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也是一个嗜书之人,他在《而已集·读书杂谈》写道:“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 鲁迅从小勤学苦读,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间私塾,鲁迅12岁时到三味书屋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5年。他曾在这间私塾的课桌上刻过一个在早”字,以勉励自己珍借光阴。 ![]() 鲁迅图
成年之后,鲁迅更加珍惜读书学习和写作的时间,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和写作,他本来喜欢吃鱼,可是,为了少在剔鱼刺上花时间,就少吃鱼。众所周知他的一句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即使在病中,鲁迅也把读书当作修养。友人劝他休息养病,鲁迅笑着说:“面向桌子提笔写文章,是我工作的时候,靠在椅子里看书,就是我休息的时候,若是连这一切都停止了,那在我是做不到的。” ![]() 鲁迅著作
鲁迅还十分重视读书方法和效果。他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据统计,鲁迅在30年里总共写下1000多万字的著作,平均每年33万字。鲁迅逝世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他存有大量的小纸条,纸条颜色不一,上面都是他从各种书籍上选抄下来的对写作有用的文字资料。这些纸条从另一个方面佐证了鲁迅“废寝辍食,锐意穷搜”的精神。 ![]() 三味书屋
鲁迅一贯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在《花边文学·读几本书》中写道:“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是害人。”但并反对读书,他接着写道:“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在《坟·写在<坟>后面》写道:“古人说,不读书便成愚人,那自然也不错的。” 另据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主任姜异新介绍,鲁迅一生读书4000余种,自记书账9000余册,个人藏书超过13000册。而且,鲁迅还不惜重金买书,根据鲁迅“书账”记载统计,从1912年5月到
鲁迅“读书五到”和杨振宁“治学三原则” 一、鲁迅“读书五到” 伟大的鲁迅首先是一位文学家,他幼年时读书很讲究读书方法和学习效率。为了集中注意力,他时常勉励自己读书时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还把这“五到”写在一枚书签上用以自勉。 ![]() 鲁迅画像
应该说,鲁迅的这种读书学习的方法至今仍不过时,现代人即便是网上阅读也应该努力做到“五到”。心到、口到、眼到,不用多解释,“手到”应该理解为网上阅读时的资料收藏和整理,如能手抄笔录做笔记更好。“脑到”就是要阅读与思考并举,古人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读书应该多问几个问什么并真正找到答案,做到有效阅读。 ![]() 《鲁迅经典作品》
二、杨振宁“治学三原则” 1.选自己最有兴趣的科目。热爱是最好的导师,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热爱”是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只有对科研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才能甘愿付出充沛的精力,进而产生不可估量的效益。 ![]() 杨振宁著作《曙光集》
2.从自己的实际才能出发。就是说知道自己是怎样一个人,有怎样的能力和能量,明白自己最适合做什么事情。 3.要有远见。选择预计在二三十年后会有较大发展的那些学科。同时,认真听取导师的规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