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門“護城抗洪交通美景長廊”十大功能

 羽君天地 2018-09-28
想澳所想 急澳所急 社會智慧 專業意見
“護城抗洪交通美景長廊”十大功能
解決水患 新增車道 輕軌有路 休閑濱水 活化舊城

如何有效解決澳門遇天文大潮及颱風海潮洪水淹浸困難?本地專家提出在內港建一條兩公里長、有十大功能的“護城抗洪交通美景長廊”防洪交通綜合治理方案。

黃燦光 Carlos Wong博士工程師,是本地土生土長,長期在香港及外地專業公司服務的工程專家。他擁有英國特許工程師、澳大利亞特許工程師、香港註冊工程師、中國一級註冊工程師資格。在港珠澳大橋工程中,他參與了其中一些項目工作。

兩年多前,他曾在一個公開的硏討會上提出建議在內港構築防洪蓄洪排洪堤工程的初步見解。

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老居民,他過去為國內國外的工程項目忙碌奔走,一些發明創造,正在申報國家專利論證。如今為了自己的家鄉,面對自己家祖業食店也頻頻受淹的事實,為家鄉,想澳門所想,急澳門所急,他不能不發揮自己作為一個工程師的天生使命!

針對“天鴿”風災、“山竹”風災接踵而來,水淹澳門的慘痛教訓實例,他指出問題徵結所在:

澳門內港十字門等海域經過近年大量填海,海域面積縮少幾倍。我們的海域連接太平洋,颱風來時,太平洋不管你十字門有否填海,它帶來的水流量都是一樣的。你把海灣填了,同一水量就只能把水位提升。所以內港不能再填海!目前,珠海灣仔路面離海平面平均高5米以上,而我們澳門舊城區是2-3米,所以海潮一來,我們先浸,而且比灣仔要深1-2 米。澳門半島建海綿城市也不具備條件。

黃博士說,他家族經營的十月初五街黃枝記麺家老店,“天鴿”風災水浸深度超過他的弟弟身高,是從未有過的,灣內填海導至水浸加劇。

政府在今年的“山竹”風災中應對得宜,值得一赞!但总不能每年多次全民投入“抗战”。必湏分析大面积水浸起源。從妈阁到筷子基廣泛受淹,水從海上进入,如果有高堤定可阻挡百分之九十海水入侵,同时行蓄洪。

通盤考慮,綜合解決。黃𤌴光博士提出治水五招是:
一埋:箱体埋在海底阻隔海水;
二顶:5.5米高墙顶浪;
三储:蓄水箱储存豪雨;
四断:截断排水管出海,改走蓄水箱再排走,根治倒灌;
五截:施工时闸板留下增加海水渗入泥土难度与距离,治理经地下泥土層滲侵的倒灌。

他構思中的防洪蓄洪排洪堤岸,經與各方好友探討,吸收社會智慧,綜合成“護城抗洪交通美景長廊”規劃,就是沿內港碼頭外圍高築固定結構箱體作堤壩。方案兼具有防洪防潮、儲水防澇、截污分流、堵截倒灌、輕軌有路、新增車道、泊車有位、休閑濱水、運動場地、活化舊城等十大功能。一併解決困擾澳門多年的防水患、治交通等大問題。近日方案通過不同的研討活動向社會發佈,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社會認同。
方案是一個深至海底的箱體連接而成,在現在內港堤岸邊的海上以樁基支撐。連續的箱頂構成海濱走廊,提供輕交通通道和海濱公園。箱頂水準離海平面+6.0米,加上護欄的實心部分,可攔截水位在7米以上。對比現在的岸基3-4 米高出3米,應該可以阻擋海水越堤而來,即使有,水量也不多,而且流到箱體內,可由箱體的水泵排出。

為阻止海水從街道排水管倒灌,把排水管接至箱體,由水泵排出。排水管可以設計成智慧排水系統,在平常日子,排水排至污水廠作處理才排出大海。在水量超過某一極限,水中污染物相對較少,可直接排出海。

“護城抗洪交通美景長廊”方案從鴨涌河口經筷子基到沙梨頭,沿岸到十六浦週邊,沿司打口到媽閣海邊。

平臺由三層架構箱體連接而成。上層為輕軌車道、海濱公園;中層為雙向二車道,停車空;底層是儲水箱,功能包括:防水淹;舊城區下水道排污出海,防海水倒灌;清除鴨涌河惡臭及河底污泥。方案可以疏通沙梨頭塞車、增加泊車位,提供綠化帶公共空間,進而提供輕軌走道。

就最近有方案提出三湖相連解決水淹,在媽閣和筷子基建兩個攔河堤壩。黃博士指出:內港河道是前山河主幹道,若建堤壩把河攔截了,前山河水還是不斷流入,若在此建堤壩就阻攔河水中的泥沙,內港會慢慢淤塞。在前山河水流量不變的事實下,淤塞的內湖就會再次氾濫。洪水來時有反效果。

“天鴿”風災估算進水量為一百萬立方米,那只要澳門內港堤壩加高1米所帶來的蓄洪量就有2300×700=1,610,000 即160萬立方米。(2300米是筷子基到媽閣距離,700米是澳門灣仔河面平均寬度。)計算若只有一百萬立方米水流入舊城區,則只要把澳門海堤+1.5至2米,加到和灣仔同高就能解決問題。他認為所有攔河壩、內湖計畫,都不能阻止海水倒灌,因為澳門舊區路面不加高,還是會水淹。

政府在諮詢國內設計院後做了短期措施:在沿岸以實體牆加高2.1米至高程+4.1米,相當於10年一遇的風暴潮。但今次風暴潮海水高程為+5.5米(根據城規會報告)。於是有(5.5-4.1=1.4) 1.4米的水頭湧進我區,以此乘以相關面積得一百多萬立方米的水,印證城規會報告中所說的有一百萬立方米的水湧進澳門舊城區。找到問題所在,就應先對症下藥,再加建1.5米至2.0米的可裝拆擋板,加高至高程為+5.5米至+6.0米。風季節裝,非颱風季節拆除,在碼頭入口則在3號風球時裝,風球由3號回落便拆。

海水倒灌是指海水沿排放管從排放口流向源頭。這是因為海平面己高過源頭。有一種防倒灌的簡單裝置,一個橡膠做的活門,水只能向海走,反之則活門關閉。這時管道是不能排水。如果加高了的堤圍能頂住升高了的海水,則舊城內水浸都是源自暴雨,不會漲得那麼快及高。

抗洪長廊的設計是把排水管接到箱底,作用與收集排水管是一致的,不用掘地,且體量大很多。箱底的儲水箱能儲的雨水相當於每小時100毫米在離岸1公里範圍內之降雨量。

海水只能擋,不能儲,因為它的供應是無限大,你要多少我太平洋有多少,直到你和我同一高程。當務之急都要加高澳門的堤壩,起碼加到與灣仔同一水準。否則仍然洪水湧到澳境。

黃博士認為,這個設施雖不能百分百保證不再水浸,但足以有80-90%的機率不再發生。

方案設計者指出,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後,港澳海上貨物運輸的生存機會等於零。內港碼頭已沒有存在價值,要轉型為休閑觀光產業場所。工程在週邊走,看不見車道,只看到海濱公園,景觀上更好看。

內港碼頭凌亂的景觀是珠海發展十字門一帶的絆腳石,灣仔沿岸已經有多項旅遊設施,基本沒有碼頭,而澳門沿岸都是破爛不堪的水上建築,海上停靠的是墩船,與珠海灣仔邊停靠的旅遊船格格不入。將來內港沿岸與灣仔發展旅遊相輝映,結合十字門,澳氹水間的海域將成為海上活動的場地,可比美Singapore的Clark pier。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