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之水攻篇

 liuhuirong 2018-09-27

水攻主要利用水的动能和势能,水的动能可用于冲击,势能可用于淹灌,“或引而绝路,或堰以灌城,或注毒于上流,或决壅于半济”。

春秋战国之水攻篇

春秋战国时期的水攻大体分为三种方式:

一是筑堰开渠,决水或引水浸灌城池,主要用于攻城;

二是利用堤防淹杀敌人,常用于运动战、防御战;

三是利用河流“半渡而击之”。

魏国近于黄河的城市都极易遭到水攻,而魏国也正是遭秦水攻而亡。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大梁地势较低,在水冲灌下变为废墟。

春秋战国之水攻篇

对于离河水较远的城邑,采用引水灌溃的方法。春秋战国时期都有经典的战例,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引夷水灌楚国鄢城。

利用水体障碍,在敌人渡河时“半渡而击之”,也是水攻方式之一。春秋时期,宋、楚二军隔泓水对峙,楚军欲渡泓水到对岸与宋人交战。“楚人未既济”,宋军司马建议宋襄公半渡而击。宋襄公拒绝采用,导致失败。 公元前257年,秦攻赵、楚联军,“斩首六千,晋(赵)、楚流死河二万人”。此处的“流死河”即死于决堤水攻。楚汉之争时,韩信与龙且夹潍水对峙,即用此法胜敌。

春秋战国之水攻篇

水攻防御之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在战争实践中总结出一套防御水攻之法。

一是行军、驻军防水攻。

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明确提出在行军和驻营时,要注意了解河流、地形。一方面,要预防自然洪水暴发冲淹军队。另一方面,又要防备敌人水攻。同时,处于河流的下游时要防备敌人在水中投毒。春秋时,晋国攻秦,“秦人毒泾上流,师人多死”。因此,在战争中,夺取河水上流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春秋战国之水攻篇

二是守城防水攻。

守城防水攻主要从城池内外两方面进行,一些距离河流较近且地势较低的城邑,要在城邑周围修筑堤防。 “凡守围城之法,城厚以高,壕池深以广”。城固池深,可谓“固若金汤”。守城防水攻要注意破坏敌人的壅水堤防。此法即趁敌不备破坏敌人的堤防,如智伯水灌晋阳,赵氏在夜间乘智伯不备,“杀守堤之吏”,决智伯修筑的堤防而水淹智伯军。在城内部,当大水灌进城内时,要迅速堵塞城门和进水处,同时在城内挖排水渠和开凿泄水孔,迅速排水。

春秋战国之水攻篇

无论是攻还是防,都需要很多工程器具或战具。从史料记载看,水攻工程器具或战具主要有:

1.水平。即测量水位、坡度和城邑高下的器具。春秋战国时期,适应战争和生产的需要,人们已经发明了水平仪。

2.度竿。与水平相配合使用的刻有尺度的木杆或竹杆。

3.照版。与度竿相配合使用,放在度竿前的指示板。

4.测瓦。即测水位高低之瓦。

5.表。堤防为测量水量多少,置有防表,防表主要用于测量水量变化。

6.方。破堤堰工具

春秋战国之水攻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