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经八脉之谜:带脉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莘力丹 2018-09-26

《内经》在讲冲脉的循行时,提到了带脉,“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 《灵枢·经别》补充道:“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看来只讲了带脉与其他经脉相相交的情形,对于循行路线,并没有直说,而在《难经·二十八难》中补充了《内经》留下来的这个问题,如说“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也就是说,带脉的循行路线是:起于季胁下的季胁部,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着腰腹部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背面的带脉平于十四椎。

奇经八脉之谜:带脉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对于带脉的作用,在内经中也多次提到有些疾病应该针刺带脉。《灵枢·癫狂》记载,“脉癫疾者……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 。《素问·痿论》记载,“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难经·二十九难》记载,“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带脉既然是回身一周的,那么一定具有沟通、约束其他经脉的作用。由此推测,带脉如果出现病变,就会出现约束无力而致的各种弛缓、痿废诸证。具体表现为腰部痠软、腹痛引腰脊、下肢不利及男女生殖器官病症(包括阳痿、遗精、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少腹拘急、疝气下坠等),还会出现女客疾患(月经不调,闭经,赤白带下,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以及腹痛,胁痛,带状疱疹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