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一鸣:扎根社区,向困难群体伸出援手 | 社工人物

 健康慢走 2018-09-28

方一鸣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协助外来人口、困难家庭等群体申请社会救助服务。记者 陈晓曼 摄

人物:方一鸣,穗星社工机构社工。


信息时报 2018年9月6日 记者 陈晓曼


从被误会为社工无非就是“搞活动活跃社区气氛”到今天的“遇到难题找社工”,昌岗街家综扎根社区服务的这7个年头里,已逐渐成为街坊们心里的“安全岛”。方一鸣也是这个社工团队里的一份子,从事社工服务工作以来,他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协助外来人口、困难家庭、环卫工人等群体申请社会救助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生活充实 助人后收获快乐


方一鸣在穗星社工机构已服务6年。谈及这6年的经历,他十分感慨:“以前我是一名生意人,也参与过一些公益活动。了解社工后,我便很想成为这个团队的一份子,为街坊提供最实在、最贴心的服务。”这份工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轻松,但方一鸣没有抱怨过。相反,每天充实的生活,以及在帮助他人后获得的快乐,让他深深喜欢上这份职业,一干就是6年。“我记得曾经参加过一个环卫工人健康服务项目,需要经常向环卫工人做宣传。垃圾发出的阵阵恶臭,让我非常难受。正因如此,让我更加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环境以及他们的不易。”


携手职能部门援助困难群体


作为海珠区社会救助社工介入项目负责人,方一鸣平时接触的服务对象就是辖内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不少困难人员由于对政策不理解,在申请社会服务的过程中经常碰壁,导致难以享受相应的福利。”为了帮助他们,方一鸣与街道职能部门、居委会等组成工作组,联动携手为他们解决难题。“我们在困难人员与街居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一道桥梁,希望能更有效率、更快速地处理问题。”今年4月,昌岗街辖内一位街坊突发脑溢血被送入医院重症室抢救。由于经济拮据,该困难家庭无法承担巨额医药费,只能向方一鸣求助。“当时病人妻子非常焦虑无助,说手上仅有借来的2000元,而丈夫医疗费已高达1万多元,实在无力偿还,医院那边又一直催促。”了解这一情况后,方一鸣一方面联系驻医院社工,请其协调处理其因欠费而与医院造成的紧张关系;一方面向昌岗街民政科、晓港东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希望能协助其申请社会慈善救助。“当时这位病人已经搬离了户籍所在地,所以申请过程中遇到一些阻碍。但在街道和居委会的积极协助下,终于成功通过了申请,大部分医疗费得到了减免。”在申请过程中,方一鸣耐心地为病人家属讲解相关规定和办理流程,帮助他们准备材料,并与其一起到现场办理。


扎根社区,方一鸣每年要跟进的个案多达90多个,而每一个服务对象遇到的难题又不尽相同。“比如之前有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常年无人照顾,我们协助他申请居家养老服务,领取保障金;有一位病人突发疾病,联系不到家人,我们协助他申请救助等等。这些都需要解读透彻相关的政策规定,并且知道如何具体落实,才会真正帮助到街坊。”方一鸣表示,虽然自己不是最专业的,但却是最敬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