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童自闭症如何形成,父母应怎样对待

 昕悦飞扬 2018-09-26

自闭症的成因,众说纷纭的观点

 

 

 

如今,儿童自闭症呈现愈加高发的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自闭症在医学上的普遍定义是“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它的起因至今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大体来说,先天原因和后天原因都在起作用。

先天因素,可能造成孩子自闭症的有遗传因素、围产期因素:如产伤、宫内窒息等脑器质性损伤:如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脑CT、磁共振有非特异性改变等;免疫系统异常和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失调比如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辅助T细胞和B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减低等,此外该病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

后天因素包括家庭因素比如父母做事刻板,并有强逼倾向,对孩子冷淡和顽固,家庭缺乏温暖父母冲突严重,给孩子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自闭内向的性格。环境因素:孩子长期生活在过于单调环境中,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父母也没有正确的引领其社会行为,导致孩子经常以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渐渐对外界失去兴趣,从而导致自闭症的病发。

当然,造成孩子自闭的还有很多原因,这些因素让自闭症患儿表现出不说话、疏离、冷漠、不合群等外部的特征,其中最明显的是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他们会对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感兴趣而对人与人的交流视而不见,会熟练背诵广告词或唐诗而不知道其具体意义。他们沉浸于“自我的世界”,仿佛来自遥远的星空,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

 

“星孩”康复任重道远,积极训练方为正解

 

由于形成自闭症原因的多元性,以及每个孩子个体的差异性,目前为止并没有医治自闭症的“特效方法”。自闭症患儿面对未来相对艰难的道路和“融合”入正常社会的艰巨任务,每个自闭症孩子的家庭都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积极训练,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应该是最实际也最有效的道路。

市场上有些人或机构宣称可以用中医或理疗的方式治疗自闭症。对此我们不发表太多的意见,但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没有过硬的案例支持,表明这些方法能够对自闭症儿童的情况有根本性的缓解。笔者认为一些理疗方式,比如经颅磁等,只能作为辅助的治疗方式而不能寄予太大希望。

自闭症的康复是一生的事情,作为孩子的家长、康复老师和其他的亲朋好友,我们该认真去做的也许只有“不抛弃、不放弃”,认真地带孩子训练,充分地和孩子交流,用耐心、细心和恒心推动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

目前针对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实际检验最多,也被认为最有效的训练体系还是ABA,一对一个别化训练可以针对不同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因地制宜的训练和提高。长时间、高频次的训练对孩子的吸收、理解和进步都大有裨益。孩子从最基本的对视、安坐、回应、共同注意等到语言理解、表达、逻辑思维、社会交往等“高阶”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现在普遍应用的VB-MAPP《语言行为里程碑安置程序》基础也是ABA,但是它更加细致,评估和训练的目标也更明确。“里程碑”是这套系统的关键词,它是一套针对孤独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语言和社会能力的评估程序,按照提要求、命名、仿说、对话、听者技能、动作模仿、社会性游戏等170余项能力设置进步程度的“里程碑”以供训练参考。VB体系是很多主流康复训练机构应用的训练体系,效果明显并易于家长的学习和实践。

此外,还有“地板时光”等训练方式,各有各的特色和实践领域,各位可以搜索了解。

 

除了训练外,自闭症儿童的家长还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讲,未来的主要任务一是生存,有相对过硬的自理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能够应付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活动。在生存要求解决之后再求尽量有品质的生活。

针对这些基本任务,父母们应该做到:

1.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切勿事事包办,剥夺孩子主动认识世界、接触世界,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得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有意识地让他受挫,磨练其意志力。

2. 增加新鲜刺激带孩子接触自然,开阔眼界,视听觉及相关感官得到足够的刺激,避免陷入“孤独”的状态。

3. 培养广泛兴趣,听故事、做游戏、画画、唱歌跳舞等,父母尽量参与其中,这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心智,避免了孩子兴趣狭窄,而且可以加强父母与孩子间的感情交流。

4. 树立榜样,父母自己应表现得坚定自信,切不可精神沮丧和怨天尤人,因为父母是孩子心目中力量和智慧的化身。当孩子胆怯和失望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帮助,使其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引导孩子。

5. 创造欢愉的家庭气氛幼儿期的生活环境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父母亲密无间则可以创造愉悦的家庭气氛,减少对孩子的心理压力,反之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6. 培养孩子情商,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和情绪控制能力,懂得接受别人并让别人接受自己。培养良好的品德,教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情和情感。

7. 让孩子融入集体,多多结交朋友。孩子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所以让他们学会在社交中感受到乐趣,学会联络感情,增长见识,提高应变和活动能力。久而久之,可以利用孩子之间的类同思维和天然吸引力让他们做到更好的融合,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孩子形成孤僻性格,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