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听说“乞丐蹲”是我的一个学生小贾告诉我的。小贾长得比较秀气,瘦长瘦长的,一看就知道脾胃不好。他就坚持每天做“乞丐蹲”,据说效果很好,一做就能打嗝放屁排浊气,肚子只有那么舒服啦! 小贾的“乞丐蹲”学自微信公众号,为南怀瑾老师所传。南师说:“乞丐蹲啊,是古时候叫花子们饭后休息的一种健身方式,他们都会放一根打狗棒在旁边,双手抱膝蹲着,这对肠胃很好,有利于帮助消化,每顿饭后蹲15分钟,受用无穷啊。” “乞丐蹲”如何做呢?百度里说的非常清楚,为了方便大家看,我直接引用部分文字和图片。 “第一步:饭后,找一堵墙,最好找一个舒适的软垫(不可太软)。 (我认为靠墙蹲背上还是太凉了,做个软垫子太麻烦,我就是靠着家里的门或是衣柜蹲,木头不会太冷,还比较方便。) 第二步:站在墙前,松开裤带,屈膝下蹲,背要直,贴靠墙壁或靠在软垫上。 女士:两脚并拢,屈膝下蹲。 男士:两脚微微分开(不可两脚并拢),屈膝下蹲,这样不会夹紧裆部,可以放松裆部,男女之别务必注意这个细节。 女子姿势 男子姿势 第三步:双手结孔子手印,自然放在膝盖上,放松身心。 孔子手印 第四步:头要中正,头顶百会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屁股离地,紧压小腿肚上。 每次蹲约十五分钟或更长,眼神内敛,收摄心神,专心下蹲,不可胡思乱想,更勿边蹲边与人交谈或玩手机,蹲的过程中如有打嗝、放屁等肠胃蠕动的现象正是乞丐蹲的最好功效,浊气下降自然打屁,千万不可忍屁不放。蹲的过程中有脚麻现象乃属正常,日久功深自然不会,且增加脚力,疏通经脉。饭后蹲十五分钟后,再配合缓慢经行,甚合养生之道。此法至简,但功效卓著,贵在坚持,必有奇功。” 又有一民间高人刘神仙将“乞丐蹲”称为“神仙蹲”,说“饱食之后,定需蹲踞,此神仙坐功,日日行之,百病自愈,且可长生。”民间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但也有“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的说法。对此,刘神仙说:“在我们在饭后即行散步,这并不卫生。因为食物由咽下完全达到胃部,尚需十余分钟时间。即行散步,反不易于消化。应用蹲式,背靠门、壁、床边均可,不用力蹲靠十余分钟,再慢慢起立,坐一会儿,再散步,始合卫生。这都是以前有修养的人所传,非我发明。习之可以终身不易患胃肠病。” “乞丐蹲”可以帮助治疗多种胃肠疾病,我教过许多人这个方法,人人都有良效。患冠心病等心脏疾病的人,饭后因为大量血液都供给胃部,如果此时立刻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可以先行乞丐蹲后再适量散步。贫血、低血压的人,饭后散步也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也可以做乞丐蹲来健身。 此外,对于经常便秘的朋友,我把“乞丐蹲”略作修改,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方法是:每日早起后,空腹做“乞丐蹲”,只是背部不要靠任何东西,注意一定要把背和腰挺直,否则就成蹲坑啦!这时,小腿外侧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的肌肉都在绷紧用力。初做时,十几秒钟就会感到小腿外侧酸麻,坚持不住。这时,我们可以把背前俯,改成“蹲坑式”,小腿肌肉就会放松。歇一歇后,再做不靠墙的“乞丐蹲”。如此循环,多做几次,可以很好的按摩和调整我们小腿外侧的足阳明胃经,对足三里(胃的下合穴)、上巨虚(大肠的下合穴)、下巨虚(小肠的下合穴)等非常重要的穴位都有深层次的按摩作用,从而反射性的调整胃肠功能,对习惯性便秘有非常好的效果。我把这种蹲法称为“彭氏乞丐蹲”,这种蹲法对胃肠功能的调整作用更大,适用于体力比较好,有慢性胃肠疾病患者的辅助治疗。 南师说:“你快去蹲吧!贵在坚持!”凡事欲有所成,无他尔,皆“贵在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