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曾经多次发生过权臣篡权夺位,许多王朝都是由权臣篡位完成朝廷更替的,如王莽篡权、曹丕篡权、司马炎篡魏。因为他们在掌握军权的同时,又控制了朝廷的财政、人事等权利,内外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皇帝成为了傀儡,最终直接掠夺江山。 宋朝建立之后就形成了崇文抑武的政治格局,将权利高度分散,军队由中央掌握,文武分途。文臣和武将相互制约又相互牵扯,财政、军事调动、行政分别属于不同体系,但又归中央统一安排。宋朝的皇权不断加重,到了明清两代发展到了顶峰,皇帝才是国家行政事务的裁决人。这种制度设计有效避免了权利集中带来的分裂割据和权臣篡魏的风险,但同时也呈现了明显的弊端: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效率很低。 |
|
来自: 零壹贰012 > 《政治经济(国家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