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登泰山见两个大字,问遍专家却无解,郭沫若笑着说很简单

 丰少少爷 2018-09-26

登过泰山的人都知道“虫二”碑。你说在泰山的石碑上为什么会被刻上“虫二”两个字?大概在登山路上看见石碑的人都会有这种疑惑。在如今信息化时代,不到两秒你们就能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没有谷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来泰山的游客想要知道“虫二”是什么意思就有点困难。曾经就有一群日本游客来登山,途径“虫二”碑,百思不得其解。当时还问了很多泰安当地的专家,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虫二”是什么意思。

日本人登泰山见两个大字,问遍专家却无解,郭沫若笑着说很简单

后来郭沫若登山,路过斗母宫看到这两个字。当时随行的人问他这“虫二”二字的意思,郭沫若想了一会,在纸上写下“虫二”,再在字两边填了几笔,众人就立马明白了。他到底在纸上写了什么呢。原来,这“虫二”是“風月”二字拆开来看的,寓意风月无边的意思。要说郭沫若也不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专家,怎么会知道“虫二”即“風月”呢。

听他自己解释,他平时喜欢翻看一些古籍,里面有跟“虫二”类似的写法,开始他觉得奇怪这些字是什么意思,再后来查看相关的文献才明白这是“拆字法”。拆字法古人运用的比较多,像古代的灯谜很多就是由拆字法做出来的。

日本人登泰山见两个大字,问遍专家却无解,郭沫若笑着说很简单

至于这“虫二”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些传说。据说一个叫刘延桂的清朝才子在与友人在游览泰山时,谈起西湖的风月无边亭,朋友对西湖的美景大加赞赏。刘延桂不以为意,认为泰山风光才是真正的清雅秀丽、风月无边。当即提书風月,但为了風月无边亭区别,便去掉了風月二字的外面,只留字芯,如今便有了这二字之谜。

日本人登泰山见两个大字,问遍专家却无解,郭沫若笑着说很简单

与拆字法有关的其实还有一些趣闻。南朝的才子江淹曾与一众朋友在江上泛舟,遇一蚕妇。其中一人便即兴出了个上联:“蚕为天下虫。”把“蚕”字拆成“天”与“虫”,别具心裁。大家你望我,我望你,一时之间也没想出合适的下联。这时江淹看到江边的鸿雁灵机一动,对到:“鸿为江边鸟。”“江”与“鸟”由鸿字拆成与上联的“蚕”拆为“天”“虫”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江淹的才华可见一斑。

文/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