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鉴赏辞典》第十八首《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王勃)

 古风泊客 2020-10-24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古风泊客一席谈】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初唐·王勃·五言绝句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拼音版:

 其一

 jiāng sòng bā nán shuǐ , shān héng sāi běi yún 。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jīn tíng qiū yuè yè , shuí jiàn qì lí qún 。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luàn yān lóng bì qì , fēi yuè xiàng nán duān 。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jì jì lí tíng yǎn , jiāng shān cǐ yè hán 。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作品介绍]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共两首,都是五言绝句。这两首诗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诗的妙处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注释]

⑴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⑵横:横亘。

⑶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⑷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⑸泣:哭泣。

⑹离群:离开同伴。

⑺乱烟:凌乱的烟雾。

⑻笼:笼罩。

⑼碧砌:青石台阶。

⑽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⑾掩:掩盖,掩映。

⑿江山:江水和高山。

  [译文]

【其一】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其二】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作者介绍]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艳。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赏析

这首诗写于总章二年(669年)到咸亨二年(671年)之间,可以与《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江边送别诗相互参证,都是王勃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这首组诗作品,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第二首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佚名

赏析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就这两首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上。第一首是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直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江边的景色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富有情味的江干月夜图。通篇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恋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乱烟:凌乱的烟雾。笼:笼罩。碧砌:青石台阶。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这两句是说,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掩:掩盖,掩映。江山:江水和高山。这两句是说,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和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

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联,融合为一。一、三句都是写离亭,而门户深掩之景是与烟笼碧砌之景相照应的;二、四句都是从离亭眺望所见,而江山寒夜之景又是与中天月驰之景相绾合的。这是一、三句之间和二、四句之间的承接关系。其实一、二句之间和三、四句之间也有其内在联系。对月景夜色有体验的读者都知道,地面的烟雾往往随夜深月转而加浓,同时,对送别有体验的读者也知道,当行人未去,匆匆话别之际,是无暇远眺周围景色的,只有在行人已去,惘惘若失之时,才会从凝望中产生这种江山夜寒之感。

此诗末句中的“寒”字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词,正如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孤立的起作用。这个“寒”字在本句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深夜而感觉到肌肤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其他用得好的字眼还有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的感觉。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来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词眼把画面点活,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佚名

赏析

叙述故事不是诗的特长,诗最擅长的是抒写情怀。而描绘感觉,细腻、具体地写出诗人感官接受与全身心体验到的独特印象,则是抒写情怀的重要手段。王勃这首《江亭夜月送别》就是一首向读者传达诗人特殊感觉的精彩之作。

这首诗题目是《江亭夜月送别》,送别本应是主要事件,可是却无一字正面介绍,送的是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一概不管。诗只写送别时和送别后诗人眼中的景致——不是纯客观的风景,而是处于某种特殊状态下诗人主观感觉中的情景。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诗人眼中的景物因为友人的离去而带上了凄凉惶遽的情调。烟是“乱烟”,其实是指朦胧月色中江亭附近弥漫的雾气。对于心情好的人,月夜的朦胧纱幕未必会有“乱”的感觉,它可以很恬美、很可爱,但今天在诗人眼中却显得迷乱而令人不悦。“碧砌”指江边亭子的青石台阶。诗人和他的友人正是在乱烟笼罩着的江亭旁执手话别,是离愁别绪使诗人感到景色的凄清苍凉。

送别是此时此地发生的一桩事情,诗本来应表现这事情,但作为抒情诗人,王勃根本不写人、不写人的活动,却去写环境,而且是他感觉中的环境,以此来暗示人的活动和人的感情波澜。这正是中国诗独特而高明的表现方式。“飞月向南端”是同样手法。月何以会如飞似的向南移动?这纯粹是诗人的主观感觉。好友离别难免话语绵绵,只盼着时间凝固静止,从而也就愈益感到时间无情的催逼。月飞之感正是由此产生的。

但是既是送别,分手是不可避免的。终于在江亭旁边只剩得送行者王勃一人了。这时,他再看周围,便发出这样的感慨:“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离亭掩”,指分别。全诗仅此三字正写送行的事实。“寂寞”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诗人此时的心境,直接了当,毫不隐晦,突出了此种感觉的强烈。

下句的“江山此夜寒”则是对寂寞之感的再次强调。不但因为夜深,主要的是因为朋友离去所造成的孤独凄寂,使整个世界都变得格外寒冷。冠以“江山”二字不但与诗人面临的实景有关,而且使这种孤凄的感觉超越了个人而具有充塞宇宙天地的空阔寥廓之势。这样,诗人所要抒发的离情别绪就被刻画渲染得神定气足了。

佚名

赏析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上面这首诗参证的江边送别诗,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与这首诗同题的第一首诗是: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了两首中的第一首,但就两诗比较而言,其实以第二首为胜。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

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冮干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佚名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初唐·王勃·五绝]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横:横亘。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泣:哭泣。离群:离开同伴。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乱烟:凌乱的烟雾。笼:笼罩。碧砌:青石台阶。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掩:掩盖,掩映。江山:江水和高山。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诗人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其一江送巴南水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

王勃的诗,起首都是大开大合。在这大开大合却又寂寥的诗句里,点出,送别之地是巴南;友人将到之地是塞北。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谁见过泣离群?正是在这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诗人与友人两人正在“泣离群”啊!

深厚的友情,滚滚的东逝水,津亭秋月夜,怎不叫人离愁和伤感更甚呢?

其二“乱烟笼碧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

秋天明月夜,江水腾起烟雾,笼罩住渡口的台阶,都已经是隐隐约约,唯有高高挂起的月亮勉强照耀着津亭的南门。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离亭的门寂寞地关闭着;今夜巴南的江山显得那么孤寒。

此其二,比之其一,更无一字提到送别及送别之人,但却又无处不写出送别之离愁和寂寥。

也许,“此地无声胜有声”,就是这样经典的送别诗句吧?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秋月夜下的津亭为送别地点,通过送别地点周围景色的抒情描写,把诗人送别友人的离别的伤感与痛苦透彻地表达了出来。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