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百年前的奏疏——太仓日报

 老年人CWK 2018-09-28
□始知

  历史是由无数个瞬间、无数个碎片组成的,而对一个地方的历史而言,正式独立、正式建置的那一刻,无疑是整个地方史中最为重要的历史瞬间。不错的,1497年,明弘治十年,是太仓历史上璀璨而关键的一年,就在那一年,太仓正式建置了。

  太仓的正式建置离不开两个人,那就是朱瑄和刘廷瓒,1497年时分任巡抚都御史和巡按御史。就是这两人用太仓人陆容生前的奏议,向明孝宗上了一道 “立州治以安地方”的奏疏,并得到明孝宗的采纳。同年,昆山、常熟、嘉定分别析出一部分地,合并后构成太仓境域,由此太仓正式设州,并统辖崇明,太仓历史也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新时代。

  那么这道改变了太仓历史的奏疏到底写了啥,为何一举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呢。要感谢嘉靖《太仓州志》将这道奏疏的内容保存了下来。细读后,奏疏中太仓设州的六大原因,闸述得那叫一个有理有节、简洁有力。

  首先亮出上奏的出发点:惟事有便于民者,不嫌于创改;政有益于治者,不惮于更张。意思是,太仓设州对民有利,对国家有利,应无所忌无所惧,勇于变革。下面直接亮出太仓设州的原因第一条,“就近办公说”。奏折原文是太仓周边的地域各属昆山、常熟、嘉定管辖,“各离县远若干里,离太仓各近若干里,若将附近乡都分割,则纳粮当差不致远涉”,意思是一些乡境离昆山、嘉定、常熟的县治实在有点远,三地管理起来鞭长莫及,倒不如三家各割出一点乡地来,这样官吏们征起粮、做起事来也近一点方便一点。这个原因很令人信服,古时交通不便,征粮征税又是官吏的主要职责。朝廷一想有道理呀,太仓该不该单设,该呀。

  接着又写了第二条“保证粮食说”。奏折原文为“太镇二卫,本备倭寇而设,……万一寇发城闭,何恃以守?若立州则粮积充足,有备无患”。这一条,甚至比第一条更令人信服。太仓滨江临海,自古为海防重地,元中晚期海寇侵扰不断、战火连绵,“天下第一码头”的太仓“千门万户俱成瓦砾”。因此在元末在太仓建了水陆城门,明初明太祖又先后设立了太仓卫和镇海卫,以固海防。而当时太镇两卫的军粮又是其他县供给的,运送不便。万一海寇来了太仓城门关上,那么粮食就供应不上来。如果设了太仓州,则两卫的粮食就可以由本州供足,常备无患了。明朝廷当然明白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太仓在军事上、在南北海运漕浪上、在对外贸易上有多么重要,为了长治久安、长治久荣该不该设太仓州,该呀。

  奏折里的第三条写了“为民做主说”。太仓城内因设两卫,军民杂处,摩擦不少。而矛盾的由来大多为军人刁横欺民所致,“若立州则民有宗主而不致受欺,……军知畏惧也不敢纵恶”。这是一条为民请愿的理由,意思是太仓如果设州,那么太仓老百姓一旦受到了卫所军人的欺侮,就可报官让主政者为其做主,不法之人也可以及时得到法办。自古民如水,影响着舟辑的载覆,统治者当然深谙此理,那么太仓该不该设州,该呀。

  第四条的理由同第三条有相似,写了太仓因为没设州,所以老百姓到城内卖些货物,时常遭到一些地痞无赖的强买强卖、“寻闹强夺”,导致乡民舍近求远,到别处的市集变卖,“路远费多”。如果太仓设州,城内治安肯定会有变化,利于民也利于市。又是一条令人信服的理由。

  奏疏中的第五条跟崇明有关。由于当时崇明隶属于苏州府,崇明到苏州必须经过太仓,如果太仓设州将崇明纳入其中,那么“远近相制”,利民利政。

  第六条理由可概括为“泽被后生说”。首先要了解一下明朝科举制席,明时秀才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为“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府、州、县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可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能以禀生的资格做了贡生的就叫禀贡。而太仓没有设州,非卫所编制的读书人就 “无粮禀之资,又无岁贡之路”,既享受不到禀生的国家供粮,又不能直接向国家输送优质人才。而太仓如果设州,则可造福学人,“军民生徒均有禀贡之沾,实为后生之幸”。这字里行间,爱民为国之心,跃然纸上。

  综合看朱刘两御史的奏疏内容,六大设州理由无不体现着“便民利政”的思想,虽太仓设州前后遭到过不少非议,但大概也正是这些有理有力的理由使得明廷最终坚持太仓独立建置坚持设州吧。

  当然,1497年太仓设州一定是太仓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太仓经过了春秋设仓、唐宋渐成集镇、元时开创海运、明时成为郑和七下西洋始发港和归泊地等重大历史事件效应累计叠加的结果。但朱刘两御史于弘治十年的奏请立州,无疑是成就太仓正式建置设州的最有力最有效之举。

  娄水悠悠人已远,奏议声声犹在侧。朱瑄,巡抚都御史;刘廷瓒,巡按御史;陆容,奏疏初议者。当我们快笔写下籍贯“太仓”时,这些人的名字,不该被遗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