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情最好莫如秋 世事至善不过茶

 sijichazhuang 2018-09-26

1

虽然天凉好个秋,但我不是说人情凉薄----太热烈的夏天难以持久,太冷漠的冬天让人疏远,不凉不热的金秋,是人和人之间的最佳相处距离;虽然人走茶凉,但这才是正常:你都走了,人家还给你不停地上茶加水,后来的客人坐在哪里?

 

中国是茶叶和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在世界茶叶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是流传至今,茶文化、茶之道只剩下了叶子和杯子,精髓却跑到对面的日本去了----我相信很多从事茶叶行业的人不同意我这个说法,好在这也只是我个人的浅陋之识。

 

我喝茶,也就是十年时间,初识沈未未,那时我是不喝茶的,我只是看毛笔字写的“吃茶去”的店名写得端庄厚重,因着这三个字的禅宗公案,又看着古色古香古味的门头,于是走了进去,沈未未时任店长,我跟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不喝茶的,只喝白水。

 

多年后未未告诉我:她听到我说不喝茶,心里很是不服,想要让我一定离不开茶,事实证明她做到了,我被她算计了,我现在几乎每天都喝,虽然不多,但肯定是离不开茶了。

 

我喝的茶,从几万的到几千的,没花过钱,便宜的才是自己买的,起先是沈未未送我,沈未未去了外地,是郭老师送我,接下来又有勇哥、国平兄和素心人送我,未未是省级茶艺师,郭老师是国家级茶艺师,勇哥是茶痴,国平兄和素心人是茶豪……所以他们送的我只管放心喝,但我自己买的茶叶,往往先被打眼再被打脸……所以后来索性不买了。

 

刚认识她的时候,只知道她姓沈,于是在通讯录里记下“沈茶叶”三个字,几年后有一次沈未未无意间听我说我把她存成“沈茶叶”,很是不满,并让我改成她的本名,我嘴里答应着,但没有实际行动,至今她在我的通讯录和微信里都叫“沈茶叶”,我念旧,觉得茶如未未----温温的,稳稳的,香淡而远,没有酒的热烈,不如咖啡的浓香,但能让人在沉静中受益。

 

直到今天我还固执地认为:泡茶的女子,是不施脂粉的----至少在泡茶的时候是这样。


2

我在煤矿的时候,有一天沈未未给我打电话,她从不主动给我打电话,所以我很紧张,问她怎么了,她有点儿难为情,吭哧了一会儿说:你能不能冒充童童的爸爸,每周给他打一次电话?

 

我说可以啊,这有什么难的?她不好意思地说:她在这之前已经麻烦闺蜜办这件事了,只是她闺蜜的丈夫是陕北人,口音很重,二、三岁的小男孩儿,已经能听出来那不是他爸爸,立即就扔了手机又蹲到角落去发呆了……

 

童童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每次电话那边都有个口齿不清的小男孩儿叫我爸爸,兴高采烈地跟我说他的开心事儿,我每次都耐心地跟他说话,有一天小男孩儿说: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呀?我都想你了……我被这个小男孩儿问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我听到沈未未说,好了好了,爸爸忙着呢,不说了啊……

 

后来童童又给我打电话,说了没几句,我听到他轻声说了一句:不是爸爸……从那以后他再没给我打过电话。


童童的爸爸,不是一般人,因为车里有火器被查到,沈未未费了很大周折去解决他的事情,最终两个人还是因为最常见的原因分手了,男方派了十几个壮汉堵在沈未未门前要带走还在吃奶的儿子,沈未未安静地说:孩子在吃奶,离不了妈,你们非要带走他,我就抱着孩子从这28层跳下去,语气平淡如她往日在泡茶。

 

娇弱的沈未未,母爱无畏的强大气场,镇住了对面的十几个壮汉,人们散去,未未抱着儿子连夜离开西安,踏上开往南方的列车,怀里的小人儿,是她今生最宝贵的所在。

 

直到孩子大一些,未未才又带着孩子回到西安,未未告诉我,每次童童的爸爸来看他,童童都非常开心,给爸爸端水的时候迈着不稳的脚步,即使水洒在手上也不会松手,杯子递到爸爸手上了,自己才在衣服上擦擦手,爸爸走的时候,他会用手抓住门框,对着走廊里嚎啕大哭喊着爸爸,但是爸爸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我分析不是他狠心,是他不敢回头。

 

我和沈未未平时不联系,除非我没茶叶喝了,或者遇到一款好茶,想要有个分享的人,再要么就是单纯地想她了,才打电话,有时候电话通了,问候两句就没话说了,真有一种“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的莫名愁绪,我想如果有一天沈未未过上了好日子,那我这辈子都不会再想她了。


希望这一天早点儿到来。

秦兽·2018925日·于华山脚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