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不能停——在精神科这句话很重要!

 书山居士 2018-09-27

研究表明,精神病人的服药不依从率约为50%。依从性低不仅会导致病情的复发,还会引起暴力、自伤、自杀等一系列继发事件。

作者丨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曾晓丽

指导老师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二病区曾丽娜

来源丨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在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二病区实习的第十天。

晚饭后病区巡视,一个病人突然凑到我旁边小声又急切地问道,

“护士姐姐,你看我是不是很胖啊?”

其实他是正常体格,最多算微胖。

“你一点也不胖啊。”

1

这是一个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病人。

刚入院时,异常兴奋、话很多、不停往护士站跑,说要借笔写东西,不给就打人。现在看他平静的样子,病情明显好转了。

于是,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我和他聊了起来。

药不能停——在精神科这句话很重要!

2

他今年21岁,就读于一所双一流大学,这学期要上大三了,非常爱打网球,拿到过网球比赛全校第二名的好成绩。

但他的病史也有两年多了,这是第二次住院。

首次发病是在大一的时候:由于未权衡好学业与打网球的关系,期末考试四门科目没有及格,心情很低落,暑假突然发病了——精力异常旺盛、几天几夜一直玩手机、不睡觉、不吃饭、不出门”。

于是被送至医院治疗,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出院后他遵医嘱规律服药,病情控制得还不错。

但是慢慢地,他发现了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两年内长胖了十公斤。

药不能停——在精神科这句话很重要!

虽然身高比较高,看着不算胖,但和他吃药前的样子已是天壤之别。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打网球时,不论是体力还是球技都不如从前,书看一会儿就想睡觉……这让他感到很痛苦。

于是从今年二月份,他开始不规律服药。后来发现没吃药也未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他索性停药了。

然而,八月底病情突然复发了。

3

其实,病房里因复发而再次住院的患者中,中途停药的行为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复发呢?

可能与相关知识缺乏、服药依从性差、社会支持与家庭监管不足等因素相关,其中,服药依从性差是重要的原因。研究证实:服药依从性差是复发的首要危险因素;停药的平均复发率为坚持服药组的3.4倍;自行减药或停止服药,70%会导致复发。

作为影响精神病人复发的重要因素,服药依从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知力缺乏、精神症状、知识缺乏、病耻感、医护患关系等。

4

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服药依从性。

首先,和患者建立信赖的治疗性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过程中,真诚地对待患者,理解他们因疾病所致的焦虑、纠缠、恐惧、冲动等,取得信任,让他们乐于接受治疗。

如患者初次入院时,护士应先做自我介绍,然后从普通问题的寒暄开始或从目前情况开始,或从患者最关心的主诉开始进行晤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同时详细地介绍病房环境与制度,以消除其陌生感和紧张感。

其次,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有很多病人因为惧怕药物副作用拒绝服药或者一旦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这都与知识缺乏有关。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来介绍精神疾病的概念、病因、范畴、表现等,介绍时适当举例,语言尽量通俗易懂,让他们更系统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主动长期维持治疗、防止复发、促进健康。

然后,进行自知力教育。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和判断能力。一般认为,自知力水平与服药依从性程度正相关,自知力完全存在时其依从性好,缺乏时依从性差。

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比提问,如“你觉得住院到现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善?”让患者反思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发病与未发病状态的对比,使其领悟到治疗的重要性。

药不能停——在精神科这句话很重要!

接下来,“因人施治”,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护理,让患者掌握常见的副反应及应对方法,认识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对幻觉、妄想的病人,可根据其幻觉妄想的内容进行诱导,完成治疗;对于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的病人,可应用家庭的亲情或病人急切的愿望,来帮助病人坚持治疗,介绍不良反应时注意强调药物副反应的普遍性和可控性,强调服药利大于弊。

比如这个病人主要是由于体重增加和易疲乏而不愿服药,可以告诉他:

“这些确实是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但是不用担心,这说明药物治疗对您是有效的,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这些不良反应会慢慢好转。生活上,您要保证适量的活动,比如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饮食也要尽量清淡些,避免辛辣和油腻,这对减少您体重的增加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还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巩固治疗效果。除此以外,常见的不良反应还有口干、便秘、视物模糊、胃部不适等,如果你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以上不良反应,要及时告诉我们,我们一定会积极处理的。”

听完这番话后,他长舒了一口气,似乎心中的郁结被解开,后来就能积极地自觉服药了。

最后,要做好出院指导。研究表明:在没有专业人员督导的情况下,出院第1个月病人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平均仅为70%,而1年后则下降到了60%;有研究通过电话和短信对出院病人进行干预,发现干预组在1年随访中能分别将服药依从性维持在至少80%和70%。

所以,患者出院时,我们应从服药、复查、饮食、作息等多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的出院指导,比如通过询问“出院后有什么打算?知道要注意哪些事情吗?最重要的是什么?”来强调坚持服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并告知定期复查的频次和周期,介绍主管上级医师的门诊时间,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5

前几天,这个病人出院了,走的时候不停地说着谢谢,脸上洋溢着笑容,看起来充满着对生活的期待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希望他能遵守承诺好好吃药,定期复查。因为病好了,他就又能拿起最爱的网球拍,在阳光下恣意挥洒汗水了。

参考资料:

[1]李洪波,龙绪星,谢华杰等.精神科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7,15(7):800-804;

[2]张红梅,赵占胜,孙志刚等.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3]精神科护理学第4版. 刘哲宁,杨芳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