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由23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但露出海面的约占20%,其中包括11个岛屿、5个沙洲和20个礁。海口礁在北纬9度17分,东经116度45分。位于信义礁东约20海里,为一完整的环礁,无礁门。长约2.6公里,宽约1.8公里。礁湖水深,低潮时整个环礁露出。这是在海口礁做卫星定位。(组图摄影 金耀文/人民画报;组图来源: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 美济岛位于南海的南沙群岛中东部海域,是一个椭圆形的珊瑚环礁,顶部全由珊瑚构成,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为南沙罕见的大型的天然避风良港。这是科考队员在美济礁设考察标志。 取底栖生物。底栖动物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水生动物群。除定居和活动生活的以外,栖息的形式多为固着于岩石等坚硬的基体上和埋没于泥沙等松软的基底中。此外,还有附着于植物或其他底栖动物体表的,以及栖息在潮间带的底栖种类。在摄食方法上,以悬浮物摄食和沉积物摄食居多。多为无脊椎动物,是一个庞杂的生态类群。 取底泥。底泥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 科考队员测海水。 南沙海域的迷人的晚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