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看点|香港嘉德秋拍高古瓷总50件一览

 天宇楼33 2018-09-26

古玩元素网旗下高端艺术品拍卖信息平台,古玩艺术品市场深度分析!可关注微信号:guwan1998







中国嘉德2018秋季拍卖会《抟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专场将于2018年10月02日下午11:30举行,拍卖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拍卖厅A。本次专场主要涵盖高古瓷器。种类繁多,涵盖唐三彩、耀州窑,吉州窑等各类精品,并经著录。其中的 唐 绿釉彩凤首执壶于唐 三彩骆驼立像 受人瞩目。总计50件拍品,接下来给大家带来本次专场瓷器艺术品的最新预展。

LOT 636  

耀州窯青釉印花纏枝菊紋盞 

参考价: HKD 30,000-50,000  

尺寸: 11 cm. diam.  



本品式樣爲耀州窯盞類經典器,海內外公私收藏均可見,故宮博物院更有一例口徑20厘米的清宮舊藏者。斗笠狀,薄口微折,底承淺而小的圈足。器內壁印四朵纏枝菊花紋,兩朵正面,兩朵側面,內底爲團菊,圖案清晰,裝飾意味强而不失靈動。菊花紋的表現形式獨特,花瓣層迭密布于外圍,中心花苞、花蕊延伸直上,間隙枝蔓卷葉,葉片狀如如意雲頭。此式菊花紋在同期定窯器中也有一定數量,黨爲時代風貌。外壁淺刻扇折紋。內外施青釉,足底刮釉露胎。釉色青綠閃黃,滋潤光亮,氣泡豐富,富玻璃質感,釉面見開片。灰色胎,質細密。耀州窯窯址北宋晚期地層,采集有此類器標本,可證年代。

此類印花的耀州窯小盞當時十分流行,對河南、廣西、廣東一批窯場影響很大,臨汝、寶豐、宜陽、容縣、永福等窯都有燒造,但還是以耀州窯製品最爲精細。


LOT 637  

耀州窯青釉印花雙嬰戲梅紋碗 

参考价: HKD 50,000-80,000  

尺寸: 12.8 cm. diam.  


本品模印而成,內壁裝飾二嬰戲梅圖,十分新穎別致,在耀州窯傳世品中幷不多見。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耀州窯窯址北宋晚期地層采集有此類標本(參見《宋代耀州窯窯址》,頁109,圖六一 - 12;頁152,圖八二 - 6)及可對應的印花陶範(參見同上,頁485,圖二三五 - 1;圖版一四三 - 1),可證年代。

唇口微折,外壁斜直微弧。淺圈足,足心淺挖,足底刮釉澀胎,足內墻經二次修削亦露胎。胎色灰,質地細密。器內外施青釉,釉色青碧微閃黃,氣泡豐富,玻璃質感强。本品紋飾模印清晰,外壁依稀可見手工拍模痕迹。畫面中倆童子對脚而立,張開雙臂,手執花蔓,五瓣梅花分開兩側。童子形象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佩戴項圈、手鐲、脚釧,雙脚前後分立,呈騰躍前行狀,畫風活潑逼真。


LOT 638  

黑釉銀油滴盞 

参考价: HKD 5,000-10,000  

尺寸: 9 cm. diam.  



本品爲山西窯場金代晚期産品,目前所見山西的黑釉油滴有銀油滴和金油滴兩種。小盞內壁滿施黑釉,外壁施釉四分之三,口沿及外壁局部釉薄處呈現褐色。內外黑釉地上可見銀色油滴,形狀圓潤,大小相對均勻,獨立不連片。足及脛部澀胎,刷黑色護胎釉,胎質顆粒較小。

LOT 639  

建窯醬釉撇口盞 

参考价: HKD 18,000-30,000  

尺寸: 13 cm. diam.  



按呈色,常見宋代建盞一般爲青黑色地的窯變釉者,拍品式樣的醬褐色者十分少見。時宋人通稱其爲紫泥、紫甌、紫盞、紫玉等,這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詩文中不斷得到印證,如北宋蔡襄《北苑十咏》之六《試茶》,“兔毫紫甌新,蟹眼青泉煮”;梅堯臣《次韵和永叔嘗新茶雜言》,“兔毛紫盞自相稱,清泉不必求蝦蟆”;歐陽修《和梅公儀(梅摯)嘗茶》,“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餘清”;蘇東坡 《游惠山幷序》,“明窗傾紫盞,色味兩奇絕”等,可知此類醬褐色茶盞名氣不小,頗受文人士大夫鍾愛。奇怪的是,昔日名品今人却少有論及。

茶盞撇口,口沿舊包金屬扣。內外施醬色釉,泛柿紅色,釉裏閃黑。建窯醬釉與黑釉的差別除了含鐵量不同外,燒成溫度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當溫度達到約1270度時,釉色呈現黑金,上升至約1295度時,釉色轉爲醬色。由于醬褐色釉的形成爲先黑後紅,故而更爲難得,且醬色僅止表層,裏層仍爲黑釉。

配日本木盒


LOT 640  

建窯黑釉兔毫盞 

参考价: HKD 800,000-1,000,000  

尺寸: 13 cm. diam.  



此兔毫盞深腹束口,乃建盞中最經典的器形。唇口微侈,口沿包鑲金屬扣,外壁口沿下一圈微束,便于持取,精到考究,乃美觀與實用幷舉之作。內底平,外底承假圈足,足心淺挖,足際稍寬,修足規整。裏外滿施黑釉,外壁釉不及底。口沿釉薄,一圈顯褐,脛部積釉,紺黑黝黝,寶光外露。釉面析出金褐色兔毫,絲絲綿綿,邊廓清晰,條達有力。底部露胎處,可見鐵褐色胎土,厚實穩扎,可保持茶汁溫熱而不燙手。縱觀此盞,釉面瑩澤光亮,包漿自然醇厚,黑釉紺黑,毫色金褐,絲絲垂垂,層次豐富。點茶其間,擊拂茶水,所得茶面細沫,白黑相映,至雅至美。

唐宋飲茶風盛,宋代尤以點茶、鬥茶爲尚,且茶色尚白,以黑釉茶具鬥茶最適,其中建盞最負盛名,爲宮廷、貴冑、文人士大夫、僧道等高階層所贊譽,文獻中亦多體現。常見建窯兔毫盞有兩種,一爲青黑色地,一爲醬褐色地。蔡襄《茶錄》中說鬥茶“以紺黑兔毫盞爲貴”,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稱“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爲上”,皆指拍品式樣的青黑色地兔毫者,古今皆爲品級不凡之茶盞。


LOT 641  

吉州窯剪紙貼花盞 

参考价: HKD 100,000-120,000  

尺寸: 14.3 cm.diam  



盞呈斗笠式,成型周正,品相較爲完整,不易得。內壁釉色黃褐,因窯變而産生交融的肌理,其上剪紙貼花裝飾三組菱形花紋;外壁黑褐釉地上灑釉裝飾,釉斑自然聚散,大小、形狀不一,有的狀如蝌蚪,有的仿若流星,色黃閃綠,乳濁不透明,釉層高出底釉。

施釉不及底,底足露米黃色砂胎,似陶非陶。假圈足,足徑3.4厘米。吉州窯産品中假圈足的做法出現于南宋早期,中期時足徑變小,從4厘米逐漸縮至3.5厘米左右,幷在圈足外斜削一刀,足內近足墻處橫挑一刀,形成外觀似圈足的形狀,是爲時代特徵。

LOT 642  

吉州窯鷓鴣斑紋盞 

参考价: HKD 100,000-120,000  

尺寸: 14 cm. diam.  


盞呈斗笠式,成型周正。內外灑釉裝飾,黑褐釉地上灑釉裝飾,釉斑自然聚散,大小、形狀不一,有的狀如蝌蚪,有的仿若流星,色黃閃綠,乳濁不透明,釉層高出底釉。外壁施釉至足,截釉綫十分齊整,顯控釉能力精湛。底足爲假圈足,露米黃色砂胎,似陶非陶。

吉州窯器物由于胎釉的特徵,品相上極易出現剝釉、崩磕等問題,保存完好者極爲難得。本品品相完好,形正釉佳,不易得。

LOT 643  

綠釉蓋罐 

参考价: HKD 80,000-100,000  

尺寸: 20.5 cm. high  



此類罐爲唐代陶瓷的經典器型,日本學者稱其爲“萬年壺”,一般爲三彩裝飾,單一釉色者少見。

撇口,唇沿,短束頸,圓鼓腹,脛部斂收,圓餅狀平底,底邊外撇。上置原蓋,蓋面隆起,寬蓋沿,蓋頂置寶珠鈕。外壁施低溫銅綠釉不及底,薄潤清新,色澤明快,可見淌釉。內壁施透明釉,色閃淺淺的黃褐色。器底澀胎,胎質爲粉狀感的細白陶胎,爲河南鞏縣窯産品。


LOT 644  

三彩胡人騎駱駝立像 

参考价: HKD 1,500,000-2,000,000  

尺寸: 74 cm. high  



出版:

1.《徐氏藝術館》,香港徐氏藝術館,1991年,圖15

2.《徐氏藝術館?陶瓷(I)?新石器時代至遼代》,香港徐氏藝術館,1993年,圖93在絲綢之路上,耐饑渴、善負重的駱駝是往來物品的主要運載者,所以,也成了三彩工匠屢屢表現的形象。它們堅韌頑强,溫馴可靠,高大雄壯,時時載人,或者負物,東西文化就由它們和它們的主人溝通串聯。藝術創作上對駱駝的表現,既是對艱苦跋涉于漫漫絲路,出生入死的人物和動物的贊美,也是對那個大開放時代的高昂頌歌。

本品體量碩大,高逾兩尺,頗爲罕見,又完整性保存較好,局部損壞且原件修復,極爲不易。駱駝昂首引頸,作嘶鳴狀,四肢矯健,肌肉張馳,四足前後錯落,踏于托板之上,似欲起步。背上聳立雙峰,套搭一條橢圓形的氈毯。一胡人騎坐于雙峰之間,頭戴胡帽,身著黃褐色胡服,脚登長靴,雙手作握拳持握狀,左手低放,右手高抬,似握繮繩牽引駱駝。

此件雕塑大部分施黃褐色釉,駱駝頭頸部及四肢上端的鬃毛、尾巴、雙峰等施白色釉,氈毯以黃、白、綠三彩點綴,釉光滋潤。

整件作品具有超强的寫實性,雕塑手法精湛,製作技藝高超,如此碩大的作品,絲毫不變形,造型規範,形體準確,是一件十分寶貴的盛唐(8世紀前半葉)杰作。它不僅是件卓越的雕塑作品,還是當時中西文化大交流盛况的實證。

觀摩此件作品,令人不禁將其與著名的國家博物館藏三彩駱駝載樂俑(參見《中國陶瓷全集?5?隋唐》,頁94,圖87)相比較,尤其是駱駝鬃毛、毛毯等細節的表現手法如出一轍。另有一件特別近似的三彩胡人騎駱駝見于故宮博物院藏品(參見《故宮陶瓷館?上編》,頁151,圖89),二者皆可證拍品的品級與年份。


LOT 645  

三彩駱駝立像 

参考价: HKD 1,500,000-2,000,000  

尺寸: 87 cm. high 

 


出版:

《海內外徐展堂中國藝術館藏品選萃》,香港徐氏藝術館,1996年,圖16如此體型龐大之三彩駱駝,極爲罕見,高達88公分,又完整性保存較好,局部損壞且原件修復,稀有珍貴。駱駝昂首引頸,作嘶鳴狀,四肢矯健,肌肉張馳,四足前後錯落,踏于托板之上,似欲起步。背上聳立雙峰,套搭一條花形氈毯,上面印刻各種幾何紋。駱駝大部分身體施黃褐色釉,頭頸部及四肢上端的鬃毛、尾巴、雙峰等施白色釉,氈毯則以白、綠二色交叉點綴,色彩明麗,釉光滋潤。

整件作品具有超强的寫實性,雕塑手法精湛,製作技藝高超。體量碩大却絲毫不變形,造型規範,形體準確,是一件异常寶貴的盛唐杰作。它不僅是件卓越的雕塑作品,還是當時中西文化大交流盛况的實證。


LOT 646  

三彩模印雙魚花卉紋硯 

参考价: HKD 30,000-50,000  

尺寸: 17 cm. diam.  



硯在遼地屢有發現,銀、石、玉質皆有,以陶瓷質數量最多,其中的三彩製品主要流行于遼代晚期。以往曾被誤判爲“暖盤”,後經考證,確認爲硯、洗類文房器。造型一般可見八角形和圓形兩種,由硯臺台體與洗對扣合成,有的使用時可上下分開,有的則粘爲一體,具體原因還不得而知。

本品整體圓形,上下出沿。硯臺台體作中空筒形,四壁及硯面一周模印一花二葉的牡丹紋,白彩爲地,黃彩爲花,綠彩爲葉,乃遼三彩經典紋飾。硯面整體似雲頭形,上部扇形斜凹,澀胎無釉,可見殘留的粉紅色護胎粉痕迹;下部五瓣花形內凹,模印水波游魚,白彩爲魚,綠彩爲水波。釉彩光潔瑩潤,紋飾輪廓清晰不暈染,風格清新素雅。品相完整,形正釉佳,爲遼三彩文房實用器傳世精品。配日本木盒。


LOT 647  

三彩印花牡丹紋盤一對 

参考价: HKD 90,000-120,000  

尺寸: Each, 24.8 cm. diam.  


遼三彩的流行始于11世紀後期,是遼瓷中成就較高的一類,它的盛行可能與當時統治階級對金銀器的限制有關。

本品尺寸較常見者稍大,口徑近25公分,成型周正,頗爲不易。內壁模印花紋格外清晰、立體,比一般所見者精緻甚多。盤心兩朵輪花,周圍八組一花二葉牡丹紋圍繞,白彩爲地,黃彩爲花,綠彩爲葉。此種黃花綠葉、一花二葉的組合方式乃遼三彩經典紋樣。外壁白色化妝土上薄罩一層淡綠釉,不多見。盤心三個支釘痕,乃以三叉形單面釘類支具間隔迭燒所致,與窯址發現的支燒工具相印證。


LOT 648  

三彩四瓣花葉形盤 

参考价: HKD 180,000-220,000  

尺寸: 19cm. wide  



此盤整體捏塑成四瓣花葉狀,葉邊翻卷向上形成口沿,盤底貼塑四獸蹄足,足端外翹。盤面采用蠟封工藝,在綠釉地上裝飾四散的白色斑點,裝飾效果猶如絲織品中的蠟染工藝。它在製作時,以蠟封住器物上欲裝飾的部位,然後罩釉,蠟封處便不沾釉,這樣就能保留原有的白色胎體,形成形狀各异的圖案。這是唐三彩釉面裝飾中最獨特的一種工藝,工序繁複,風格獨具。盤底、四足、口沿,施濃鬱的琥珀褐色釉。綠、黃褐、白,三色彩搭配大膽,色調鮮艶明麗,格調脫俗。盤心、盤底各有兩個規矩的小圓支釘痕。


LOT 649  

綠釉彩鳳首執壺 

参考价: HKD 1,500,000-2,000,000  

尺寸: 42 cm. high  



唐代陶瓷鳳首壺,其脫胎于薩珊波斯的金銀器造型,又巧妙地融合了中國傳統元素,成爲時代經典。除陶瓷外,金屬器、金銀平脫的漆器(附圖1:日本正倉院藏唐代漆胡瓶)等名貴材質、複雜工藝者均見,可見鳳首壺的高級規格和在當時上層社會的流行程度。陶瓷製品中,主要見三彩、青瓷、白瓷,綠釉彩裝飾者少。

綜合現有資料,唐代陶瓷鳳首壺可分爲兩型:第一型,异形或杯形口,鳳首形蓋,執柄直接與口部相接,喇叭形底座上部有竹節狀裝飾,拍品即爲一例,另可見白瓷製品(附圖2:河北博物院藏唐代白釉鳳首壺)。第二型,杯式口,鳳首下移,從蓋子變爲頸部的裝飾,底座爲簡素的喇叭形,目前所見大都爲三彩器(附圖3:故宮博物院藏唐代三彩鳳首壺)。第一型傳世量較稀少,製作年代爲唐前期,具有典型的薩珊風格,第二型則更接近粟特式。

相似器見于河北蔚州博物館藏唐代綠釉鳳首壺(附圖4),高度0.74米。還有一例見于“黑石”號沉船出水的白釉綠彩刻花龍首壺(附圖5),高達1.04米,風格奇异,罕見之至,西方學者認爲其可能産自鞏縣,應爲海外客人特別訂制,是唐代鳳首壺的變异形態,這也從側面證明瞭鳳首壺在當時的盛行與實用功能。


LOT 650  

白釉鶏首龍柄壺 

参考价: HKD 100,000-150,000  

尺寸: 33 cm. high  


直盤口,窄而深,不同于同類器盤口的寬而淺。細長頸,凸飾數道竹節狀棱紋。長圓鼓腹,喇叭狀高圈足。肩部左右兩側各貼塑一系;前方伸出一鶏首,鶏冠高聳,眼睛、羽毛以戳印工藝表現,形象樸拙可愛;肩後部向上起雙泥條帶狀柄,頂端出龍首,張口銜住口沿。器身施白釉,釉面見細碎開片,局部剝釉,乃此時期陶瓷普遍現象。

此類單龍柄的鶏首瓶在隋唐兩代的南北方窯場皆有生産,由兩晋的鶏頭壺演變而來,自成風格,是當時十分盛行的陶瓷質容器。



LOT 651  

邢窯白釉“盈”字罐 

参考价: HKD 160,000-180,000  

尺寸: 15.4 cm. high  



本品屬邢窯白瓷中的細白瓷,在同類器中屬小體量者,輕盈秀麗,品相完整。唇口外卷,可見手工痕迹,是爲工匠趁胎體未幹時將器口向外翻折而成。短束頸,溜肩,腹部上鼓下斂,平底澀胎,刻“盈”字款,系入窯燒前所刻,清晰有力。胎體色白質堅,釉面光潔瑩亮。

對于邢窯中帶“盈”、“大盈”、“翰林”、“官”等款識器物的解釋,大致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爲與唐代大盈庫有關,爲官府定燒器。唐代大盈庫見于文獻記載,稱“百寶大盈庫”,簡稱“大盈庫”,屬皇帝直接支取的“私庫”,庫中之物的取用,取决于皇帝旨意,而且多以宦官主領其事。庫中之物的去向,一爲賞賜,二是用于緊急國情下的支出。另一種觀點則認爲這些款識是因爲當時窯場衆多,邢窯爲了競爭而刻的商標、記號。目前多數學者更傾向于第一種觀點,相信隨著考古及文獻研究的深入,這一問題終將解决。

LOT 652  

邢窯白釉“盈”字款玉璧足淺碗 

参考价: HKD 80,000-100,000  

尺寸: 15.5 cm. diam.  


本品爲唐至五代時期經典茶碗形制,敞口卷唇,淺弧腹,外壁斜出,稍帶弧度。圈足寬淺作玉璧狀,澀胎,露出白而細的胎土,不見雜質,瓷化程度高,輪制的旋紋可見,修坯極爲規整。足心刻“盈”字款。除足底,內外滿釉,包含足心,釉薄均勻,釉光滋潤清亮。

玉璧足碗始見于唐,唐代中晚期及五代流行,時南北方窯場普遍燒造,邢窯、定窯、耀州窯、越窯等皆有實物或標本傳世,其中邢窯、越窯産品還被陸羽《茶經》所載。拍品式樣“盈”字款者,廣泛見于唐代中晚期城市遺址,如長安、揚州,亦海外貿易,如伊拉克薩馬拉遺址、埃及佛斯塔德古開羅遺址等。


LOT 653  

白釉印花方盤 

参考价: HKD 90,000-120,000  

尺寸: 10.5cm. wide  



花口碟爲遼瓷經典器型,造型源于契丹族傳統使用的木質、皮革質容器。根據形制,可分三型:八曲花口圓碟、花口四方碟、八方碟。裝飾有三彩印花、白釉刻、印花。據相關研究,四方碟主要流行于10世紀中葉到11世紀末,傳世多見塔基窖藏,有的發現時還盛有水晶、玉石珠飾等物,可知此類器物爲實用器或供器。

小碟模印成型,四方鬥式,平底,花口外侈,斜直壁,外壁見手工拍模痕迹。盤內模印花卉紋,碟心以銅錢紋樣劃分爲四區,空白處填花葉圖案,紋飾構圖呈四方連續,簡練明快,清晰流暢。內壁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面瑩潤潔白。澀底,芒口,迭置覆燒。


LOT 654  

白釉刻劃花水波游魚紋盤 

参考价: HKD 1,200,000-1,800,000  

尺寸: 26.3 cm. diam.  



大盤敞口,折沿,淺弧壁,寬圈足,口沿包鑲金扣,金、白二色相得益彰,更顯尊貴。外壁光素,內壁刻劃水波游魚紋,以雙刻劃綫表現紋飾輪廓,以篦劃紋表現細節,三魚游弋其間,簡潔靈動,意境祥和。構圖手法新穎,水波紋以盤心爲圓點,向外呈輪狀散射出六層波浪,不同于常見的橫向構圖,風格別具,裝飾意味强。入手頗沉,胎體較一般定窯盤、碗略厚。胎白質堅,釉色牙白,純淨細膩,瑩潤悅目。

外口沿一圈刮釉,十分規整,寬度1厘米左右,與常見芒口不同,包口後猶見澀胎。在定窯産品中,此類器物有一定數量,一般稱之爲“外刮釉器”或“寬芒口器”,窯址標本及兩岸故宮傳世藏品皆可見。有學者推測此類器物是采用“支圈仰燒法(或稱挂燒法)”裝燒的「注1」,即利用口沿外撇的特點,將坯體懸置于一種高體支圈上,層層迭置。如若仔細觀察,會發現此類器物外壁的流釉方向是從器底流向口沿,由此可判定仍是覆燒産品。外口沿的寬澀邊只是爲適應不同支圈組合的需要,所謂“支圈仰燒法”,在技術上是行不通的「注2」。外刮釉器,爲北宋中晚期至金代所産,素面居多。本品尺寸碩大,形制規範,不見變形,彰顯著精湛的技藝。釉美工精,品相完整,堪稱傳世珍品,極爲難得。


LOT 655  

定窯白釉刻劃花小蓋罐 

参考价: HKD 150,000-200,000  

尺寸: 9 cm. high  



小罐造型頗爲精巧,通高不盈三寸。直口內斂,短頸,腹部上闊下收,底承圈足。腹壁刻劃花裝飾多組四瓣花葉紋,狀如皮球花或金錢紋,構圖簡潔明快。上配傘形蓋,寬平沿,蓋面隆起,陰刻花瓣紋,蓋頂置蒂狀鈕,活潑富生氣。配日本木盒。

LOT 656  

定窯白釉印“定州公局”銘花口盤 

参考价: HKD 100,000-120,000  

尺寸: 13.2 cm. diam.  


本品仿金銀器及越器造型,六曲花口狀,雅致美觀。尖唇外撇,腹壁斜收,外壁壓印六條凹棱,內壁相應位置起伏微小,脛部一圈斜削,平底。滿釉,芒口,覆燒。盤心戳印楷書陰文銘款“定州公局”,內容相近的銘款還見有“定州公用”、“定州酒局”等。


LOT 657  

越窯青釉花口盤 

参考价: HKD 60,000-80,000  

尺寸: 14 cm. diam.  



花口盤自唐代中期開始流行,當受金銀器影響,主要産品爲青瓷、白瓷。五代時期,器物造型比唐代更加秀美,口沿的曲度變化也更爲豐富,盡顯玲瓏巧制。拍品式樣者,爲五代越窯經典器型之一。造型周正規範,十曲花口外敞,尖圓唇,斜弧壁,內底平,外底微微內凹,邊緣可見八個泥點墊燒痕。外壁可見五道短直壓痕,與口沿凹缺相對應。內外滿釉,施釉均勻,釉色天青略泛灰,現半木光。


LOT 658  

耀州窯青釉印花水波魚螺紋菊瓣形盤 

参考价: HKD 300,000-350,000  

尺寸: 15 cm. diam.  



整體塑作十五瓣菊花狀,雅致美觀,清新怡人。淺腹,腹壁上部斜收,下部圓弧。內底闊平,外底承淺圈足,足徑小。裹足滿釉正燒,釉色青綠微泛灰黃,釉內可見稀疏的氣泡,玻璃質感較强。胎灰色,質地細密。整器采用模印技法裝飾,內壁印十五組蕉葉紋,內底印水波游魚及海螺,壁、底間以鋸齒紋相隔。

此類花口式器物,口沿多薄削,不易保存,完美者稀少。本品唯口沿小修,其餘完整,實屬難得。綜合比對各方面特徵,本品爲北宋晚期製品。


LOT 659  

耀州窯青釉折沿碗 

参考价: HKD 100,000-150,000  

尺寸: 20.3 cm. diam.  



碗體較大,立坯周正不變形,不易。寬敞口微折,細凹頸,弧腹,淺圈足。外口沿旋坯痕明顯,外腹壁印壓五條凹棱,內壁相應位置可見輕微出筋,內底印一圈弦紋,頗爲周正。內外滿釉正燒,足底刮釉,見粘砂痕迹。胎色淺灰,質地十分細密緊致,乃北宋晚期製品。


LOT 660  

耀州青釉菊瓣紋渣斗、碗一組 

参考价: HKD 5,000-10,000  

尺寸: 17 & 13.3 cm. diam.  



拍品爲耀州窯青釉刻菊瓣紋渣斗和碗一組,皆爲北宋中期製品。

渣斗式樣爲耀州窯北宋中期偏早的産品,寬敞口,凹頸,扁腹,平底。外壁光素,內壁口沿印菊瓣紋。內外滿施青釉,足底一周刮釉修削,足心留圓形釉,規矩齊整,從而形成一周環狀澀胎,不多見。同類造型還見于北宋定窯(參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兩宋瓷器(上)》,頁45,圖38)。

碗斜弧壁,圈足寬矮。碗內外刻菊瓣紋裝飾,碗心刻團菊紋,飽滿細緻,明顯區別于北宋晚期至金代常見的直綫扇折紋。足底擦釉,墊燒的粘砂痕迹猶存。本品的燒造工藝、圈足等特徵,仍見五代遺風。器身有傷,已經金繕修復,別具風格。


LOT 661  

耀州窯青釉小渣斗 

参考价: HKD 150,000-180,000  

尺寸: 6.8 cm. high  



本品體量精巧,器口直闊微敞,口沿鋸齒狀,凹頸,扁鼓腹,圈足外撇。內、外壁施青釉,內、外底澀胎。釉色青黃,釉質純淨,氣泡豐富,玻璃質感强。足底刮釉齊整,淺灰胎,質堅細。

在耀州窯的唾盂、渣斗類器物中,多見大敞花口的刻花器,拍品式樣的素身小尺寸者不多見,完整傳世器更爲難得。又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耀州窯窯址北宋晚期地層中采集到這類器物的標本(參見《宋代耀州窯窯址》,頁254,圖一二七 - 14),可證年代。本品品相完整,唯脛部輕微窯粘,不易得。


LOT 662  

耀州窯青釉臥獅 

参考价: HKD 40,000-60,000  

尺寸: 7.3 cm. long  



在中國古代陶瓷中,動物瓷塑,由晋至宋,各大窯口均有生産,獅子是其中最爲常見的瑞獸形象之一,或作燈、枕之底,或作執壺之流、鈕,亦有單獨成器,或爲出香,或爲燭臺等。

臥獅模塑成型,鼓目圓睜,大鼻闊口,張牙吐舌,頷下有須,眉耳後仰,頭頂鬃毛分披項背。前肢屈臥于頭部下方,後肢踞臥于身體兩側,長尾捲曲著地。背脊、兩肋的骨胳感顯見,鬃毛絲絲畢現,看似樸拙之器,細微之處盡顯巧工與匠心。獅身施青釉,底部中空、澀胎。瑞獅形象憨態可掬,極爲討喜,尺寸小巧,盈手可握,可作鎮紙等文房器用。


來源:

Ben Janssens,倫敦


參閱:

《宋代耀州窯窯址》,文物出版社,1998年,圖版八四 - 1、2、3

LOT 663  

耀州窯月白釉印花“醉解千愁”銘龍首八方杯 

参考价: HKD 5,000-10,000  



拍品呈長方八棱狀,器身上闊下收,平底,勢淺。杯身一側出龍頭狀短柄,乃分體制坯後貼塑在杯沿的,故極易傷損。內底模印一朵盛開的蓮荷,幷陰刻 “醉解千愁”四字,由此銘文內容亦可證此類器物作爲實用酒具的功用。

杯身滿施月白釉,釉層滋潤均勻,瑩澤素雅,釉邊齊整。月白釉是金代耀州窯大量燒制的新品種,其釉層較一般青釉厚1 - 2毫米,釉色白中閃青,爲一種乳濁釉,極富玉石感。外底澀胎,胎色灰白,質堅細。龍首與杯沿連接處傷,現已金繕修復,爲素雅的器身增加另一番趣味。

此類龍首八方杯還見于同時期的鈞窯製品(參見《中國陶瓷全集?9?遼西夏金》,頁205,圖191,上海),乃時代風尚。


LOT 664  

鈞窯天藍釉鉢式碗 

参考价: HKD 180,000-250,000  

尺寸: 10.3 cm. diam.  



鈞窯瓷器以釉色鮮麗多變、質感厚潤著稱,其單色釉製品中,以天藍色最爲尊貴。

拍品形似鉢,圓潤周正,沉穩雅致,傳世幷不多見。唇口稍斂,鼓腹,勢淺,內底平緩,底承矮圈足,足壁稍內傾。此器裹足滿釉、足端刮釉正燒而成。釉色天藍,凝厚滋潤,清新淡雅。內膛釉光水亮,外壁半木光。口沿處釉薄,色薑黃,是爲胎體映襯所致。


來源:

香港私人收藏,入藏于2000年以前

LOT 665  

黑釉筋紋執壺 

参考价: HKD 20,000-30,000  

尺寸: 20.5 cm. high  



拍品喇叭狀撇口,直束頸,折肩,圓直腹,底承隱圈足。肩部一側出流,直沖向上,頂部稍彎;一側出帶狀曲柄。壺身均勻飾凸棱綫,是爲出筋,筋紋細挺,富韵律。全器滿施黑釉,足底刮釉澀胎,胎色灰白,質地縝密。在同類器中,多見底部無釉露胎者,可見此壺精緻的施釉工藝。口沿、出筋等釉薄處色淺,顯黃褐、白褐。整器黑釉呈色穩定,純正光亮,極爲精道。

此類黑釉出筋器物主要見于河南黃河以南地區的窯口,如禹州扒村窯、寶豐清凉寺窯、魯山段店窯等。


LOT 666  

白釉剔刻花銀錠形枕 

参考价: HKD 50,000-60,000  

尺寸: 19.3 cm. long  



拍品尺寸屬古代瓷枕中中等偏小者,造型規矩,品相較好。枕面中央下凹、兩端翹起,側壁斜收,一面中央開小圓通氣孔,底部中間微拱,整體狀如銀錠。此式造型的瓷枕宋代流行,又稱元寶枕,但存世幷不多見,海內外公開收藏可見幾例登封窯銀錠形枕作品,不盡相同。

枕面及四壁剔刻花裝飾,工匠先剔掉紋飾外的地子,白色化妝土與灰色胎體形成對比,紋飾具有浮雕感;後又在圖案上劃出葉脉等細節,使紋飾更加立體。

本品胎色灰,胎質堅韌,扣擊聲清脆。其上白色化妝土施著較厚,色乳白,質地純淨。透明釉閃黃,玻璃質感强,至今釉面仍光亮滋潤,頗爲難得。


參閱:

1.《世界陶瓷全集?12?宋》,日本小學館,1977年,頁116,圖112,法國吉美博物館藏登封窯白地剔刻花銀錠形枕

2.《中國陶瓷全集?7?宋(上)》,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頁191,圖196,上海博物館藏登封窯白地剔刻花銀錠形枕

LOT 667  

白地紅綠彩“至元七年”銘牡丹紋折沿盤 

参考价: HKD 65,000-85,000  

尺寸: 17 cm. diam.  



盤似淺碗,敞口,折沿,淺弧腹,圈足。此類盤型還見于同時期的景德鎮青白瓷、禹州鈞瓷、霍窯白瓷等。此盤先于素胎上敷白色化妝土罩透明釉初燒,後加飾紅綠彩二次燒成。此類彩瓷爲中國最早之彩繪瓷,意義重大,早年備受日本和歐美學者、藏家珍重,1949年以前大量流失海外,國內完整器鮮見。

盤內壁以回紋、雲氣紋、粗細弦紋等作邊飾,中央繪折枝牡丹,紅彩勾綫,平塗紅花綠葉。配色大膽,紅綠彩濃淡相宜,以俗爲美,清新質樸,藝術風格獨具,盡顯北方民族的豪放粗獷、崇真尚實。底足澀胎,胎色赭褐。釉面見流釉、開片。盤心有五個麥粒狀支釘痕。外壁近足處紅彩斜書“程五□至元七年”,銘款內容明確指出工匠姓氏及製作時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紀年銘款的紅綠彩瓷。


LOT 668  

吉州窯黑釉梅瓶 

参考价: HKD 200,000-300,000  

尺寸: 19.7 cm. high  



吉州窯制器,素以碗、盞類爲大宗,又裝飾多見窯變、剪紙貼花、剔花、彩繪等,如此單色梅瓶者實屬罕見。

梅瓶圓唇口,窄折沿,短頸微束,圓折肩,長圓腹下部斜收,近足處稍內曲,隱圈足。外壁滿施黑釉,足心挂釉,足底澀胎。釉面平整,釉色如墨似漆,色澤純正,不見泛紅。釉面見網格狀開片,乃吉州窯製品常見現象。吉州窯黑釉瓷器的發色不似建窯和北方諸窯,釉面無浮光,質感自然古樸。

整器造型特徵符合南宋時期梅瓶的演進,但又明顯有別于常見的吉州窯梅瓶,氣質更爲端秀雅致,比例精妙,綫條流暢,素黑釉發色絕倫,品相完整,屬吉州窯傳世精品。

LOT 669  

官釉戟耳簋式爐 

参考价: HKD 60,000-80,000  

尺寸: 10.5 cm. wide  



小爐造型周正,體量精巧,氣質不俗。撇口,凹頸,鼓腹稍下垂,圈足斂收,腹部兩側塑雙戟耳,靈動美觀。足底一圈澀胎,胎色灰黑。內外壁滿施青灰色釉,釉質極好,油潤凝厚。釉面滿布開片,大小疏密相間,深淺不一,頗似宋官。

明代仿宋代官窯器大致可分兩類,一類是全盤模仿,從造型到釉色,以致真假難辨;一類是繼承了宋代制瓷傳統,意在展現明代高超的制瓷水準,只模仿釉色。與宋代以後的歷代仿品相比,明代仿宋官窯瓷器的水平堪稱一流,形似神隨。拍品尺寸雖小,氣韵不减,形正釉佳,古意猶存。


LOT 670  

官窯青釉蓮瓣紋碗 

参考价: HKD 700,000-800,000  

尺寸: 10.2 cm. diam.  



北宋末年,金軍攻破汴京,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定都臨安,史稱南宋。爲重建正統王權,南宋朝廷效仿北宋制度,設置“澄泥爲範,極其精 ,釉色瑩澈,爲世所珍”的修內司官窯(今杭州鳳凰山老虎洞),以及“比舊窯大不侔矣”的郊壇下官窯(今杭州烏龜山西麓),這兩個瓷窯就是我們今日所稱的南宋官窯。

既稱官窯,便是皇家御用窯場。南宋時成品已少,加之不得流入民間、殘次品深埋,宋室傾覆後,南宋官窯便隨之風華散盡,一器難求,連乾隆皇帝都嘆其“貴似晨星”。本碗器型規範,尺寸不大,當爲實用器,在當時以燒造瓷仿青銅禮器的南宋官窯中,能完整傳世,實屬稀世珍品。

小碗尖唇斂口,淺弧腹,圈足,足壁直,足壁纖薄。內壁光素,南宋官窯尚素面,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艶彩塗繪,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紋爲飾,以釉色、釉質取勝。外壁模印寬蓮瓣紋,瓣脊微凸,具時代風格。墊燒法燒制,內外滿釉,足底刮釉澀胎,胎色深灰,質地堅密。釉色灰青,口沿、蓮瓣瓣脊等釉薄處微閃粉色光澤。口沿下可見釉環,是爲多次施釉所致。釉面見長短、大小不一的透明片紋。釉下氣泡豐富,正所謂聚沫攢珠。類似者可見修內司官窯窯址標本(參見《官窯瓷器》,頁270,圖131)。小器大樣,端莊質樸,婉約靜謐,流傳有緒,彌足寶貴。舊配隨形囊匣,幷墨書題簽,“青磁蓮瓣杯,南宋時代,修內司官窯”。

LOT 671  

米色青瓷出戟花觚 

参考价: HKD 1,000,000-1,500,000  

尺寸: 17.5 cm. high  



《龍泉集芳(第1集)》,日本繭山龍泉堂,1976,頁161,圖470仿商周青銅觚造型,但融入宋人巧思,稍作變體,成爲今日所見纖長秀雅之器,極可能用于宋人閑適生活,而非禮器。器口作四瓣葵花式,薄沿外撇,細長頸,深窄腹,束腰。器身下半部出扉棱四條,是爲細工。底足與口沿相呼應,同爲四瓣葵花狀外撇。足底一周澀胎,胎色深灰。內外施青釉,色黃褐。釉層厚潤,瑩澈古雅。觀近足處的截釉面,可見器壁釉層的厚度,且明顯厚于足內。釉面滿布細碎開片,疏密不一,亦深亦淺,亦大亦小,別有一種幽深蒼黃之美。

此類摹古器物乃宋瓷中高潔古雅風格的表率,它們莊嚴與細巧幷存,體現著宋人復古尚禮、精緻生活的態度。


LOT 672  

龍泉窯青釉三足鬲式爐 

参考价: HKD 450,000-550,000  

尺寸: 13.3 cm. diam.  



本式樣的龍泉爐是南宋至元代的經典器型,系仿商周青銅鬲而制,海內外博物館均有收藏,尤其受到日本學界、收藏界的推崇,常見于久遠的家族或寺院珍藏。日本鐮倉円覺寺就珍藏一例,雖已經金繕修復,但仍被定級爲國家的“重要文物”。

爐折沿,沿面內傾,短頸,折肩,扁鼓腹,平底微弧,等距離出三柱狀足外撇,足底澀胎。腹部與三腿足對應位置、肩部,皆出筋,以模仿青銅鬲的出戟效果。白色筋紋在青釉的映襯下分外明顯,精緻細挺。整器造型沉靜端莊,多次施釉,釉色純淨滋潤,柔和內斂。形正釉美,器美神完,屬同類器之冠。帶木座。


LOT 673  

龍泉青釉盞一對 

参考价: HKD 100,000-150,000  

尺寸: 13.3 & 13.4cm. diam. 


 

拍品爲龍泉窯斗笠盞一對,薄唇敞口,斜直壁,裏心有圓形突起。小圈足,足壁高,挖足淺,足心有小乳突。內外施青釉,釉色粉青,明瑩清麗,不見開片。裹足滿釉,足底刮釉。圈足修削工整,露出灰白胎色,足際見窯紅。造型簡練,釉色淡雅恬靜,符合宋人簡約清雅的生活美學。同類器可見兩岸故宮藏品。成對傳世,尺寸相當。


LOT 674  

磁州窯白釉黑彩刻劃牡丹紋四系橄欖瓶 

参考价: HKD 60,000-80,000  

尺寸: 26 cm. high  



四系瓶在宋金時期的磁州窯産品中常見,紋飾多簡率、粗放,拍品這般白釉黑彩刻劃花者十分少見,屬?高檔者。

唇口,短頸,橄欖形長圓腹,玉璧狀底,頸、肩部貼塑四個帶狀系。工匠先于白釉地上黑彩繪兩組折枝牡丹,筆觸鋒利,牡丹紋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然後在紋飾局部淺淺地刻劃出花瓣輪廓、花葉筋脉等,劃過的地方便露出黑彩下面的白色化妝土,最後罩透明釉燒成。

整器典雅沉靜,黑白對比醒目,彩繪、刻劃花工藝幷舉,嫻熟精湛,不失爲一件獨特的磁州窯白地黑彩作品。


LOT 675  

定窯黑釉單柄杯 

参考价: HKD 80,000-100,000  

尺寸: 8.5 cm. wide  



小杯造型周正,形似匜。敞口,鼓腹,勢淺,平底,外壁一側出如意雲頭狀鋬耳,耳下附著一環形系,纖巧別致。內外滿施黑釉,釉薄處顯醬色。底部未施滿釉,墊餅正燒,胎體粉白。

同類器還見于定窯白釉、鈞窯、耀州窯、龍泉窯等,南北方皆流行,時代特徵鮮明。但口徑8厘米左右的小件唯有定窯,又黑釉者更爲稀罕。


LOT 676  

吉州窯黑釉漏花褐彩折枝梅紋長頸瓶一對 

参考价: HKD 40,000-60,000  

尺寸: Each, 16 cm. high  



本品乃陳設器,造型優美。器身黑釉地上裝飾折枝梅花紋,看似簡素,却工藝繁複。先以漏花工藝在腹部形成梅花及枝幹,然後刻劃出細的枝條,接著以褐彩在花朵上勾描花蕊,最後在花朵部位補一層透明釉入窯燒成。

這種折枝梅花紋宋人稱之爲“一枝梅”,其在吉州窯瓷器上十分流行,畫風冷峭高潔,以詩入畫。成對傳世,十分難得。


LOT 677  

青白釉瓜棱式小執壺一組兩件 

参考价: HKD 30,000-50,000  

尺寸: 7 cm & 7.3 cm. high  



兩隻小壺造型別致,壺身塑作六瓣或八瓣瓜棱狀,飽滿靈動。六瓣者,器身滿飾橫向的細筋紋;八瓣者,脛部飾八瓣雙層花葉紋,上腹部滿飾竪向棱紋,仿若含苞待放的花朵。肩部出細彎流和寬帶狀曲柄,柄上有小圓鈕,可與器蓋上的圓鈕或小孔穿繩相連。青白釉清亮潤澤,釉面勻薄。器底隱圈足,澀胎,胎質細白,可見墊燒痕迹。原蓋一幷保存完好。


LOT 678  

青白釉印花嬰戲蓮紋碗一對 

参考价: HKD 20,000-30,000  

尺寸: Each, 18.4 cm. diam.  



拍品式樣者,乃景德鎮青白瓷南宋産品,當受定窯印花器影響。芒口,淺腹,矮足,胎體較刻劃花類的青白瓷略厚。外壁光素,拍模痕迹猶見。內壁模印嬰戲蓮紋,寓意“蓮生貴子”,紋飾特徵與同時期定窯印花器相類(參見《世界陶磁全集?12?宋》,頁19,圖11),圖案清晰精緻,布局縟麗工整。內外滿施青白釉,釉光清亮細潤。

南宋時期,在定窯印花器的影響下,江西景德鎮湖田窯、吉州窯等都出現了大量仿定産品,紋飾多見鳳穿花紋、分格四季花卉紋等,此類嬰戲紋少見,多還是以刻劃花方式表現。成對傳世,品相完整。


LOT 679  

青白釉刻劃花嬰戲牡丹紋碗 

参考价: HKD 10,000-20,000   

尺寸: 20 cm. diam.  



拍品敞口尖唇,斜弧腹,圈足微內斂。外壁光素,內壁刻劃花裝飾嬰戲牡丹紋,牡丹花葉舒卷綻放,枝繁葉茂,童子活靈活現,游戲花間。紋飾清晰,刀工流暢,一氣呵成。工匠以刻刀劃出紋飾輪廓,或深,或淺,或斜鏟,富于變化,以篦狀工具刷出花葉脉絡,細緻入微。

整器胎薄體輕,胎質縝密。釉色白中閃青,刻綫深處多積釉,顯水綠色,晶瑩剔透。滿釉墊餅正燒,足內澀胎。


LOT 680  

青白釉刻劃花嬰戲牡丹紋碗 

参考价: HKD 10,000-20,000  

尺寸: 20 cm. diam.  



拍品敞口尖唇,斜弧腹,圈足微內斂。外壁光素,內壁刻劃花裝飾嬰戲牡丹紋,牡丹花葉舒卷綻放,枝繁葉茂,童子活靈活現,游戲花間。紋飾清晰,刀工流暢,一氣呵成。工匠以刻刀劃出紋飾輪廓,或深,或淺,或斜鏟,富于變化,以篦狀工具刷出花葉脉絡,細緻入微。

整器胎薄體輕,胎質縝密。釉色白中閃青,刻綫深處多積釉,顯水綠色,晶瑩剔透。滿釉墊餅正燒,足內澀胎。


LOT 681  

龍泉窯青釉弦紋筒式爐 舊配“竹影堂”銀蓋 

参考价: HKD 50,000-60,000  

尺寸: 10.2 cm. diam.  



弦紋筒爐的造型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漢代銅樽,陶瓷質者最早可見唐代三彩器,之後的兩宋也頗爲流行,汝、定、官窯皆有生産,且爲今日的稀世珍寶。

本品體量小巧,是龍泉器中難得的討喜小品。直口開闊,口沿寬平內折,筒腹,凸弦紋裝飾,外壁由上至下稍斂收,脛部出三獸蹄足,纖巧可愛。外底中央作圓餅狀突起,是爲時代特徵,有的甚至會將一部分爐的外底突起部分做高,直接著地,由此三足被架高而懸空,元之後不見。外壁滿施青釉,內壁施半截釉,內外底澀胎。外壁釉薄處似出筋,釉面見長條狀開片。

舊配日本 “竹影堂造” 銀鏤雕纏枝卷葉紋蓋及木盒包裝。竹影堂爲日本著名銀匠世家堂號,傳承至今近兩百年,共七代傳人。他們堅持傳統工藝,捶打的銀器十分精道,享譽國內外。竹影堂最初由榮真初代在寬政年間(1789 - 1800)創立于京都,明治時期,蒙有栖川宮殿下禦寵賜 “竹影堂榮真 ”襲稱,傳承至今。


LOT 682  

龍泉窯青釉露胎水月觀音坐像 

参考价: HKD 350,000-400,000  

尺寸: 25 cm. high  



龍泉窯在宋元之際,瓷塑工藝日臻工巧,創燒出一批生動精彩的佛道人物造像,但保存下來的却微乎其微,完整示人者更是屈指可數。

觀音頭戴高高的寶冠,面容秀美安祥,眉眼等細節刻畫入微,胸前佩戴瓔珞,坐于玲瓏奇巧的崖石之上,左腿自然下垂,左脚輕踏下層檯面,右腿駕在左腿上,雙手托抱右膝,神態自在閑適。

石座及觀音裸露肌膚之處皆露胎,燒成氧化後顯赭紅色。觀音衣服罩青釉,色粉青,柔和細潤,無開片現象。粉青、赭紅二色對比顯明,觀音形象更爲突出。座底中空,局部可見赭紅色下的灰白色胎,質地堅硬縝密,瓷化度極高。


LOT 683  

龍泉窯青釉執壺連蓋 

参考价: HKD 180,000-220,000  

尺寸: 28.5 cm. high  



元末明初之際,爲龍泉窯繼南宋之後的又一個生産高峰,本品即爲此時期産物。

瓶身如玉壺春瓶,盤口,上置原配器蓋,蓋面呈半球狀高高隆起,頂置圓環穿系。束頸,梨形腹下垂,底承寬淺的圈足。器身一側爲曲拱起的寬帶狀長柄,連結頸、腹部,上端置穿系,下端與器腹相接處作尖圭首狀,幷突飾三鼓釘,圓潤飽滿;另一側出細彎的長流,與頸部間橫置一雲形板片。通體不刻劃紋樣,獨以一道青釉取勝。

此式玉壺春式執壺在元至明初的南方窯場較爲流行,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之後成爲明清景德鎮禦窯廠的經典造型,永宣時期最爲優美,清代歷朝皆有仿製,釉裏紅、青花、單色釉等品種皆見。

本品與明初江西景德鎮青花釉裏紅、浙江大明處官窯(龍泉窯)製品十分接近,但又不盡相同,體現著由元入明的過渡特徵,少了幾分匠氣,增添幾分自然與樸拙。品相完整,原蓋一幷保存,殊爲不易。舊配日本木盒,器身上系有“竹內”字樣的白色小紙簽兩張。


LOT 684  

龍泉窯青釉八仙人物紋罐 

参考价: HKD 350,000-400,000  

尺寸: 23 cm. high  



罐形端正,胎體厚重。直口斂收,鼓腹,下部急收,承大圈足內凹。腹部主題紋飾爲八仙人物,兩兩一組,間隔以朵雲紋。下腹部一周長條狀的蓮瓣紋,時代特徵鮮明,飽滿齊整。紋飾布局得當,圖案清晰立體,具浮雕感,風格獨特。罐內外滿釉,口沿、足底澀胎,可見修削痕迹,現火石紅色。


LOT 685  

龍泉窯青釉刻劃花諸葛碗 

参考价: HKD 300,000-400,000  

尺寸: 10.5 cm. high  



諸葛碗,也稱孔明碗,因傳說是諸葛亮爲詐敵而制,故稱。始見于北宋龍泉器(參見《龍泉窯青瓷》,頁110,圖72),南宋修內司官窯遺址也有類似標本出土,但直至明代早中期才開始較爲流行,龍泉窯製品數量最多,景德鎮也有燒制,多爲青花。

本品造型新穎獨特,似臥足淺盤與墩式碗迭套相接。雙層碗壁,碗腹中空,外足底有一圓孔相通。胎體厚實,通體施青釉,釉質肥厚,呈色青翠,內外刻劃纏枝花卉紋、回紋、菱格紋。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雅昌艺术网  典藏拍讯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