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理解中华文明精髓——勿将“国学”与中华文明混为一谈

 我的书摘0898 2018-09-28

深度理解中华文明精髓——勿将“国学”与中华文明混为一谈

文明——即丰足物质基础下人类综合观念产生飞跃的一种生物状态。

这种生物状态丰足物质基础与群体繁衍保障下,发源自黄淮下游、印度河、尼罗河等地区所孕育的古老人类文明,又具体的表现为人们对信息的收集、应用、实践的不断优化、完善。

在前篇《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文明》的上下两部分我已经做了一定的解释。在人们的世界观随着近代工具的突飞猛进而有效扩大至上至浩渺宇宙、下至微观的粒子世界以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此前建立在与地球同心又以人类视觉观测极限为半径的“天球”笼罩下“天圆地方”的世界观。

人们在这种世界观下充满未知的环境中,通过对信息的收集与应用实践逐渐形成时间、空间等明确观念,以及目下我们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推崇的阴阳、五行、八卦等法,包括更加精细的《周易》都来自于对不同行星在太阳在“黄道”运动周期的停留位置信息的漫长收集。

故所谓八卦源自河、洛,《河图》、《洛书》本身则正是前人对天体位置相关信息的收集积累;而《周易》更精细的六十四卦以及所使用罗盘,实际上则是笼罩地面“天球”的平面结构图。当然对所收集信息的高效应用更重要的是以此总结归纳出万物孕衍的规律。而几大文明发源地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观测木星在黄道运动规律所形成的十二进制,以及由此衍生出六十进制记录方式是完全相通的,这也表明人类文明本身是不分地域的殊途同归。

具体通过字面含义来看华夏地区以天干地支合并成一甲子的六十进制可以明确的发现,无论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实际上都是在“天圆地方”的世界观下人们通过对信息的收集而寻求万物孕育、存在、和消逝的过程。

民谚称夏商周三代人人皆晓天文,实际上包括中华文明的人类文明孕育过程中前人对信息收集的“观天象”行为,是与我们现代物理学包括衍生至粒子层面寻求万物孕衍规律完全相通的。

当然生物的繁衍是基于对环境支配综合能力的不断优化,前人花费漫长光阴所积累、应用、归纳的规律,包括奠定现代科学根基的物理学一众理论,于后世也自然逐渐成为人们的基本常识,即所谓悟道者难而求道者易。

但在逐级递增的人类文明阶梯上,我们显然不能仅仅以工具的进步就将前人的积累与应用实践一概抹杀,亦不代表前人并不能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高效的应用。

所以我们理解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脉络,首先必须基于当时“天圆地方”的世界观下,人们将天地视为间相互依存、彼此对应的整体观念前提。而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也并非简单的应用实践结果,而是人们对信息高效应用后观念不断提升的过程。因为绵延数千载的人类文明长河中,真正达到高度文明仅仅是弹指一挥的有限时刻。

虽然我们习惯于将中华文明的数千年积淀一概而论,但实际上我说过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就是在地理范围不断夸大过程中随着民族融合经历覆灭、再生的循环往复。数千载中有迈向文明的念上飞升,也势必存在盛极一时后的走向衰亡。

在中华文明对信息的应用实践于春秋后至产国初期达到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高效后,衍至汉、晋,早已成了为一种脱离本质、脱离现实的臆想。

同理当然现代科学亦在不断激发人们探索动力过程中,由于过度执迷以人们感官能否接收(光速)决定物质性质转化的局限,并且愈发对其进行粉饰的黑洞、虫洞、引力波、多维空间等理论大行其道下,早已走向脱离现实的困境。

另外于人类文明的盛衰更易、此起彼伏中,伴随文明湮灭与推倒重建式民族融合的繁复洗礼。野蛮、原始的游牧民族自然对于人类文明于后世的传承产生重大偏颇。

当代历史观总将汉代强盛四百余载、大唐的盛极一时、蒙元的势如破竹等视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但实际上就中华大地,无论是汉、晋衣冠南渡五胡南下中原,还是蒙元给予更大范围的现代亚洲地区所奠定的全新格局。一统的隋唐与全新格局下的元、明、清三世,其看待中华文明、对中华文明的理解是与把民族融合范围推向全球的现代欧洲人相同的,都是站在大量偏颇的局外人视角。

深度理解中华文明精髓——勿将“国学”与中华文明混为一谈

所以无论唐国子监中六学,还是蒙元重新奠定格局后的元、明、清三代国子监传导至今的所谓“国学”。能够效仿的也只有中华文明真正鼎盛时期的春秋末至战国初《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等典籍为己任。而类似朱程理学、陆王心学等相对出类拔萃者则屈指可数。

实际上儒、道之于中华文明不过当代弦、场、量子理论之于物理学总纲、心理学之于人体解剖总纲的应用之法。正是后人在长达千余载中没有形成对中华文明发展脉络的真正理解,才造成了局外人所谓“儒家文化”对中华影响两千余载的假象。

特别是印度原始宗教流入后逐渐以“三教九流”杂为一谈的观念影响下,清、民两代对中华文明的传承更是保留糟粕为主,文明的精髓则随着经年累月消损殆尽。以至南怀瑾为代表的所谓“国学大师”更将中华文明以旁观者角度与原始宗教混为一谈。对人类文明对信息收集、应用的精髓视而不见、不解其意。

故当代以“国学”混淆中华文明视听者须知,“国学”虽可视为对文明的探寻与理解,但其并不简单的直接等于中华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