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风采 | 成尚荣:智慧是有道德的(窦桂梅)

 太行森林 2018-09-26

一席谈吐,能够点醒误入藕花深处的教育者,让听过的老师明白,教师是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教育的过程是充满道德的,智慧是有道德的。


一席谈吐,能够点亮着急赶路的名师的前行方向,让听过的名师知晓,失去童心,便失去真心,失去真心,便失去真人,做一个精神灿烂的人,给每个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是名师应有的追求。


一席谈吐,能够点燃谋求发展的学校的办学激情,让听过的学校豁然开朗,诸如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课程改革就像在森林中行走,无缝管理——无缝便无创新……


这些话语的创生者便是成尚荣先生。


 在任何一个会场,你的目光必定会被这位鹤发童颜却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又谈吐优雅的老学者吸引。聆听他的发言、征询他的意见、和他探讨教育的问题时,这位长者博闻强识、旁征博引,对于教育的理解深度、对课堂本质的精辟隐喻、对学科建设的真知灼见,无不让你肃然起敬、心悦诚服。

 

但对于我和我带领的清华附小而言,这样的评价还不足以表达对先生的感情。先生于清华附小,不仅亲历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其成长,更是在很多关键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是热忱的挚友,是扶持的导师,更是建言的亲人。在我个人及清华附小十几年的发展中,附小人把所有的感情浓缩在“成老师”这个最普通的称谓上。如今,回想起那些美好的日子,总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与我与学校的成长:春风拂面般的翼蔽

我和成老师于2006年第一次见面,2014年教育部出版“教育家成长丛书”,在我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中,成老师洋洋洒洒为主题教学作了点评。以文会“师”,神交已久。现在想来,还得感谢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的引荐。2006年初,“亲近母语”的负责人徐冬梅女士作为我的挚友,为了我的专业发展,邀请了陈家琪、张康桥、周益民等一众好友,在扬州为我举办“语文主题教学”研讨会。


会场中,高大英俊的成老师一下吸引了我们团队几个人的目光。会上,几位专家拍砖,“砸”得我们晕头转向。快“挺不住时”,成老师“优点不漏,缺点说透,方法给够”,运用教育学及心理学,就我们当时还仅仅是雏形的主题教学,一口气帮助我梳理了几个思考的命题:“主题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主题教学的研究价值是什么?主题教学如何在温度、广度与深度之间追求适度……”


回来的火车上,我和几个老师彻夜未眠,感谢专家们的不吝指教,讨论怎样遵照成老师的路径继续深入思考。

 

从那以后,我开始自觉地用一节节课例体现主题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内涵方法,深入反思主题教学的理论,把实践体系建构起来,并不时找机会和成老师交流。


就这样,成老师多次在江苏或省外的一些研讨会上,推介我和我的团队,邀请我们到江苏等地上课,他还亲自对我上的《晏子使楚》《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皇帝的新装》《大脚丫跳芭蕾》等进行评课。成老师经常利用到北京开会的时间,走进我们的常态课堂,一听就是三四节课!


他高屋建瓴,从哲学的角度,指导我们跳出语文看语文,真是醍醐灌顶。尤其是,我的课堂,儿童立场越来越鲜明,我努力退到后面,把学生推到前面的改变,先生看到了!他为此很欣慰,也极尽赞赏……虽然一南一北,相隔甚远,但成老师对我和我的团队的关注与关爱,时常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传到我的耳边。


语文主题教学向何处去:点亮高处的灯盏


2010年9月,我开始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坚守在课堂上,实践胜于理论的我,决心利用这个机会,把多年来自己关于“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一个梳理和总结。


2013年,北京海淀区教委召开了我的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我要上课,还要出一本书《超越·主题·整合》。利用这个契机,我将之前的一些想法告诉成老师,先生以《超越:心中的地平线》为题为我的书作序,并对我的想法给予了肯定

 窦桂梅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她心中就有一条地平线。心中的地平线,一直在她心中闪耀,地平线成为她的人生追求和文化符号。超越如同一根线,贯穿在窦桂梅老师语文教学改革的始终,亦如灵魂,始终在语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学校教育改革中存活,导引着她,也导引着老师们和整个学校的发展。说这是‘伟大的事物’恰如其分。帕克·帕尔默所言‘伟大的事物’正是改革的主体本身,而非其他,说到底,改革者、超越者是伟大的。 

改革向来是艰难的,从没路的地方开辟出来,从荆棘的地方践踏出来,有时也会感觉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我和我的学校不害怕,愈知难却愈要向前,与先生的鼓励密不可分。

 

为新百年成志教育鼓与呼:寄予无限的期望


教育的真谛,就是激励与唤醒。成老师不但对儿童如此,对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也都用赏识激励大家向着梦想前行。


在课程整合的践行中,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清华附小为这些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每年推出数位影响力和发展力教师。百年校庆结束之后,成老师又主动找到我们,恳切地叮嘱我们:“清华附小的改革要有更大的魄力和更长远的眼光。要站在清华附小,看当今中国的基础教育。更要努力让人们站在中国的基础教育,看清华附小;进一步站在世界的基础教育,看清华附小。”


成老师的话语振聋发聩,其中既有期望,又有嘱托。想着先生平和而又刚毅的面容,心中的敬意再次油然而生。


带着成老师的提点,语文主题教学开始研究并实践实现整体立人、全面立人的语文主题教学的课程群。主题教学四大实践样态“单篇、群文、整本书、实践活动”整合到课程群中,发挥出了协同育人的合力。


在纪念鲁迅去世80周年、诞辰135周年之际,我们向经典致敬、向鲁迅致敬的同时,不忘向儿童致敬,主题为“我们的童年与鲁迅的童年相遇”,形成三种路径的整合课程群:“学科内渗透式整合”,有单篇经典的《阿长与〈山海经〉》《少年闰土》和主题群文阅读的“鲁迅笔下的儿童”“别人笔下的鲁迅”;“学科间融合式整合”,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和绘本《风筝》,以及美术与语文的整合,美术老师带领学生画鲁迅的“百草园”;“超学科的消弭式整合”,就是主题实践活动设计“儿童的鲁迅博物馆”,演戏剧《少年闰土》和《早》等等。


我深知,离开课堂我就不是真正的特级教师,对不起成老师等这样一些厚爱我、鞭策我的良师益友。


 就是这样一位享誉全国的著名专家,每次来清华附小时,却一切从简,常常把几个活动整合在一起,为我们节省开支,偶尔需要我们帮助订票,也常常嘱咐我们“不要麻烦,不要多花钱,能到就行”。离开附小时,时间来得及,就在学校食堂吃口便饭;来不及,就把饭打包在车上吃。


面对如此简单而又不简单的成老师,我们内心有太多歉意,但沉淀于心之后油然而生的又是一份敬意,更化作成老师与附小之间的一份情意。每每脑海中总浮现他的一句话:“智慧是有道德的!”


回想起这位可敬的长者,我心想,清华附小何等有福气,遇到了成老师!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智慧、学问、鼓励——成老师自身就是我们学习的教材。他总是尽全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为更多学校的发展,为中国的基础教育鼓而呼,这是何等情怀。

来自山乡的我,少小离家、半生漂泊,作为家中的老大,对于父母弟妹都要尽心照顾;作为一校之长,学校里的大事小情之繁琐之压力,我亦总是不能释然,自身存在心里不平衡,甚至委屈。很多时候常感身心俱疲。但我今日能有一点点成就,除了性格要强,富有激情与理想之外,更多的是“成老师们”感召我,度化我,帮助我,成就我的结果!

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他人生中的重要他人,一所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一批如“成老师们”的重要他人!“成老师们”这样的长者、专家、领导,帮助的也不是我一个人,他们以自己的品格和智慧不遗余力地帮助清华附小不断前进,而这不也是在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潜心耕耘,播撒教育恩德吗?


笔短情长,谨以此文,代表清华附小全体师生献给德高望重、真诚无私的成尚荣老师。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窦桂梅



   

2018年,欢迎您到邮局订阅《教师月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