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少华学术辩证解读

 鉴益堂 2018-09-25

 先父孔少华,临床50年,在家学渊源基础上,师古不泥,不断创新,其独创的三线防治体系,无论是临床中的实际指导,还是对于养生保健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均有着极为实用的使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以下就先父学术观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疾病预防方法和认识,分章介绍如下:

 先父在其著作开篇自序中写道:余自幼随父学医,览轩、岐、仲景之书,勤读《素问》、《灵枢》,明辨《伤寒》之论理、《金匱》之成方,苦忆《温病条辨》之文章,几十年临证中,细心推求病之所在,因时因地,辩证施治,灵活用药,于危急险要之证,应手而愈者甚多,诚信徐大椿之用药如用兵之妙。

上述自序中的一部分,也是先父从医以来的心得体会。话虽不多,但反映出了中医学之博大。轩指轩辕黄帝,岐伯乃黄帝之臣,相传黄帝与岐伯论医药之事。《素问》和《灵枢》统称为《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也是学习中医必须研读的经典著作。伤寒指得是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温病条辨》为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因时因地,辩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不懂得这个道理,不可以为医,因为中医用药是灵活多变的,而这个灵活性在于前面的“因时因地和辩证施治”原则。臂如生活在海南岛的人与生活在吉林的人,如果所患疾病是一样的,但因其禀赋不同,食品结构不同,感受外来邪气的不同等等,其用药是绝对不一样的。南方人常常煲汤,里面放些人参之类的进补之品,这是可以的,因为南方人的身体特征适合,我们北方人若是按照南方人的吃法,非上火不可。换句话说,东北三宝中的人参如果拿到海南种植,长出来的恐怕就不是人参了,也许变成罗卜了。“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系辞·上传》)早就告诉了我们天地间的道理,这里的方是位置的意思。徐大椿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将用药之法比喻为用兵之法,作有《用药如用兵论》,其在文章结尾写道:“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医学之理与很多科学道理一样,是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自汉献帝建安初年开始不到十年的时间,张仲景家族中有三分之二人口死于瘟疫,《伤寒杂病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前提下完成的,是《黄帝内经》后又一部医学经典巨著。

舌象的重要性—孔少华学术辩证解读 

望闻问切是中医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舌诊是望诊之一,是先父极为重视的,他在临床中除望色、望口、望目、望鼻、望耳等外,特别告诫我们望舌是至关重要的。

舌诊的内容,包括了观察患者的舌苔和舌质两个方面。古人将舌质称之为舌本,其意义在于阐述其根本,中医诊断看病,始终不离阴阳,因此这个舌本的含义仍然是阴阳的概念。清·章虚谷说:“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虚实也。”因此,舌其实就是反映外在之象。我们经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这个意思。

舌质包含了两个意思,一是舌体,二是舌色。正常人的舌体是柔润自如,转动灵敏。当感受温热高热(发烧)时往往会出现舌体强硬,舌质绛,兼有神昏谵语等病象,此为热入心包,属于火热伤津所致。我们正常人的舌色应该是以淡红且活泼润泽,血液充足,转动自如。凡属于热象病症,其舌色必定红绛。临床中有见舌体振颤,此属于热极生风和心脾两虚之象;舌在口中伸缩,如蛇舌之象属于肝风内动,此需要注意脑血管疾患的发生,采取预防措施;如见舌肿胀,其色鲜红,伸出口外,收回困难,为心经热盛;若见舌肿大而吐出有困难,多为脾湿胃热之象。

正常人的舌苔不厚不腻,干湿适中,苔薄而均匀,舌中部和根部会相对后一些,属正常现象。按照中医理论,脾胃为中土(东南西北中),因此邪入胃则生苔,这好比地上长草一样。无病之人,舌苔微薄,如草根。所以说苔厚和无苔都属于病象,无苔光滑如镜,则无生发气象,这又好比不毛之地;苔厚且腻,如在草丛生。所以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可以通过舌苔来判断肠胃之病。如肠胃浊气较盛,体现在舌苔上则是苔厚之象。

关于舌苔的颜色,其变化分白、黄、黑。白色多属寒证,黄色多为湿热,黑色多为虚寒,此是一般规律,针对正常人因生活不规律导致阴阳失衡者,可参见上述颜色变化,若遇重症危症患者,物极必反,因而其变化呈多样性,所谓法无常法。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konglq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