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脸南宋,隆兴北伐的最大罪臣,也能入选“十三处战功”?

 蜀山笔侠 2021-01-26

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系列8——胥浦桥之战

南宋自我打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朝廷就像一个天气预报,常常会报道出各种奇葩的天气,当你以为阳光普照的时候,它却严雪冰霜。一会儿岳飞是坏蛋,一会儿秦桧是坏蛋;今天宰相是主和派,明天是主战派。没有统一的是非标准,怎么让人民适从?

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南宋是一个非常没有节操的朝代。

不错,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南宋没有节操的一件事情。

“中兴十三处战功”里边,第8处,是宋将邵宏渊的胥浦桥之战。然而,正是这个邵宏渊,是导致“隆兴北伐”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样的人也能入选“十三处战功”,就像刘光世能入选“中兴四将”一样,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别急,还有更让你瞠目结舌的事情:“十三处战功”里面,竟然没有岳飞的影子!没错,郾城大捷、颍昌之战,朱仙镇大捷,没有一次入选。而且,这个名录是在岳飞被平反以后评选的。...我,只能无言以对。

邵宏渊的胥浦桥之战发生在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之时。“十三处战功”有很多都发生在这次宋金的大规模交战中,胥浦桥之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甚至史书都查不到太多记载。它前后发生的皂角林之战(刘锜)和采石矶之战(虞允文)不知比它强多少倍。

胥浦桥就在今天的江苏省仪征市(古称真州),它就位于长江的北岸,这里非常靠近长江的重要渡口——瓜洲渡。金军争夺这里主要就是为了争夺瓜洲渡口,而瓜洲渡的守将,就是名将刘锜

邵宏渊在胥浦桥和金军打了一仗,延缓了一下金军进军的步伐,像这样的阻击战,宋军不知打了多少仗,但不知为何,毫无特点的胥浦桥之战稀里糊涂的就入选“十三处战功”了。

而到了完颜亮兵败身死,宋军开始轰轰烈烈的“隆兴北伐”的时候,这个邵宏渊的真实水平就暴露出来了。

当时北伐的两大统帅是名将李显忠和邵宏渊,邵宏渊打仗不怎么样,嫉妒心倒是挺强。李显忠节节胜利,他打虹县却打不下来,李显忠帮他打下虹县,他却嫌李显忠抢了他的功。

打了胜仗,李显忠论功行赏,邵宏渊却大肆滥赏,收买人心,反过来煽动士卒对李显忠产生敌对情绪。

当两军本应合力拿下宿州的时候,邵宏渊因妒生恨,撂了挑子,导致李显忠孤军奋战,遭遇大败(符离之溃),同时也使北伐的局势发生逆转。

宋朝像这样的例子还少么?

刘光世在白沟撂了郭药师的挑子,导致白沟大败;

张俊在柘皋之战后怕刘锜抢功,也差点儿导致宋军惨败;

但是偏偏这两人双双入选“中兴四将”。...

在南宋,你不能太出众,庸才,才是朝廷最喜欢的一类。不过,这样的朝廷,最终会走向——灭亡!

邵宏渊在战后不但没有受到多大的惩罚,反而在几年后凭借之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胥浦桥之战,入选“十三处战功”。

如果岳武穆还在,他会作何感想?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号“賨人客”,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