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左传》21条名句简析,向古人借智慧

 昵称M5233 2018-09-27

《左传》,《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我国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儒家经典之一。本文简析《左传》经典名句21条,向古人学智慧。

国学经典《左传》21条名句简析,向古人借智慧

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注:能够制止战争的才是真正的“武”,武力存在的是为了维护和平。《孙子兵法·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注: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不论最后是否成功成就多大,创业最初的艰难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左传·闵公·闵公二年》

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以省掉不少麻烦。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五年》

注: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国学经典《左传》21条名句简析,向古人借智慧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注:唯独礼器与名爵,不能够借给别人,这是您的职责啊。权责的授予必须慎重。

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昭公十八年》

注:天道远离人世,非人的智慧所能及,何必费心讨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第十一》)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注:未雨绸缪。

国学经典《左传》21条名句简析,向古人借智慧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注:小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大过就没必要改了。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

注:树倒迷糊散。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注:以礼法来维护道义,以道义来促生利益,达至惠及百姓,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注:君子大局为重,小人近处着眼。人生境界决定高度。

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

注:君子首先尊重自己,然后顾及他人,是为理。自重者人重之。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注:有把握就行动,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兼并弱小攻击愚昧的国家。战争就是这样。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三年》

注: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注:不恃宠而骄。骄傲而受到压制,受到压制而不怨恨,有怨恨而不为非作歹的人很少见。SO,不要太骄纵了。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僖公十年》

注:如图。

国学经典《左传》21条名句简析,向古人借智慧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成公四年》

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左传·昭公·昭公十年》

注:凡是有血气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思。不过个人更欣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注: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隆中对》

不义不昵,厚将崩。——《左传·隐公·隐公元年》

注:多行不义,大厦必倾。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庄公十年》

注:拖沓是病,得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