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看过日本电影《天国车站》 讲的是什么故事我忘记了 可《天国车站》这几个字 却永远地映在我的脑海里 多年以后我终于找到了心目中的天国车站 那就是日本的斋场 也就是火葬场 这座建筑很像是座图书馆或者是博物馆 然而真的不是 它是株式会社东京博善经营的四之木斋场 日语中的斋场就是火葬场 作为公益事业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火葬场 都是由政府在经营 火化率99.9%的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全国共有1500家火葬场 (和中国的数量一样哦!) 几乎全部是公营 只有东京的几家例外 由民营的株式会社在经营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 发生7.9级的强烈地震 死亡99331人失踪43476人受伤103733人 当时东京正是最热的时候 几万人的遗体收敛成了大问题 关键时一名和尚挺身而出 (是不是有点像金庸的小说?) 带领着幸存的僧人和信徒走上街头 协助政府收敛遗体 并运回自己的寺院进行火化 (当时日本实行土葬只有僧人火葬) 危难之际显身手 和尚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全日本开始倡导火化 投桃报李 政府送给该寺院八家斋场的经营权 才有了民营斋场的例外 近百年过去了 斋场经营权几次易手物是人非 八家斋场也只剩下了六家 然而这六家却成了日本最好的斋场 特别是1989年改建 2016年再次改建的四之木斋场 成了火化炉和斋场的经典 90多年前的四之木还是东京郊区 后来的城市化使斋场周围挤满了住民 两次改建时住民还是有些意见的 这也迫使东京博善不断地改善机械性能 特别是废气排放 以赢得周边住民的理解
我陪同福寿园王计生总裁一行 访问了四之木斋场 四之木斋场由两部分组成 右面是斋场也就是火葬场 左面是举行殡仪的花茶屋会馆 斋场占地10000平米 钢筋水泥造地上4层地下1层 建筑用地面积5150平米 建筑面积14000平米 会馆占地1823平米 钢筋水泥造地上3层 建筑用地面积790平米 建筑面积1803平米 整个建筑风格看上去也更像是个 美术馆或者博物馆 建筑物的外壁用的是印度产的 一种名叫橄榄绿 或者海洋绿的高级花岗岩 院子里的绿植也很干净漂亮 不说你根本不知这里是干什么的 大厅以及每一个角落都干干净净亮亮堂堂 更像是家星级酒店 四之木斋场共有火化炉12台休息室18间 有日本葬送文化学会福田会长的介绍 我们有幸进入后台参观 因为斋场是在住宅区紧挨着居民 所以排放技术和设备非常先进 当然也不免有点庞大 他们不是盖好房子再把火化炉安装进去 而是建筑设计师和火化炉设计师 相互配合共同设计 再把运营管理和服务也容纳进来 成为有机的一体 这也是日本火化炉火葬场的精髓 可能光看照片也看不出个名堂来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这个排烟的路线图 可谓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屋顶倒是也有排气筒 但几乎除了热气就什么也没有了 甚至可以看得见远处世界第一高塔 位于浅草的天空树 屋顶有两个小小的纪念设施 一个有地藏菩萨有观音菩萨有僧人像 为近百年来在此处火化了的 成千上万的亡灵超度 另一个是祭祀狐仙的神宫 保佑国泰民安以及本企业繁荣发展 事实上他们经营得也很不错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吧 当然这只是在演示 蓝色的灯光和水雾并没有实际功能 而是营造一种天国的气氛 他们认为这里不仅仅是在处理遗体 而且还是在追悼生命 而且还要尽可能抚慰逝者家属们的伤痛 才刻意把炉口设计成天国入口 后台是这样的 一支火焰枪喷着蓝色的火焰 电脑自动控制燃烧部位 在此插花一下 这一天是“友引”日不宜出殡 本来是没有火化业务的 可是东京博善就在前两三天 突然接到东京警视厅通知 委托他们火化26日执行绞刑处死的 三名奥姆真理教的死刑犯 1995年3月20日 在东京地铁有人投放了剧毒沙林 造成13死6000人伤的大型恐怖事件 当时我太太就在地铁里上班的路上! 虽然铁证如山却不知为何 竟拖了23年之久 今年7月6日主犯麻原才被处死 另外3位主犯 恰恰是在我们参观前一天被处死 我们参观之日火化 我们参观时刚刚烧完不一会儿 炉膛尚热 正好有个炉膛在维修 干脆给大家看看里面吧! 不管是达官贵人亿万富翁成功者 还是贩夫走卒平民百姓流浪汉甚至罪犯 人生的最后的最后 都要来到这里 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火化一具遗体一般都要四五十分钟 因人而异会有十分二十分的时间差 火化时间亲人们在休息室休息等待 一般会吃点饭喝点酒 因为此时会感到又累又饿 日本风俗习惯是两人一组 用筷子将骨灰(骨状灰质)抬入骨灰坛 东京博善的川田常务(右二) 在指导王计生总裁(左二)等人在体验 进了骨灰坛(日本人都用坛) 再套上一个洁白的套子显得很有尊严 王总裁接着扮演丧属亲自体验接骨灰 看那认真庄重虔诚的表情 此时你能够理解福寿园成功的秘诀了吧! 二十几年来 福寿园带领着中国公墓界筚路蓝缕 已经取得了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的成就 相信今后还会在火化和殡仪事业上 有更大的作为! (完) 【 【作者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