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志来:黄冈日报圆了我的写作梦

 李元外文艺评论 2018-09-27
读报和读书一样,是我的生活习惯。相对于读书,我认为读报可以了解当下时事,关注经济走向,关心日常生活,了解名人轶事等等。黄冈日报的时事、要闻、社会、经济、民生等版面,将百姓关注的大事小情呈献给读者,让人受益匪浅。从黄冈日报上了解到家乡的新闻,排解了我对家乡的思念。我对黄冈日报有着深厚的感情。

当然,我最喜欢读的还是新周末副刊。这里像一个艺术的百花园,散文、诗歌、小说、摄影、书法无所不包。艺术给予人的是对心灵的慰藉、感动、陶冶,它让人的心变得安宁、从容、豁达;它给予人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润泽和温暖。为了能重复阅读一些好文章,我准备了一个漂亮的笔记本,专门摘录好词、好句、好文章。

读着别人的优秀作品,我想,是否有一天,我的文字也能成为别人享受的佳肴呢?想着,便跃跃欲试地投了一篇散文《柿子红了》。寄出心中的希望,便开始了每天的期盼。日子就在这样的期盼中过着。

一个晴朗的清晨,突然接到一个师友的电话询问我:“是不是向黄冈日报投稿了?”打开电脑,当看到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时,那种喜悦和兴奋之情无异于一个艺术家完成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这篇作品是我在家乡党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我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可想而知,它的发表更是唤醒了我埋藏多年的文学梦。看到自己写的文章终于发表了,心里十分欣喜。同时,也把我的写作欲望提高到极点。

几天后,收到样刊和新闻界前辈方政军先生寄来《方政军新闻作品选》《新华社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书籍。从此,我每天晚上坐在灯下,认真阅读学习写作知识。当然,新手上路得有老师指引。投稿过程中,也有一些稿子未被采纳,这也很正常。市文联、市作协副主席郑能新经常鼓励我要走出狭窄的个人空间,投稿与发表,不是写作的最终目的,不为投稿而写作才是真正的写作。业余写作不是心血来潮,需要责任、激情和奉献。虽然我距离“作家”相去甚远,但不断写作还是让我信心倍增,感到自己着实有了进步。

黄冈日报是我文学梦起航的地方,圆了我把文字变成铅字的“梦”。互联网时代,读报变得更加方便,坐在家里,可随时阅读国内各大报纸期刊。

虽然现在阅读的载体越来越多,但我相信黄冈日报仍是我长久的选择。感谢黄冈日报,点燃了我的文学梦,给我力量,伴我前行!(文/李志来)

收获一份份人生惊喜

从小我酷爱文学,对文字情有独钟,但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一个展示、交流的文学平台,只似井底之蛙沉浸在自我天地自得其乐,却未知文学广阔之天地。而潜力真正完全被发掘出来时,还是因为遇上我的良师挚友《鄂东晚报》。机缘巧合,今年春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忐忑不安地将自己一篇小文投到《鄂东晚报》,因为已经做好吃闭门羹准备,所以并没寄予太大期望。 
 
5月22日,一个在旁人眼中看似平常的日子,于我,却在那天收获了一份特别的惊喜。当天一大早,突然接到一个师友的电话,询问我是不是向《鄂东晚报》投稿了?我一听,一个念头在脑子里电光火石般一闪:难道是那篇文章发表了?果然,朋友说,《鄂东晚报》第06版“东坡文廊”栏目里,刊登了一篇署我名字的文章《阳光轻轻走过来》。那份欣喜,那份感慨,岂是三言两语能道尽。自己的文章被印成了铅字,我的文学梦终于从这里扬帆起航……那份喜悦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从此,我与《鄂东晚报》结下不解之缘。一篇篇豆腐块时不时现身于某一版面上。而这一切,除了自己笔耕不辍,更离不开编辑们的辛勤劳作。虽然编辑的工作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但这件衣裳,对于像自己这样的文学新人来说,意义非同一般,这是对新人们文学创作的一个鼓励,更是一个肯定。没有他们的殷切鼓励与认真指点,也许自己至今仍停留在原地,裹足不前。 
 
编辑们经常鼓励像我们这样的文学新人,要走出狭窄的个人空间,不拘泥于个人情感天地,走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唤醒更多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真正走入到老百姓心中,引起更多共鸣与思考。关注身边平凡人的生活,于平淡生活中发掘真善美。通过写作,我看见心灵在文学的天空里无拘无束、自由飞舞,写作就像流淌在身上的血液一样,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
                    
互联网时代,读报变得更加方便,坐在家里,可随时阅读《鄂东晚报》及国内各大报纸了。现在,每天清晨我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在黄冈新闻网中点击《鄂东晚报》数字报,浏览一天的时事要闻和家乡新闻,或者看看有哪位熟悉朋友的大作见报。虽然我人不在黄冈工作,但家乡发生的大小事情我都知道。这一切自然要归功于《鄂东晚报》,是它给了我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功能。有时就是外出旅游时间较长,也不会因看不到当天的《鄂东晚报》而遗憾了,因为我的手机早已安装了读报软件,只要在有wifi上网的地方就能打开浏览。今年10月,我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旅游,原以为可能无法上网的,没想到比在国内还方便,我每天都能打开《鄂东晚报》的网站,使我在遥远的欧洲也能读到家乡的消息,格外亲切。我认为读报不仅视为消遣,而且可以获取信息,提高生活品质。   

《鄂东晚报》以报纸独有的魅力吸引和打动着众多的读者。虽然现在阅读的载体越来越多,但我相信《鄂东晚报》仍旧是我长久的选择。感谢您,点燃了我的文学梦给我力量,伴我前行!感谢您,引领我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文/李志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