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辉 | 非虚构写作,井喷在河西

 老鄧子 2018-09-28

冯骥才讲座海报


前记:


有几个时间节点,是值得说道说道的:


2016年9月19日,“中国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在河西学院成立。


之前的河西学院里,2016年7月2日,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同我一道讲过《我们眼中的贾植芳先生》;7月3日,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主讲《沈从文的后半生》; 7月18日,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讲过《张爱玲文学史料的研究》。


就在“研究中心”成立的当天,非虚构作家梁鸿讲了《我写梁庄——文学如何重返现实》。


梁鸿、刘琼讲座海报


郑培凯讲座海报


王尧讲座海报


王亚彬《青衣》演出海报


朱朝晖摄影展海报


此后,2016年10月12日,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主讲《我与观复博物馆二十年》;10月13日,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将军讲了《国际关系与国家安全》;12月28日,著名媒体人、时事评论家曹景行讲了《我亲历的美国总统大选》。2017年5月27日,国家一级编剧、著名作家陆天明主讲《大时代的我们与文学》;次日,著名收藏家、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大钧研究员主讲《师生之间是道义关系——吴大羽与吴冠中》;6月22日,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毕飞宇教授主讲《沿着圆圈的内侧,从胜利走向胜利——读<阿q正传>》;9月5日,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主讲《在食物里品味中国》;次日,著名编剧何冀平主讲《第一楼头看月明》;9月20日,著名舞蹈家王亚彬主讲《我与舞剧<青衣>》。2018年1月13日,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主讲《赢得正派 输得漂亮》再掀高潮;4月26日,中科院院士王怡芳主讲《探索无穷——粒子与宇宙的研究》;4月27日,我来讲过《阅读让内心更从容》。


前天,9月17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开明画院院长、天津大学博导冯骥才先生做客贾植芳讲堂,主讲《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这已经是研究中心成立近两年来贾植芳讲堂举办的第十七讲了。


在聆听冯骥才先生的学术报告后,河西学院师生文思泉涌,纷纷写下了心得体会。


河西金秋,文化盛宴


文 | 曹斌


冯骥才与河西学院黎志强书记在贾植芳先生雕像前合影


在贾植芳先生雕像前合影


喜欢读冯骥才先生的美文,因为在他看来:“秋天的前一半衔接着夏天,后一半融入冬天。它本身又是大自然最丰饶的成熟期。故此,秋的本质是矛盾又斑斓,无望与超逸,繁华而短促,伤感而自足。”更欣赏冯先生的文学观:“记录心灵的历史和历史的心灵,挖掘人性和创造属于自己个性的语言与文本”,有“生命之美”、时代敏感性、自觉的历史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丝丝缕缕的缠绵秋雨中,我们荣幸地与著名作家、艺术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零距离对话,亲近大师,感悟经典,受益良多。


此前,“非虚构写作”,对我来讲,只是一个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概念,而冯先生本次造访河西学院、做客贾植芳讲堂、畅谈“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以及召开的“冯骥才非虚构文学学术研讨会”,才真正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而此番收获更大的,则是冯先生“历史、时代的经历者,这个时代的干预者,也是这个时代的记录者”的定位、“化文化良知为文化自觉”的笃行、“干预时代并抢救文化遗产”的执着,以及“孝子”的形象。冯先生有“四驾马车”: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每一驾马车上都满载着丰硕的成果,一路疾驰。这“四驾马车”同样满载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良心、文化责任感,文化担当精神与时代同行。冯先生“我的事业只有生命能画句号”的豪迈,更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期盼己久的一场文学盛宴


文 | 魏剑英


冯骥才开讲《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


坐在河西讲堂里,聆听着冯骥才《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分享文学大家的思想,终于满足了这些日子自己心中对“高手点拨”的某种期待。


几个月前,和李辉老师的一次聚会,得知金秋九月,河西学院会迎来一次文学盛宴,此后,我就一直期待。深怕到时自己身体有什么不适,再失去这个机会。今天终于如愿以偿。所以,这个讲座对我来说是期待已久的美味和大餐,自己的味蕾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自上大学时有了文学的梦想,时至今日过去三十年了。我无缘得到任何文坛高手指点迷津,也无缘有任何机会近距离聆听大师点拔。虽然,在李辉老师的努力下,几年来,河西学院名家云集,但我由于身体的原因,这几年我没有一次机会坐在河西讲堂。今天才有机会坐在台下,分享这次盛宴。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所以我万分激动。


对于冯骥才先生,我最早还是在上大学时候读他作品的。后来,陆续读到过一些。他是我很佩服的当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很有特点。如果把冯骥才二十多年来写的小说、散文随笔按时间顺序铺开来的话,他的作品涉猎之广,风格改变之大,语言之独特是大多数同时期的作家所不具备的。


八十年代中期的《神鞭》和《三寸金莲》的发表,开了“文化反思小说”先河,曾让我们着迷。他的散文可以跻身于中国新时期“文艺复兴”的美文之列。他的散文在遣词造句上的唯美主义追求和不懈的努力,在文字表现艺术形式美的转换的尝试,都具有较高的文学审美价值。我是很喜欢他的作品的。


今天他能亲临河院,传递他的非虚构文学思想,分享他的创作经历,为河西学院喜欢文学的师生点拔迷津,是我们师生之幸。对他的付出表示真挚的感谢!


成 长


——贾植芳讲堂第十七讲“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有感


文 | 王娅玲


讲座现场听众


金秋九月,百花孕育的果实渐已成熟,大自然的果实盛宴已经开始,河院人在淅沥的秋雨中也迎来了属于我们的文化盛宴。李辉先生给我们提供非虚构写作的平台,同时也一次又一次的邀请作家们来校给我们讲座。这次,李辉先生如约邀请冯骥才先生走进河西学院,为我们开展“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的讲座。


冯先生从非虚构讲起,从最后的提问环节中的“文化”结束,留给我的,已不单单是,冯骥才先生是一位作家,是一位能将不同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富有特色的作家的形象。


他是一位艺术家,是一位创造家,他用艺术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人性的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趋炎附势,带有势利眼光的市侩小民,还是吃苦耐劳,勤劳能干的劳动者,都是各成体系的有血有肉的独立个体。


这些人物是冯先生自己创造的人物,可又是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实实存在着的人物,生活来源于现实,现实来自于生活。可能就如冯先生自己所说,一位作家和一位科学家最大的不同就是,作家在于创造,而科学家在于发现。


从《挑山工》《珍珠鸟》《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到《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和《雕花烟斗》,冯先生是以一位作家的身份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当看到他的《择一城终老,携一人白首》时,他在我心目中又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因子的才子。


当时每次取出摘抄诗词的笔记本,看一看“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挽一帘幽梦,许一世倾城……”的句子时,总会有或多或少的“这诗写的真好”,“这个人真浪漫”,“这句子真优美,我要背下来”的感叹。除了文艺家,冯先生又是一位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活动家。当然,冯先生的这一重身份是我之前所不曾知道的。


冯骥才先生“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的讲座固然精彩,但对于一个不懂写作与文学的外行人来说,我对冯先生在提问环节中回答过的几个问题更有感触。就浅阅读来说,这种快餐式的阅读追求的是简洁快速但又短暂的视觉感,虽然能快速掌握信息扩大知识面,但是所掌握的知识可能是似是而非。就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时间属于现实,时光属于人生”,我们不能此时进行浅阅读,几十年后依旧在进行浅阅读。


比赛是在比时间,而人生却是在比路程,是比在特定的时间里,所取得的收获,这是一个将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世界上并不存在只得到不付出的事情,你想要什么,就得付出些什么。现在不想付出,以后迟早得付出,而且未来付出的可能要远比现在付出的多。但现在付出了,以后就会得到,得到的远比现在要得到的多。


小时候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其实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现在多少懂一点了。在学习中的“少”与“老”与年龄中的“少”与“老”并没有什么关系。学习,在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十年前开始不算晚,现在开始也不算晚,如果非要说什么时候晚了,那就是以后。春季播种,秋季就会硕果累累,当别人都在为严冬将至而发愁时,你可以坐在树下吹着凉风,尽享自己的硕果。


景点,天南海北,大致都是一个样子,江南印象,西藏印象,新疆印象,云南印象……可能都有其特点,但这些特点依旧是有共通之处,这可能是“打造文化”所出的商业结果。当向往中的小桥流水,神圣静谧,广阔豪狂,风光多彩被车水马龙,灯光旖旎所充斥时,留给我的除了发展迅速的感慨外,剩下的恐怕是内心的深处的失落与恐慌。


走街串巷的货郎消失了,怀揣小羊羔进行交易的牧民不见了,大运河旁的茶馆酒肆改头换面了,街道旁随处可见的卖小玩意儿的小商贩消失了,扑面而来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整齐划一的干净街道,人山人海的商业一条街。


我曾经想过,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对旧事物的扬弃,还是新的事物的更替。我曾想,曾经出现在镜头下的“落后文化”会不会终有一天会消失在镜头之下,而定格在没有感情的视频中,但冯先生却给出了很好的解释,“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或许文化就像食物链中依照营养级不断流动着的能量。


写作,学习,都是精神的提高,灵魂的填补,心灵的丰富。生活中,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世界,而美需要人与自然的相互交流与和解。


在河西的大地上,今日喜雨


——对“冯骥才非虚构文学学术研讨会”之感


文 | 祁文亮


冯骥才讲座背景板


一直都在期盼着这个九月,不是因为张掖的葡萄小枣,也不是因为甘州的秋景神韵,我所期盼的是属于我们每一个河院人的盛宴——冯骥才非虚构文学学术研讨会。


早在四月下旬,河西学院贾植芳讲堂特邀主持人李辉先生就许诺:一定要把冯骥才先生带到张掖来!从那时候起我们的心就已经被撩拨,而今天伴着张掖的第一场秋雨,李辉先生如约带着冯骥才老先生走进了河西学院,做客贾植芳讲堂。


冯老先生,见您甚幸!


以前对于您,您总是活在教科书中的,而今天是本本真真的您。


精神、和蔼、幽默、健谈,一个游走在天津卫,一个遨游于文学史中的文化学者,您在用思想和责任承担着中国文学的一片天。在您的笔下各个都是奇人,而在我看来您就是一个奇人,您在用一米九二的身高,七十六岁的高龄更是为了文化遗传的保护,为了文化自信,在不停的奔波,您有责任感,您是真性情!


“非虚构的力量,现实的力量!”对于写作您见解独到,定位清晰。您写的作品从小处着笔,意蕴深入,往往是对时代面貌活的刻本;您也有作品可爱生动,写出可爱作品的人必然也如此可爱;您的作品是一剂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数十篇文章都在给予教育以慰藉。


冯老,您穷其一生,为了写作,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中不失落,您辛苦了!这个秋天,见您甚幸。


植芳万里,只因有您!


盼望着,盼望着,盼来了秋雨,也盼来了您。您是作家,但您更是恩师,李辉先生,我不追星,但是您的粉丝!


您为了老师贾植芳先生的精神不朽,为了能够让贾先生“做一个端端正正的人”的志向能够传承,您想为贾先生的精神找一片圣土来光大,河西学院真的很有幸,成为贾植芳精神驻足的地方。


您与河西学院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你也在为河西学院的发展费尽了心血,也是在您的竭力付出,河西学院才会迎来冯骥才、白岩松、毕飞宇、梁鸿、马未都等一大批的学者,让这个坐落在西北一隅的学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您也因此成为了每一个河西学子翘首企盼的贵人。


您也常常鼓励后进,这对于我们刚刚接触写作的青年学子来说,真的是春分化雨。对我而言,《地名古今》原本在我心中是一个高不可及的平台,但是在我大一时候听了李辉老师谈《地名古今》的坐谈会后,我就开始努力,终于在在2017年12月份的一个中午,我睡醒午觉后,我在《地名古今》上看到了我的文章,当时我真的感到骄傲,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老师,我的同学,在受到鼓励的同时我也有了自己对写作一直不停的尝试。


李辉先生,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您总是行走在幕后,但在我们心中,您是最帅气、最本真的先生。


植芳千里,只因有您;河院前行,也因有您!


河西学院,默默前行!


河西的大地上有一颗明珠,它不妖艳,但它闪耀灿烂,它就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学府——河西学院。


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么一所大学,对!它不知名,但是它在正迈着步伐,一步步的向前。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这里有些最勤劳执着的老师,这里有着最朴实努力的学子。我们不甘落后,我们也想摆脱二流大学的尴尬处境,因此,每一个河院人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去给学校创造机会,为了学校的发展付出着属于自己的力量。


冯骥才先生也说:“我曾听到过张掖河西学院是甘肃最美的大学之一,也走访过好多中国的大学,但是在我走完河西学院之后,我可以说河西学院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河西学院还在发展,也如冯老先生说的“河西学院地处西北,始终都有一颗不断扩张的心。”


河西学院,每一个河西学子心中的梦,遇见你,我们三生有幸!


秋风不止,细雨已停。冯骥才先生的讲座也已经落下帷幕,让我们每一位莘莘学子受益良多;李辉先生依旧在忙碌操劳着,我们每一个河院人都将最美的祝福送给他;河西学院依旧走在进步路上,河西学院的精彩明天还将继续……


为思想而活


——贾植芳讲堂第十七讲“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有感


文 | 魏文韬


冯骥才为河西学院题词(1)


冯骥才为河西学院题词(2)


金秋九月,河院盛事——河西学院迎来了“名家聚河院·艺术炫丝路”文化盛宴的首场讲座:贾植芳讲堂第十七讲“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主讲人:冯骥才;主持人:李辉。


来自遥远的星宿,我不曾想过,会在绵绵秋雨中见到真容,高耸的身躯,硬是支撑起文坛的大半江山。今天异常的冷,早上还下着小雨。七点半的时候在河西讲堂门口就围满了学生,或许是为了“择一城孤老,遇一人白首”这句话的创作者而来,或许是为了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而来,也或许是为了站在平地上保护国家“非遗”和“古村落”的守护者而来,更或许是为了知识欲望而来。


再冷的天气也挡不住对知识的渴求,还记得泰山上的《挑山工》,还记得咀嚼人生的《雕花烟斗》,还记得用信赖创造出美好境界的《珍珠鸟》,还记得不燥不裂、栩栩如生的《泥人张》,儿时学过的众多课文都是来自冯骥才先生之笔,今天见到本尊甚是荣幸,三生有幸、万年修福。


面对一米九的冯骥才先生,我肃然起敬。当他迈着76岁高龄的步伐迈入讲堂时,我起身站立,看着这位见证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伟人从眼前走过,冯骥才先生步伐坚定,眼神有光。这些都勾起了一位年轻青年对过去、对文学、对生命的思考。


冯骥才先生初次来到张掖,就对这片土地异常热爱,他如是说,“张掖是我心灵的一片圣地”。作为在张掖生长了二十多年的孩子,我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今年年初白岩松老师来的时候,先是张开怀抱,把“张掖”喻为“张开怀抱”,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无不为这些城市印象熠熠生辉,灼灼放光。


“凡是产生过伟人的地方,都是上帝吻过的地方”,冯骥才先生这样评价张掖的历史名人,并讲了元代张掖画家史小玉在敦煌作画的历史故事,在敦煌莫高窟三窟画壁上,有似画家的题名,上书“甘州史小玉笔”。


冯先生说:“我曾听到过张掖河西学院是甘肃最美的大学之一,也走访过好多中国的大学,但是在我走完河西学院之后,我可以说河西学院是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初秋的河院,魅力迷人,在中国西部有这样一所“做河西文章、出特色成果、建丝路名校”的高校,是丝路明珠、走廊学府。作为河西学子,校园里的风景尽在眼底,当听到这样的评价时,我诚然感到骄傲。


在讲堂坐在第一排听着冯先生的讲座,如弟子一样恭谦端坐,看着冯先生高大的身躯,我无法去想象他的学识有多渊博,我也无法想象他在篮球上是如何用躯干去诠释运动精神。在和文学的交织中,我都无法想象,更无法用合适的词去比拟。


深邃的思想在冯先生的慈善眉目间铺将开来,从文学到绘画,从非虚构文学到虚构文学,从民间艺术到乡村保护,这些思想如涌而来,精神备受洗礼。“为思想而活,甘于寂寞”,冯先生没有大的道理,短短几个字,便能让我品味一生,甚是受教。为思想而活,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种状态,那何不把它诗意化、生活化,趣味化,在广阔的年轻路上,就为思想而活。


还记得白岩松老师来的时候李辉老师着一身鲜红,成为河西讲堂,甚至河西学院都无法忘记的一抹红色,在皑皑冬天成为亮光。李辉老师今天穿着浅棕色的外套,枫红色的衬衣。是否能这样比喻,河院的金秋迎来了知识的枫红,冯先生在这两种色彩的相映相间中,色彩顿时丰富艳丽起来,与河院学子一起吟唱出斑斓的思想。


感情是丰富的,精神是开放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文化情怀。那么,无论美俗,喜欢大师是因为他们让我知道何谓经典,喜欢民间艺术是因为他们让我重温情怀。谢谢您,冯骥才先生!谢谢您,李辉先生!


一份坚持,一片真心


——贾植芳讲堂第十七讲“非虚构写作与非虚构文学”


文 | 赵 敏


冯骥才与学生合影


一个人一生总有一份坚持,无论是对是错,都是一片真心。与冯骥才先生有如此近的距离,可能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一直觉得在张掖这个地方,能够有一个小有名气的人光顾,已经是很幸运了,可是,继李辉先生和白岩松先生的激动之后,今天冯骥才先生的到来又一次让我震撼。


今天的细雨伴着秋天的凉意,却无法浇冷河西学子心中的激情,他们带着满心的期待早早的等候在讲堂门口,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份热情都足以对抗今天的寒冷。今天的主题是非虚构,而我更关心的却是冯骥才先生,当我知晓他是一个从文革时期走过来的作家时,我便深深震撼。


其实于我而言,文革是陌生的,尽管我在书本上接触过、了解过,但是始终都无法真正理解,我不明白那段岁月里,文人为何会受到批判,甚至是迫害,他们都只是拿着笔杆子的平凡人,只是在用一种方式诉说心中的故事罢了。


而如今,当我开始从另一种角度学习文学是,我才明白这支平凡人手中的笔杆子其实是一种锋利的武器,在无形中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天的冯骥才先生,是一个从文革时期挺过来却依然拥有真心的人,用手中的笔讲述着小人物的命运,用奔波的脚守护着中国的文化遗产。任何事情都是源于一种想法,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将想法变为行动,冯骥才先生便做到了,从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便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


关于非虚构,我还是一个初学者,可能曾经无意间写过,也从无意识,直到接触了非虚构课程,开始系统了解非虚构后,我才发现非虚构就是一种真实的想法,其实刚开始我不太喜欢非虚构,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秘密,没必要将所有的想法都公之于众,可是后来却发现,非虚构不是只写自己的故事,还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写自己所见所闻,用一双眼,一颗心,一支笔来讲述一些耳熟能详或是不为人知的故事,让自己的行走的脚步有迹可循。


今天见到冯骥才先生可能是我目前为止最大的幸事,其实我很想叫他一声老师,只是我还不能,因为我知道这声老师的重量,所以我会一直努力,相信有一天我会自信的称他一声老师。河院是他心中最美的学校,张掖是他心中的圣地,而这里,也一直孕育着我的期待与梦想。


为你,千千万万遍


文 | 李文霞


研讨会招贴海报


研讨会合影


为了无数渴望的眼睛,您千千万万遍走进了西北这座不起眼的院校!


上次见您是在2018年1月13日,您穿着一件红衣来到了这里,于是给整个小城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这次见到您,您又一次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记得您很早以前就说过要带冯骥才来河西学院,这句话像春雷一样炸开了,同学们私下里传播着,也都暗自欣喜着,同时也急切地期盼着,盼望着小时候在语文课本里认识的这位大作家。终于,在今天,这个让河西学子期盼,兴奋了很久的消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九月的河西学院等来了冯骥才和您的身影。


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了《挑山工》,也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冯骥才,后来在电视上看到了冯骥才,上大学后读了《三寸金莲》,《神鞭》,《炮打双灯》等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挑山工》和我读过的这些小说都出自一人之手,便是冯骥才先生。


早上七点多,天空中稀稀落落地撒着一点秋雨,这个时节的河西学院是如此静美!这个时候的河西讲堂确实另一番景象,讲堂里早已坐满了前来听讲座的老师和学生,讲堂的大屏幕上播放着冯骥才的采访视频,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这位只在书上和电视中看见过的老人。


在漫长的等待中,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终于,一位身高一米九几,穿着朴素却不失高雅,脸上带着慈祥笑容的老人出现在了讲台上。那个时候,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就是这样一位还在前几天刚刚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的大作家,他却是那么和蔼可亲,那么平易近人,那么健谈。


讲座一开始,他表达了对河西学院和张掖的喜爱之情,同时,我也敢肯定他的每一句话都给在座的听众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和鼓舞。河西学院本是西北一座普普通通的本科院校,有很多人甚至没听过河西学院这个名字,但冯骥才先生却给了很高的评价,也很看好河西学院,这给在场的每一位师生极大地鼓舞,河西学院,是每一位河西学子写不完的纸短情长,也是每一位河西学院人一生热爱的万里河山!河西学院在每一位师生的眼中都是万丈光芒!在讲座中,冯骥才还说张掖是被上帝吻过的地方,我想也是,不然怎么会有他和李辉老师的背影出现在这座小城呢?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冯骥才先生的声音一直铿锵有力,完全不像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从开始到结束一直神采奕奕,耐心地为提问的学生答疑解惑,没有一丝的不耐烦,那个时候,大家看到的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师长!


所有这些文化名人来到河西讲堂,从来都离不开李辉老师艰辛的付出,他尽一切可能地带给河西学院师生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他带给河西学院的一切对于每个人河西学院人都是一笔丰厚的人生财富。


以前读过汪国真的一首诗《让怎样感谢你》,这首诗也最能代表大家对李辉老师的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

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