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兴化河名文化探秘

 昵称29217474 2018-09-27

热烈庆祝建国69周年


兴化全市共有大、中、小河道12124条,总长10526.8公里。其中市级骨干河道24条,总长650公里;乡(镇)级骨干河道(分圩河)327条,总长911公里;圩内河道(中心河、生产河和村庄河道)11773条,总长8966公里。真是:兴化水乡,万条河道;三级河流,交织成网;引排灌航,鱼米之乡;人杰地灵,全国百强。

兴化的河道都有河名,而且文化内涵丰富,有的反映了河的成因,有的表明了河的功能,有的明确河的区位,有的包涵了许多典故。初步归纳兴化的河名有五大特点:

一是以河的成因取名,历史渊源深长久远。

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历史上经历了海湾、泻湖、沼泽、平原的漫长演变过程。西起西鲍、东至大丰白驹全长48.9公里的海沟河,远古就是黄海滩涂上的小海沟,多年的行洪泄洪,河床被洪水冲成口宽百米、水深5米的大河,取名海沟河。里下河成陆以后,兴化腹部地势低洼,兴化城以东延伸到大丰草埝王港,全是连片大荒田,由于历史上是海边滩涂,土壤含盐量很高,从东鲍、海南东西荡南北蒋、林湖魏庄、昌荣草冯庄、安丰大邹耿家舍、戴窑韩董、大丰草埝,到处都是白茫茫的白色滩涂。兴化至大丰丁溪,原来是扬州盐商们从沿海盐场用车辆往扬州运盐的车路,车子走多了,荒田压成宽阔平坦的路槽。淮河年复一年大流量行洪泄洪,低洼的白色滩涂上,冲出一条大河,就叫白涂河;平坦的路槽上冲出的一条大河,就叫车路河。

车路河

卤汀河南起泰州北至兴化城,全长49.8公里,其中兴化境内33.8公里。由于历史上海水倒灌,卤汀河里的水非常咸,撑船时篙子一拖,泛黄的河水白沫直冒像条火龙,人们把水咸得像卤汀子的河称之为卤汀河。后来,由于水上运输逐步繁忙,卤汀河成了南北水上交通运输要道,人们又称为南官河,“官”指公家、公共的意思,意指兴化城以南公共交通河道。

卤汀河

塘港河原来是北起兴盐界河,穿过安丰镇,南至边城的纵贯我市南北的河道。“塘”指河岸河堤,“港”指入海入江的中小河道,取土筑堤形成的河道称塘港。安丰镇至盐城大冈的河道叫东塘港,它是筑老圩西堤、中圩东堤形成的河道。黄庄至兴盐界河的河道叫西塘港,它是筑中圩西堤、下圩东堤形成的河道。随着永丰圩、林潭苏皮圩和昌荣福星圩的浚河取土筑堤,塘港由安丰接通到唐子,并逐步向南延伸至边城腾马,这就是塘港河的由来。在全市水系调整中,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期,我市用10年时间,先后动员民工4.48万人次,分5期工程把西塘港向南新开和拓浚至兴泰界河,并跨过界河接通泰东河,成了我市版图中心贯穿南北、全长59.9公里的河网中轴线,西塘港也由中小河道升格为市级骨干河道。

东塘港

二是以河的功能取名,河的作用一目了然。

兴化的河道功能主要是引排灌航,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也有一些专用河道,并以功能取名,从河名一看便一目了然。

我市东部边界有一条北起阜宁、南通海安,全长150多公里纵贯里下河的串场河,它是因取土筑范公堤而形成一个个土塘,为方便运盐把土塘整治成一段段堆河,随着盐业发展,盐运迫切,把堆河全线贯通,便成了人工运河——运盐河,又称抻盐河,它的功能主要是把沿海各大盐场串联起来,后来改名为串场河。

串场河

市境西部的李中、周奋、沙沟一带,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还是一望无际的连片大荒田,荒田长柴草,又称草田,当时农民以取鱼、卖草营生。由于草多,李中镇政府所在地称为草王,又称草堰港。当时刘沟向东通往夏广沟出下官河的一条河,全长6公里,是荒田对外的主要通道,担负着柴草外运、粮食内调的主要功能,所以叫粮草河。后来编制兴化地图时,按照航摄图调绘时,由于“粮”“穰”口误,故出现笔误,把粮草河写成“穰草河”,其实当时这里一根穰草都找不到。新开的纵贯南北的李中河,建成了高标准圩堤和水利设施,新筑了兴沙公路,大兴金公路和沙盐公路与其交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显著提高,昔日荒田、荒滩、荒水全部开发,建成了高标准农田和一方方精养鱼池,粮草河使命已经完成,优质的农产品和丰富的水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公路陆运,满足大江南北大中城市的市场供应。

李中河

中引河位于大纵湖和吴公湖之间,是将吴公湖水排入大纵湖,两湖之间的人工引河称中引河。吴公湖与大纵湖两湖相距3公里,历史上由于没有大河相沟通,两湖汛期水位相差1尺多。大纵湖有蟒蛇河通新洋港,汛期排水快,而吴公湖每年汛期的高水位需要持续到年底才能排完。例如1957年汛期,蜈蚣湖水位高于大纵湖38厘米,直至12月底两湖水位差仍达27厘米。1958年春,为了开拓两湖通道,加大吴公湖排洪流量,县政府组织沈土仑、中堡两乡民工,将原有12米小河开成口宽70米的大河,使大纵湖与崔垛至中堡的东西大河大溪河相沟通,大溪河以南有许多垛岸间小沟与蜈蚣湖相连。后来,由于联圩并圩,吴公湖北侧大溪河以南新匡成郯家大圩,使两湖又隔断。1987年底,市水利局启动了三湖连通工程,分开郯家圩,疏通中引河上游郯家河道,扒开平旺湖与吴公湖之间的大丁沟,使平旺湖、吴公湖、大纵湖三湖沟通,共同调蓄,加速外排,现在的三湖连通河道全长8公里,河名仍延用中引河。

城南十里亭以东、郭家庄一带是临城粮食主产区,郭家庄至十里亭(临城镇政府所在地)一条大河是四乡八舍运输粮食的唯一通道,所以叫运粮河。后来,为了方便刘陆乡运粮,把运粮河由郭家向南拐弯延伸7.2公里,穿过浪家荡开到刘陆砖场,仍定名运粮河。

三是以河的位置取名,读名知河区位明确。

兴姜河

历史上有很多老河以起迄地点或河道区位定名,简单明了。例如:兴化与盐城分界处,西起大纵湖东至串场河,全长39.5公里一条河叫兴盐界河,就是以区位定名;兴化至姜堰的途经刘陆、沈土仑、茅山、顾庄的一条通航河道叫兴姜河;沈吴公向南穿过茅山朱南,通往边城界沟,接兴泰界河的南北向河叫通界河。水系调整中,新开了一大批市、乡(镇)骨干河道,不少河道定名时仿效历史做法,如李健、中沙两区合开的河叫李中河;1958年水利建设规划中,北起盐城、南接靖江纵贯里下河的盐靖河,由于南北两头没有实施,兴化境内于1994年结合新筑宁靖盐一级公路,拓浚与路平行的全长54公里河道,仍然定名为盐靖河。1979年盐城市组织所辖各县民工,拓浚整治了南起沙沟北至建湖黄土沟全长17.3公里的东塘河,其中兴化境内7.7公里,把东塘河按照起迄地点更名为沙黄河。

兴盐界河

“四五”、“五五”期间,各乡(镇)在水系调整、开河分圩中,新开一大批乡(镇)骨干河道,顾庄乡新开纵贯全乡的南北中心河,全长8.2公里,取名顾中河;戴南唐刘共同新开的南起戴南北至唐刘出蚌蜒河的南北河,全长11.8公里,因唐刘先开戴南后开,取名唐戴河;陈堡新开了西起校庄东至沈阳全长10公里的东西河,使卤汀河、渭水河、通界河三河沟通,取名校阳河;徐扬乡新开了南起白涂河北至海沟河贯穿全乡南北的中心河,因地处永丰圩东侧与雄港平行,故取名永东河;西北部地区,缸顾劈开九庄圩,新开了缸顾至夏广入下官河的东西河,取名缸夏河,缸顾中堡两乡(镇)把缸夏河穿过蜈蚣湖向东延伸,接通海河钓鱼两乡洋汊河,取名缸洋河;大邹、海河、钓鱼3乡镇联合新开的南起海沟河、北至兴盐界河,全长14公里的老海河大圩的中心河,与东西向洋汊河十字交叉,将老大圩分开,使水系串通搞活,取名兴海河,后来编制市图时由于笔误,将“兴”写成了“新”,所以,现在成了新海河。分圩河甚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四是以开河的时代特征取名,政治色彩浓厚。

我市近代整治河道,曾经在大跃进年代、“文革”期间和农业学大寨年代出现过三次高潮,当时新开和整治河道的命名,大部分都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大跃进年代,全面开花,大搞河网化,当时新开了一大批河道,由于滩子铺得太大,未能完工,在后来多年的工程续建中按规划完成了原来的实施计划,这批河道仍延用原来河名,如垛田乡南起孔戴接兴姜河,北通湖西口出白涂河,全长8.8公里的跃进河;大邹超纲河、大垛跃进河、下圩跃进河、海南跃进河、舍陈跃进河等都是1975年前后续建整治完工的河道,河名仍沿用原名。

“文革”期间,勤劳淳朴的兴化农民,治水不停步,农业生产迈大步,新开了一批新河、大河。他们按照时代特征给新河起名,如边城、茅山两乡镇联合新开的南北全长9.2公里的朝阳河,周庄朝阳河、沈土仑朝阳河、老圩前进河、下圩前进河、中圩前进河、边城向阳河等,都成为乡镇引排灌航骨干河道。有的乡镇起的河名政治色彩更是鲜明,如舍陈1966年新开南起塔子河、北接王家港的中心河定名为红卫河,老圩乡新开的横贯全乡腹部的东西干河取名为反修河。后来由于时代进步,舍陈、老圩两乡镇分别将两河更名为塔子河和老圩河,抹去了刺眼的政治色彩。

幸福河

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年代里,尽管当时“四人帮”政治干扰不断,但广大干群对政治纷争十分厌倦,在群众性治水活动中迸发了极大积极性,掀起了水系调整水利建设的热潮,这期间新开和整治的河道大部分命名为大寨河、团结河、龙江河、幸福河、“四五”河、“五五”河等。例如舍陈、合塔、戴窑在3乡镇交界处,联合新开了全长11公里的红旗大寨河;永丰、林潭两乡交界处,新开了永林大寨河;陶庄乡于1975年,举全乡之力新开了南起蚌蜒河、北至车路河,全长15公里的南北大河,定名为幸福河。幸福河现在已经作为泰东河影响工程,向南延伸至泰东河,进行全线高标准整治,升格为市级骨干河道,作为全市东部地区引水干河。

五是以历史典故取名,文化内涵丰富。

兴化的每条河都有故事,特别是老河的河名深藏历史典故,细细探究这些河名典故,意义深远,让人回味无穷,现列举几条市级骨干河道河名典故,和大家共同探讨兴化的河名文化。

蚌蜒河

蚌蜒河是我市横贯市境南部地区的一条大河。蚌蜒河的河名由来,民间流传着一则神奇的神话故事。据传洪泽湖里修炼五百年的河蚌精,乐善好施,为了帮助饱受洪涝之苦的里下河地区人民抗洪除涝,它排除了妖魔的阻扰,施展魔术,用伤痛之躯,犁出一条东西大河,排除淮洪,造福人民。里下河人民为了纪念它,就把这条河命名为蚌蜒河。美好的传说教育民众积善行德,助人为乐,在民间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其实,蚌蜒河的真名可能是“驳盐河”,它是串场河东各大盐场驳运食盐的水上主要通道。食盐运至陵亭镇(即现在的老阁),通过盐官检验,然后向南转运泰州或向西经邵伯运至扬州。驳盐的谐音即蚌蜒,正好蚌蜒河弯道较多,人们把驳盐河混淆成河蚌蜒成弯弯曲曲的河。

渭水河是纵贯市境中部,北起大邹镇东侧出兴盐界河、南至边城东坂土仑西侧入兴泰界河,全长52.5公里的市级骨干河道,它的河名形成有一个传奇典故。宋元时代,姜氏家族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北乡务农为生。姜氏后代怀念始祖便建庙纪念,并在庙前河边设立钓鱼台,后来兴化的文人雅士把这条由庙东通往大邹的一条小河定名为渭水河。把渭水河与钓鱼台联系起来,反应了当时的文人崇尚历史、崇敬文王,巧妙运用周文王求贤若渴,在渭河边寻访直钩钓鱼的姜子牙的“文王渭河遇太公”历史典故,启迪后人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后来,随着兴化人民兴修水利,水系调整,把原来7.5公里的渭水河拓宽浚深,并新开河道向南延伸,形成现在的渭水河。

渭水河

上官河、下官河分别是历史上里下河地区主要通航河道,上官河是盐城至镇江的盐邵线主航道,下官河是建湖至高港的建口线主航道,分别是我市洪水下泄新洋港和黄沙港的行洪通道。

上官河

上官河南起乌巾荡、北至大邹吉耿西侧出兴盐界河,全长20.6公里,与盐城新洋港支流朱沥沟相衔接,南端乌巾荡东侧由航道部门疏浚,向南延伸至东门泊与车路河沟通接卤汀河。下官河南起乌巾荡、北至沙沟王庄,全长26公里,北端由沙沟王庄向北分东、西两个支流,西支通宝应西射阳,称西塘河;东支至建湖黄土沟称东塘河。南端向南穿过乌巾荡西侧与城区西荡河衔接,由西鲍鹅尚折向东与上官河相接。

民间传说历史上兴化城是块真龙宝地,人才辈出,经初步统计曾经考中进士的达105人之多,出的官员较多。大小官员上任卸任的官船相遇,经常为争走上首而发生争执,给民间老百姓看笑话。后来,宰相李春芳定了一个规矩,凡上任官船走东河航道赴任,河名定为上官河;凡是回乡探亲、卸任的离任官船走西河航道回兴化,河名定为下官河,相当于现在的公路分道行驶。这一民间传说无法考证,但反映了民间百姓对兴化宝地人文荟萃的一种赞颂。古代民间称东为上首、西为下首,“官”指公共的意思,东边一条公共交通航道称上官河,西边一条公共交通航道称下官河,这一名称的来由可能较为靠谱。

下官河

雌港位于原来全县历史上8个老大圩之首的老圩境内,是老圩的一条南北中心小河,南起海沟河,北至兴盐界河,口宽22米左右,总长8.5公里。雄港原为永丰圩内的南北中心小河,南起白涂河北至海沟河,河道弯曲浅窄,口宽不足20米,全长10.7公里。

雌港和雄港河名由来版本很多,说法不一,无法考证。一种说法是:上下首,阴阳说。古代东、南为上首,西、北为下首,习惯称呼上首为阳、下首为阴,雄港在南是上首为阳,称雄港;雌港在北是下首为阴,即称为雌港。传说雌、雄若相连、相通必遭大水灾,因此雄港北端的坝头历史上总是封闭着的。

另一种为“鸭说”。雄港北端河东海沟河畔有一个村庄叫葛垛营,因为雄港、雌港、海沟河的螺蛳多,养的鸭子肥且产蛋又多又大,所以葛垛营和周围村庄养鸭人很多,但不知何故,海沟河南的雄港河里养的鸭子产蛋孵化出来的雄鸭多,而海沟河北的雌港河里养的鸭子产蛋孵化出来的雌鸭多,人们无法解释这种古代传说中的奇特现象,把一切归结为“河”的原因,雄港、雌港两河原本无名,人们便将产雄鸭多的河称为雄港、产雌鸭多的河称为雌港。

还有一说为“寺庙说”。雌港河西有个新文庄,位于雌港的南北中心,庄的东南角、雌港河畔建有一座大庙叫观音寺,寺内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一年四季香火很旺。观音菩萨慈悲为怀,女性化身。因此,人们把寺庙东的河,习惯称为寺港,又称雌港;海沟河以南与之相对的河则称为雄港。

雌、雄港河名由来,诸多说法,流传甚多,很难定论,人们之所以分出个“雌、雄”,源于好奇,并没有什么科学的或权威性的依据。

现在的雌、雄港,经过1958年、1962年、1965年、1966年、1969年、1972年和1977年共7期工程整治,已经成为兴化东北部地区南起车路河、北接斗龙港,全长23.7公里的南北排水大通道,南引北泄、东西调度,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横泾河

百里水乡,万条河道,河名甚多,举不胜举,很多河叫溪河、荡河、横泾河,还有少数的河叫鲤鱼河、麻雀河、五唐港、九里港、老龙河、买水河等,真是五花八门。圩内河道更是名目繁多,沟、港、河、湾品名齐全,1、2、3、4、5……等阿拉伯数字,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各个方位以及赵、钱、孙、李、张、王、刘、陈等很多姓氏几乎全都用上,例如庄前河、东大沟、董家港、刘家河、第五沟、三里湾、伍深港、吴岔河、九龙口、十八河、蚂蝗沟……无法一一列举。河名是代表河的名称符号,但是内涵十分丰富,有的深藏历史典故,有的包含神奇的故事,有的是体现民众的美好愿望,有的反映时代特征,充分展示了兴化的水文化。认真品味河名可谓余味无穷,研究和探讨河名文化,对于传承历史,传承文明,有着深远的意义。


转载自:江苏省兴化市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