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云鹏寻访古窑遗址——瑶里纪行

 天宇楼33 2018-09-28

黄云鹏寻访古窑遗址

瑶里纪行

        9月27日清晨,黄云鹏、黄滨父子与中央电视台《守艺中国》摄制组一同前往瑶里,寻探“瓷之源”。黄老更想借此次拍摄机会向陶瓷研究的同仁介绍他多年来研究制瓷原料、制瓷工艺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瑶里,古名“窑里”,因是景德镇陶瓷发祥地而得名,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此行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高岭国家矿山公园”,夹道茂林修竹,遮蔽天日,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攀援而上,寻找高岭土的采掘遗迹。

         行至小路深处,黄老停了下来,握起锄头铲起土来,他兴奋地说:“这就是制瓷的好原料啊!”黄老感叹道:“高岭土的发现和二元配方的诞生,是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正所谓‘没有高岭土,何来景德镇’?”

        黄老用手细细地捻摩砂土,给大家讲起了高岭土的性质,同行的人皆受益匪浅,这是黄老用一生的时间在实践与研究中得出的真谛啊。

         黄老从不吝于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于是向众人娓娓道来:“高岭土是一种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软质粘土,氧化铝含量高达33%,呈色洁白,耐火度达1735℃。高岭土的发现使元以前制胎原料的一元配方改为由瓷石与高岭土组成的二元配方。高岭土引入瓷胎,提高了坯胎中氧化铝含量,提高了瓷胎耐火度,提高了高温粘度,提高了成品率,使过去因风化程度不够无法利用的中下层瓷石得到利用,并能烧制许多大型器物,使景德镇瓷器由低火度的软质瓷逐渐变成高火度的硬质瓷。”黄老如数家珍,众人纷纷露出钦佩的目光,陶瓷爱好者和研究者正可借此第一手资料一解多年来心中的疑惑。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绕南陶瓷主题园”,景区复建了釉果手工作坊、陶瓷手工作坊、龙窑遗址、水碓小世界等陶瓷文化遗址。

        黄老走进作坊,与师傅亲切交谈,走进淘泥池,更是亲自操起家伙淘洗瓷泥。黄老坦言,为了弄清从泥到瓷的生产工艺与流程,自己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废寝忘食的日子。

        涧泉溪流冲击着水碓,水轮转一圈,碓脑以重力落下舂碎矿石。水碓循环往复,直至将瓷石舂成粉末。

         瓷石经水碓舂成粉末后,铲入淘泥池中进行淘洗,具有粘土性质的瓷石粉化成泥浆,瘠性颗粒沉淀在淘洗池底,将泥浆舀入排砂沟,经排砂沟流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分选、脱水,利用日晒风吹、栽砖吸水的方法,加速脱水过程,当泥浆浓缩到适合成形时,用木质模子,将泥料制成大小一致、重约为2千克的砖状“不(dǔn)子”,方便配比计量。

         看着一排排“不”子,不禁被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折服,亦感慨于古人制瓷七十二道工序的艰辛,正是有了这份敬畏之心,黄老制作的仿古瓷才多了一分温度与润泽。

         摄制组扛着机器随着黄老继续向山中行进,山林掩映间,我们寻到了两处南宋时期的“龙窑”遗址。

         黄老下到矿坑中,抚摸着风化的泥土,拿起残落在矿坑中的匣钵和瓷片,为我们悉心讲解龙窑的结构,黄老说:“窑址可以把我们带进历史上的景德镇,从中可见产品的器型、品种、画面和画意,还可窥见当时的产量、规模……”一处窑址就是一座原汁原味的陶瓷产业博物馆啊!

        不远处有座山间小亭,潺潺的流水声不绝于耳,蝉鸣声声,鸟儿歌唱,却不闻人语响。茂林修竹安然地与这天地共生,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淡有致的绿色,好山好水孕育出了这灿烂的文明。文物虽已风化,而人类智慧创造的伟大文明却随着岁月化为永恒。

         黄老本是学习陶瓷美术出身,源于对古陶瓷的强烈热爱,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勤奋刻苦地下矿山找原料、各处调查古窑址。几十年的辛苦耕耘,让他真正成为了专业的陶瓷文化研究者,陶瓷文化的传承人和传播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