺利 1958年6月《奇袭虎狼窝》被译成俄文,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时,该文是带去的文学作品之一。《林海雪原》先后被译成英文、(苏军事文艺出版社1959年)、俄文、日文(日文有冈本隆三出版社(1961年4月15日)和平凡社(1962年)两个译本)、蒙古文、朝鲜文、越南文(1959年)、挪威文(1976年)、阿拉伯文(1976年)。该书国内多次印刷,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13.60万册。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


         付顺利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在中国影响很大。  1959年至962年曲波先后完成了《山呼海啸》和《桥隆飙》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他还创作了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敌小说《热处理》、《争吵》和散文《散观平武》等。

        付顺利 1977年重新出版了长篇小说《林海雪原》。长篇小说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山呼海啸》于次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初版。反映战场行医、火线办院,描写部队医务人员生活的长篇小说《戎碑》于1977年6月山东人民出版社初版。出版前,曾由《山东文艺》1977年6月、7月选载。出版后被译为朝鲜文。


        付顺利★  小说《桥隆飙》于1979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桥隆飙》总印数据不完全统计为150万册。



 
 

 2009年9月10日,杨子荣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付顺利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父亲杨世恩是个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个刚强的农村妇女。杨子荣4岁那年,父母曾带着一家老少去东北安东(今辽宁丹东)谋生。除了父亲和姐姐外,母亲又领着其他孩子回了老家。在老家,母亲省吃俭用地供杨子荣上了几年私塾。 1929年,胶东地区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2岁的杨子荣在母亲的安排下,去安东投靠父亲。开始父亲让他去上学。两年后,杨子荣到姐姐做工的缫丝厂干活,以挣钱补贴家用。但是好景不长。杨子荣三年学徒期刚满,厂子裁人,杨子荣被裁。

         付顺利后来杨子荣就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江边放木排、当船工。1938年底,他在鞍山千山采矿区当矿工。矿区不仅危险还要受日本监工的打骂,在一次看到日本监工打自己的工友时,夺过监工的皮鞭,为自己的工友出了气,这样他就无法在矿山呆下去了。1943年,在工友的帮助下,杨子荣逃离了矿山,回到了老家牟平。

       付顺利 1945年8  月,他参加八路军解放牟平城的战斗。同年秋,29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八路军,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赴牡丹江地区剿匪,11月,杨子荣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改编后,杨子荣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

      付顺利首长见他是个“年龄不轻,军龄不长”的老兵,便分配他到伙房当炊事员。 牡丹江地区匪患严重。首长派杨子荣等30多人,化装成便衣,先行到达海林镇。杨子荣进入有百余人枪的地主武装孙江司令部,敦促其放下武器,拒降者,就地缴械。

       付顺利1946年2月2日,海林镇解放。 1946年3月20日早晨,三营在杏树沟追击李开江部,李匪据险顽抗。杨子荣带领一班人迂回到敌人阵地侧后,他示意副班长和战士隐蔽好,独自一人跃出掩体,威逼400余名敌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开江、张德振投降。杨子荣被评为团战斗模范。

         付顺利 大股匪徒歼灭后,小股残匪流窜于深山老林中。部队首长组建武装侦察小分队(团侦查排),消灭残匪。小分队负责人由既熟悉当地情况,又有独立指挥作战能力的杨子荣担任.小分队组建后,首先生擒了所谓许家四虎(许福、许禄、许祯、许祥),消灭了“九彪”李发林、马希山等惯匪,其后杨子荣带领四名战士,化妆成敌人,深入林海雪原,摸清敌情。

       付顺利1947年2月6日晚,他只身打入虎穴,里应外合,活捉国民党保安旅长、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东北军区司令部给杨子荣记了三等功,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

        付顺利1947年2月23日,杨子荣在追歼顽匪郑三炮、丁焕章时,因严寒,其手枪枪栓冻结,不能击发,被敌弹击中,不幸牺牲,时年31岁。杨子荣生前所领导的侦查排,命名为杨子荣排。 

       付顺利 2009年9月10日,杨子荣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付顺利2007年在《百家讲坛》节目中张望朝说“杨子荣是一个英雄,英俊,神勇,就是打进土匪窝里也是别人怕他,他一点都不会怕别人。杨子荣的革命理念很朴素,很人道。对付土匪,他主要是“抓”,而不是“杀”,反映出了杨子荣大智大勇的不凡之处。”

       付顺利1969年美国艺术代表团团长詹姆斯,在中南海观看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后,詹姆斯深深的为杨子荣的传奇故事所折服,他说“杨子荣就是西方的英雄佐罗,他应受到所有人的敬仰与崇拜。”

       付顺利 2014年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时代偶像》节目中于丹说“杨子荣是一个英雄,而且还是一个凯旋的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