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恩e学,已不是简单的公众号 郭守魁13220801780 一块肌肉的病变初期只局限于肌肉局部,当损伤程度和损伤时间达到一定量后,就会影响到其联结骨的位置,骨位置改变则会影响到与骨连结的其它肌肉的病变。 首先损伤的肌肉表现的症状不一定明显,也不一定剧烈,常常被患者和医生忽视,当达到骨位置改变而影响到其它肌肉时,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和剧烈的症状,受到患者和医生的关注。 这时如果只针对明显的症状去治疗,就会效果不好或容易复发,只有找到初起发病的肌肉治疗,才会高效而彻底。这就是原发病和继发病的关系。也是疼痛部位是受害者,伤害者可能无疼痛的意思。 所以治疗: 一.要分先后次序,先治哪里后治哪里,次序不能乱,乱了就会影响疗效。 二.治疗还要分方向,逆病变方向用力,如骨盆前傾已拉臀大肌向头侧提了,这时应该把臀大肌向足腿下拉,如再把臀大肌向头侧推,就会加重病情。 三.治疗还要分长短,如腰大肌容易缩短,拉伸有效(无炎症时拉伸,有炎症时拉伸为加重病情)。臀大肌本身已过度长久伸展,你再拉伸臀大肌就不正确,这时应激活强化臀大肌。 四.治疗要分肌力大小。只有弱的肌肉才需激活强化锻炼。 培恩e学 针刺手法技巧(二) 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之其源,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靜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閶乎,妙哉,工独有之。 ——《灵枢 九针十二原》 针刺过程是一个很美妙的事,你如果缓慢进针,仔细体会,你就会感觉到经过了多少层次,进皮,到皮下组织,扎到肌肉表面的筋膜了,扎到血管了,组织不同手下感觉也不相同,如同走路一样,通过缓慢进针,仔细体会,你会清楚地知道针尖在什么地方,到达了哪一个层次。要时刻与病人配合,观祭病人表情,让病人有什么感觉随时告诉医生。扎到血管会疼,扎到神经会麻,扎到肌肉会酸胀,刚进入肌肉有阻力感,突破后阻力感会减小,在肌肉间隙则针下松软无感觉,在骨面可有明显的坚硬阻力感。 在这个过程中,要仔细体会针刺得气的感觉,以前讲如鱼吞饵,不是太明显,现在讲扎跳是得气的标志,肌筋膜学说干针疗法扎触发点也是扎跳,从现代医学上说,扎跳能快速解除肌肉痉挛,降低高肌张力,解剖列车认为筋膜都是相连的,放松一块或几块肌肉可能会使整个肌筋膜链都放松,所以扎很少穴位就可起到巨大作用,即有局部治疗作用,也有远端治疗作用。扎跳是得气标志,效果优于不扎跳。 扎跳是针刺到肌肉的特定部位(肌索,肌小节)产生的反应,扎到后就不要再移动针,可留针或加电针,在这个部位留针或电针优于其它部位,中医叫守气。 中医讲气至而有效,来也快,稍一疏忽就消失了,扎跳时医生和病人都能感觉到,眼也能看到肌肉跳动,所以医生和病人都要聚精会神体会,有感觉后马上保持住,叫守气。在这个针刺过程中,医生还可以行针催气,如白虎摇头,苍龟探穴,也可做烧山火,透天凉手法。 这些都要在安静状态下仔细操作,医生和病人都要仔细体会,扎一针疗效超过多针,如进针快且病人医生思想不在针刺部位而去说话,考虑别的事情,都会影响到疗效。 这就是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之其源,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靜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閶乎,妙哉,工独有之。 ——敬业 文章观点由原创作者分享, 仅代表作者观点。 欢迎同道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