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美国儿科学会放宽看视频的年龄限制,这是大赦令?

 昵称58278068 2018-09-26

大J的话



说实话,每次我最担心的就是大家像我的闺蜜一样片面解读新建议。我和她简单说了观点后,赶紧码了这篇文章(对,说的就是你,记得看文章哦~)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建议简要回顾


长久以来,美国儿科学会都是建议2岁以内的孩子不要看视频。这次最新一版作了更加详细的更新,简单翻译一下要点给大家:


1、18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电子产品,其中和家人打视频电话除外


2、18~24个月的孩子,如果想引进,建议对节目质量要提前筛选把控,最好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讲述视频内容;


3、2~5岁的孩子,每天观看视频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这个反而严格了,之前的规定是不要超过2小时),并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不插电”活动时间。


来源:http://pediatrics./content/early/2016/10/19/peds.2016-2591


之前我分享过一篇文章,戳->乔布斯限制孩子使用Ipad,过早看视频的危害你真的知道吗?里面已经罗列了过早看视频的危害,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今天我想针对大家普遍有的几个疑问换个角度再来和大家解读一下这些建议。




解读一:教育视频的确有益,但过早引进,大脑消化不良


每次谈到孩子看视频的问题,最常听到的一个声音就是,“但是那些教育类的动画片或者游戏,据说是可以开发大脑的啊?”


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拿宝宝添加辅食作为类比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给宝宝吃的辅食都是特别营养的,但是我们也知道不能早于6个月添加。当宝宝的身体没有准备好,提前添加就会加重身体负担,再有营养的食物都会变得“有害”。


这和大脑一模一样,是有个不断成熟的过程的。2岁前婴幼儿的大脑是无法很好地把视频里的内容(二维)和身边真实的世界(三维)建立联系的。换句话说,那些视频里教了孩子“房子”,也许孩子也能重复说出“房子”,但到了现实生活中,她看的房子是很难建立联系的。无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知识都是“死”知识,这就达不到很多营销宣传的“早教”目的了。


而且这里要注意,视频就是视频,不管是早教机上的,还是电脑、手机、Ipad上的,都不建议给18个月以下的孩子看。


现在各大热门教育理念(包括国内很火的蒙特梭利)都有一个共识,对于2岁前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调动“五感”学习,从“具体”到“抽象”,比如学习认识苹果,建议直接给孩子一个苹果,让她可以摸到、闻到、看到、全方位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是被证实最有效的。


可见,一些高质量的动画片、游戏的确不错,但不建议2岁前引入。过早引入,只会让大脑消化不良,有害无益。




解读二:对待看视频这件事,不仅要了解危害还要看机会成本


中国有句老话,叫“吃啥补啥”,说的就是我们吃下去什么东西,我们身体就会变成什么样。大脑的成长也需要“食物”,那这些“食物”是什么呢?就是环境的刺激。


0到3岁是儿童大脑发展的黄金期,这段时期的大脑处于异常“饥饿“的状态。当孩子过早看视频这个无法消化吸收的“食物”时,他们其实还错过了本该吸收更多营养均衡“食物”的机会,也就是我们说的“机会成本”。


我们自己回想一下,平时孩子在玩玩具时,我们也总会时不时和他交流一下,有时孩子还会邀请我们一起参与。当我们和孩子读绘本时,不仅会说很多,还会有很多非常高质量的交流,比如我们会问问题,会让孩子指出书本里的物体,会肯定孩子的答案或者表现。这些交流不仅仅是语言,还是情感上的,孩子得到我们的关注、鼓励,这些都会正向刺激大脑的发育。



而当孩子在看视频时,即使是家长陪同下看,我们和孩子都会更加“安静”。有研究表明,即使家里把电视打开当成背景音乐,家长对孩子说的话也会从平均每小时940个字下降到770个字。


如果再仔细读美国儿科学会对于18~24个月孩子的建议时,你会看到,它明确说,“如果你想引进”,而不是说过了18个月必须引进。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引进后需要”家长陪同看,讲述视频内容”。这些其实就是在弥补看了视频后所损失的高质量交流和陪伴。


2岁之前的大脑就像是一块“处女地”,我们需要先松土让这块土地便于吸收。而早期的松土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就是父母直接对孩子对话交流。


TED公开课《 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对着宝宝说英语,人的效果远远大于音视频。(10分钟的视频,请在wifi情况下观看)




解读三:科技时代,疏而不是堵,整个家庭需要制定计划


这次美国儿科学会更新了建议后,特地强调了一个概念叫Family Media Plan(如何使用电子产品需要全家一起制定计划)。我个人觉得这个才是此次更新建议的核心。很多父母都会说,我也知道不要过早给孩子看电视看视频,但是他喜欢啊怎么办?通常,喜欢看视频的孩子背后一定都有喜欢看电视和玩手机的父母。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每个家庭都花时间计算一下,家庭每个成员每天花在视频上的时间,其中多少时间是带孩子的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对孩子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然后要求成人先以身作则, 对自己的视频时间有所控制,把空出来的时间多安排“不插电”的活动。


这个建议让我们把限制孩子看视频的关注重点转移到了整个家庭,我觉得这才是问题的真正所在。




记得今天早上和闺蜜聊时,她说了一句话,“你干嘛这么较真,带个孩子弄的这么累。”可能是自己的处事态度吧,我一直觉得,工作也好,育儿也好,想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需要付出的。我绝对不是“完美主义”,但我也绝对不“自欺欺人”。我们当然可以选择付出的少一点,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能接受结果“差一点”。最怕的就是“又懒又贪”这四个字。


第一年带小D的时候也有累到腰都要直不起来的时候,那是唯一几次,我给了她玩手机,我自己在一旁沙发躺了15分钟。我知道,这是我的权宜之计。这时,比起一个脾气暴躁的妈妈,电子产品的危害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但我清楚地知道,这是我休息解放自己的方式,而不会催眠自己说,这是在开发智力。


每个人都会有惰性的,一开始目标高一点,那执行时稍微有些松懈,至少不会偏离太远。电子产品一定不是洪水猛兽,让1岁的孩子看一次视频的确不会有什么危害。但如果早教机、电子产品和动画片变成了他每日生活的主旋律,日积月累的影响一定会显现。一步退,步步退,这才是最可怕的。


抱歉了,我想我是说不出,“1岁孩子看看视频也没所谓,还能学到东西”这样的“不焦虑”宣言的。有些事情上,我真的有我的坚持。


参考资料:https://www./English/family-life/Media/Pages/Healthy-Digital-Media-Use-Habits-for-Babies-Toddlers-Preschoolers.aspx


大J叨叨叨


昨天正面管教课程免费送的福利,留言点赞最多的是以下两位,我已经把你们的名字截屏发给讲师Delia了,请你们自己去报名,到时就可以减免学费了哦。


昨天很开心有那么多朋友们想要学习,还有说要带着队友一起参加的。我以后会多多争取其他地区的福利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