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币考古 别开生面 ▏读霍宏伟先生《古钱极品》一书

 昵称73575260 2021-01-28

我认识霍宏伟,完全是由于对“孔方兄”的气味相投,我们都对中国历代货币和丝绸之路货币的研究感兴趣。当时他还在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工作,后来又到四川大学深造,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馆刊的编辑与文物考古研究工作。

国家博物馆藏品宏富,钱币收藏尤为系统完整,特别是历代古钱藏品独步海内。霍宏伟既有志于钱币研究,又依托如此丰厚的资源,更兼多年实地考古和专业修习的经验,在中国钱币的科研领域深耕细作,著述颇丰。年前闲谈时,他提起写了一本关于历代钱币极品的书,我觉得以他的学力、身份实在是不二人选。到了秋天,《古钱极品》便付梓出版了。

这本书的写法很有特点,不拘一格。作者并不拘泥于在历史文献中爬梳资料,考据细故,而是从考古学的角度,结合古钱出土的地望、遗址的面貌,遗存的情况,把古钱还原到更为广阔的原生环境中去探讨,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写法自然得益于霍宏伟早年的考古经历,却也为当今的钱币学研究别开生面,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古钱极品》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由东周至宋元,在每一时代之下缀以当时的极品钱币数种,每种皆纵横上下,详加述论,以点带面,勾勒出中国古钱的大体面目。写作的风格却又独出心裁,以文学性的标题,如“东周问鼎”、“汉唐气象”、“五代尘烟”、“宋元梦华”等题目引人入胜,又用平实亲切的笔调娓娓而叙,有情节,有掌故,有推论,如数家珍,在不动声色中完成了对复杂钱币知识的考述。霍宏伟有长期的专业研究经历,研究精深原是自然的,但能将深入的研究写得如此明晰通达,则更见功夫。李零先生曾说,学者如果不能把深奥的道理简单明白地表达出来,就说明自己其实还没真正明白,由此可见,霍宏伟确实是“通”了。

翻开《古钱极品》这本书,我们不难发现,霍宏伟往往以考古为起点,详细介绍每种历史货币在何时何地发现,它的品种、数量,包括钱币的尺寸及重量,再叙述其收藏情况、这种货币产生的历史背景,再引经据典地讲述各种文献对其记载和研究成果,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入自己对这种钱币和考古资料的认识,提出真知灼见,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观滴水可知沧海。在谈文信钱的一节中,首先介绍了文信钱残石范的考古发现和流传,然后介绍了文信钱本身的几次考古发现以及前人对文信钱的记述,通过对考古资料的分析,推断出文信钱应铸造于秦相国吕不韦的封邑河南城中的结论,引申出铭文与吕不韦相关的青铜兵器戈的发现,从而扩大了人们对吕不韦、文信钱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十六国赫连勃勃铸造的太夏真兴钱,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其他大夏文化遗存,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大夏政权和赫连勃勃其人,而不仅仅停留于钱币本身。虽是淡淡几笔,由小及大,视野开阔。

《古钱极品》讲钱币,不囿于单讲钱币的考古发现,也讲述钱币背后的故事。大凡搞钱币研究或收藏的人都知道,五代十国时期天德重宝和天德通宝都是钱币中的大名誉品,不仅在民国发现数量很少,就是现在,虽然在前几年曾有比较多的发现,仍属屈指可数之物。霍宏伟在《古钱极品》中从郑家相1919年喜得天德通宝钱入手,不仅讲述了这枚钱的流传经过,还提到了郑家相1921年在昏暗灯光下买得假天德通宝的趣闻,更是谈到了王荫嘉先生因收得天德重宝钱而自号“殷泉”的故事,考证出王荫嘉先生1927年收得的这枚天德重宝钱以后为孙鼎先生收藏,并捐赠于上海博物馆,钩沉出了王荫嘉先生收藏的第二枚天德重宝钱乃转由罗伯昭先生收藏后,于1957年捐赠给当时的北京历史博物馆、现在的国家博物馆的逸事,彰显了前辈钱币收藏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化私为公的高尚境界。读之,不禁让人感叹。

《古钱极品》是一本集资料和研究于一体的好书。霍宏伟撰写这本看似小品的书,是花了很大心思的,因为他既想使这本书成为一本有关中国珍稀古钱的工具书,也想让它接地气,有生气,现在看来,他的目的达到了,可喜可贺。

(作者周祥系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