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与脑的关系是什么?

 昵称5543971 2018-09-25
脑与肝的经络相连“肝足厥阴之脉。……,上入颃颡,连目 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而《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由 此可见,脑与肝的经脉的相互联系是脑肝相关的基础。肝在体合筋,为“罢极之本”,与躯体运动有关,因肝具有 藏血而濡养诸筋的作用,却由脑统率。髓海有余与不足均对运动产生影响。《灵枢.海论》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 其度。髓海不足,……胫痠眩冒,……懈怠安卧”,由此可见,躯体的运动是肝脑协同完成的。肝脑共司人体的情志活动。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人体的精神 情志活动,正常的情志活动,有赖于气机的正常运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条畅则气血运行通畅,有利于脑主情志功能 的发挥。若肝的疏泄功能减退或太过,则易受情志刺激,造成气 机逆乱,脑失其用而为病。此外,肝藏魂,《灵枢.本神》说: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是脑主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一部分。 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有所舍;若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可见惊骇多梦、卧寐不安、梦呓、梦游以及出现幻觉等症。另外, 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怒可使气血上逆,阳气升泄,血随 气逆,直犯脑窍而为病。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 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 听,溃溃乎如坏都,汩汩乎不可止”,可见,脑与肝在情志致病方面密切相关。肝主疏泄是指肝有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调畅全身气机, 推动血与津液的运化。由于肝气的正常疏泄条达,使清阳之气上升于脑,并将所藏之血上奉于脑,使之得到荣养。当肝的疏泄功 能减退时,气的升发就显得不足,血虚不能荣脑,出现头晕、视 物昏花诸症。若肝的升发太过,则气的升发就显得过亢,形成肝气上逆的病机,出现头目胀痛、面红耳赤、易怒等病理表现。气 升太过,肝阳暴亢,则血随气逆,上扰清空,轻者头痛耳鸣,重 者导致猝然昏不知人,发为气厥。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则气血津液运行正常,痰浊瘀血不会 内生;相反则气机逆乱,津液失于输布,血液不循常道,停而为痰、为瘀。若痰瘀内生,阻于脑窍经络,则会出现头痛、头晕、 中风、痴呆等脑系疾患。疲疲内生后,会进一步阻滞气机,影响津血的运行,加重痰瘀,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肝通过影响 气机,产生痰浊、瘀血而造成脑系疾患,也体现了肝脑相关性。脑与肝的特性均为喜伸忌郁,二者常相互影响。当脑的功能 失常时,可致肝气之疏泄可致肝气之疏泄异常,出现肝气郁结或肝气横逆等;如某些原因导致头痛时,可出现心烦易怒、不欲饮 食等症状,而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时,亦常常引起头胀痛、口 苦、耳鸣、耳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