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文人书法之26 隋代四家

 zcm1944 2018-09-27

隋代四家

 

隋代立国时间较短,文人书法臻于南北融合,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仅为唐代文人书法起了先导作用。这个时期的书风,从总体上来看,是实现着从拙朴向精美、荒率向规整的转换,这转换,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愈趋成熟,同时也正是由于转换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隋代书法有着较大程度的自由和选择。隋代碑刻和墓志书法流传较多。隋碑内承周、齐峻整之绪,外收梁、陈绵丽之风,故简要精通,汇成一局,淳朴未除,精能不露。隋代著名的碑刻有:《龙藏寺碑》、《曹植碑》、《贺若谊碑》、《孟显达碑》、《宁□碑》和《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元公墓志》和《元公妻姬氏墓志》等。这些碑刻和墓志,结体或斜画竖结,或平画宽结;风神或浑厚圆劲,或秀朗细挺;都能符合变化,自成面貌。隋代著名书法家首推僧人智永、丁道护、史陵、智果四人。

 

释智永(生卒年不祥),俗姓王,名法极,陈、隋间会稽僧人,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常居永兴寺阁,临池学书。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其代表作《真草千字文》等已在此前《南朝依旧二王风》一文中已作介绍,不做敖述。

 

丁道护,生卒年不详,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官襄州祭酒从事。隋文帝时书家,擅长真书,溢妍华致,在当时名声颇大,对初唐真书颇有影响。明丰坊《书诀》列记钟、王以来善书者,隋四人,丁道护名在其三。米芾《海岳名言》视丁道护与唐之欧阳询、虞世南侪类,并为变革古法者。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称“道护不古不今,遒媚有法。”襄阳启法寺、兴国寺二碑,均为其所书。

启法寺碑,于仁寿二年(602)十二月十五日立碑,丁道护书丹。此碑楷书,其书法工整典雅,笔法精熟,为丁道护的代表作。此碑原石已佚,传世宋拓本仅临川李宗瀚所藏钤有贾似道“魏国公印”,为传世仅存唯一拓本孤本,已流日本。著录首见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启法寺碑》用笔精到,点画规整,线条劲挺,结字方整,恰如陆薛所云:“启法寺碑审其用笔,淬厉仍归浑朴,洗六朝之余习,开欧褚之先声。”从字的势态上看,健挺之中寓柔和散逸的笔调,这显然是朴拙的隶体的遗韵。而宽绰的结体,则是延续着六朝碑刻的旧习。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唐宋元明,《启法寺碑》为后世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具有历史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境界。

历代文人书法之廿六 <wbr><wbr> <wbr><wbr>隋代四家
                     隋  丁道护   启法寺碑(局部)

该碑书法是极成熟的楷书,间架平正,法度谨严,实为唐楷之先导,就算放在唐楷间也丝毫不逊色,可隐约见到唐代书家之笔法。宋蔡襄评《启法寺碑》语:“此书兼后魏遗法。……隋唐之交,善书者众,皆出一法,道护所得最多。”(《蔡忠惠集》)米芾《海岳名言》云:“首护所书启法寺碑,冠绝一时,蔡君谟题跋极许可之,谓腾薜纯陀也。”阮元《北碑南帖论》以为丁道护与房彦谦并出北派,有“方严遒劲,不类世南”之评。是碑正书,书法平正和美,与智永同一法嗣,当从“二王”而来,故蔡襄有“丁真永草”之称。

 

史陵,生卒年不详,隋唐间重要书家,善正书。为褚遂良、唐太宗以及汉王元昌之师,书法虽称高古,至中唐《述书赋》,已不及见。赵明诚《金石录》收有史陵正书《隋禹庙碑》一石,大业二年(606)五月立在越州,有跋云:“其文字磨灭十五六,而其末隐隐可辨,云‘会稽郡’……笔法精妙,不减欧、虞……盖当时名笔也。今此碑磨灭而仅存,世之藏书者皆未尝有,非余收录之富,则遂不复见于世矣。”《嘉泰会稽志》卷十六记施宿当时尝令拓之,仅得二二四字。由此可知,关于史陵之著名文献记录,已止于宋;其正书《隋禹庙碑》至宋代时风化磨灭达十之五六,仅末尾隐约可辨,宋代施宿所拓仅得224字。该碑、拓盖因残损之极,为后世藏家、刻本者不重,故宋后无传矣,实为书史憾事。

 

智果(生卒年未详),隋僧,剡县(今嵊州)人。住永欣寺,常诵《法华经》,师事智永。颇爱文学,又善书,隶、行、草皆工,写铭石尤为瘦健。隋炀帝杨广早年以晋王为扬州总管,爱其书法,召令写书。智果以为既已出家,不能再为世俗服役,拒不从命。杨广大怒,将其囚禁于江都,令守宝台经藏。后杨广入朝为太子,出巡扬越,智果上《太子东巡颂》,始得宽释,赐钱一万、金钟两枚,召入东都慧日道场。后终于东都,年六十余。其隶、行、草书被唐代张怀瓘在其著作《书断》中列入能品。其书法近似王右军,隋炀帝曾谓其得右军骨。

智果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其书论《心成颂》。《心成颂》见于宋·苏霖《书法钩玄》。全文由“颂”、“注”两部分构成。“颂”为有韵文体,注文据严可均《全隋文》认为“非智果自注”。据清包世臣《艺舟双椅·记两棒师语》,认为此文是谈站立时作书的手法和身法,所以有“长舒左足,潜虚半腹”,(即站立时写长幅字,右半腹一定会贴紧几案,左半腹侧离几案,左脚舒展向后,这样“气”就不会偏右上浮,从而保证了书写时的自由舒畅)、“回展右肩,峻拔一角”(即右手斜着伸展,如角向前,那么右肩也就必然展开)之说。“心成”指“书法”,按所注《心成颂》则是最早具体分析字的结构的文章,开欧阳询《三十六法》、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等研究书法结构文章的先河,对字之结构的分析,简明而颇能抓住要害。从单个字的布白结构,到行与行之间的相互映带,再到整篇的均衡匀称,为后世书法结体立下了原则,也为重整体美的书法美学思想开了先声。作者所主张的创作应遵守动态平衡的美学思想,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