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生命静好如斯 3

 昵称16060074 2018-09-29

    “我们经常说生命是不死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彻底的说,生命是不会死亡的。生命有不同层次、很多层次的存在方式,而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正是因为生命有多层次存在,所以,生病,或者说大凡被医院判定的什么死亡通知书,在我们自身对于生命的了解和修行过程中,都是可以有机会重新修正的。我们有多少人想过,‘危机’也是一个‘机’?要想‘不为所拘’,必定要首先感受到有一个‘大拘’的过程。这就是水越高涨,堤坝的障碍也必将越高的道理。这是宇宙法的一个规律。所以,彻底的认识生命,彻底的来修行,可以达到用我们的心,改变我们的身体。因为生命存在着多种层面。但是,很多人不相信,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去体会过。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去体验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一起去体会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自我。在更深的层面上,我们可能会感觉到,原来生命的淡定,人生的沉静,根本的幸福,原来是如此的容易……”

在探索生命的“不同层次”,在感悟“危机之机”、与修行之中去“体会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之先,先延续上文的结尾探讨一下:

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吗?

为什么要讨论人生有没有意义呢?

因为有不少朋友非常认真地疑问我:写这些东西有意义吗?将时间花在讨论这些问题上,有意义吗?

“人生更应该务实”。

“人生务实”很重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是怎么“务实”?“务实”什么?“务实”之后呢?

所谓“吃饭是为了活着,还是活着是为了吃饭”。这就是“人生是有意义的吗”的谈论。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说过一句流芳百世的话: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更不用说探索、体验生命不同层次的存在了。)

苏格拉底的另一句名言,是在他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候: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比谁更好,唯有神知道

非常奇妙,历观古往今来,大多是入世者思考如何死——人生成功与否的价值停留在“死亡”的呈现上;而出世者思考如何生,老子,庄子,释迦牟尼,儒家学派,修炼生命超然红尘之上了,却是以毕生的年华,思考生命真正的成功、存在的意义。

如何超越世俗的荣华富贵,生老病死,如何看透生命的悲凉,与世俗人生之中的所谓成功和富有,失败和颠簸,生命的痛苦与不公,寻找到生命的灵性即便经历了世间万物亦不被世尘所淹没,驾驭生命随遇而安,心灵穿越世俗无论途遇场景如何,依旧能够体验到爱,传递出美好,享受生命赋予的途中风景,感悟生命的安详、宁静与高贵,这些都是探讨“生命有无意义”的不同场景。

亦是我们肉体之中的灵魂自省,转向的过程。

我们“去做”的,是一个并不要求“华丽”、却寄望于“优美”的灵魂转向。

人生的意义以个体生命而言,是生命灵性舒展的通畅、优美与否。

一个拥有通畅而美好心灵的人,必定有助、有利于他自身之外的更多生命。

庄子在2300多年前,写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

圣人之余事可以达成帝王之功,我们平凡之人的修行,亦是借由此,在自身修行感受到的生命通畅与人生的沉静、生命根本的幸福之时,“波澜”与“涟漪”红尘之中他人生命的意义。

活着有意思,“意味隽永”,对于生命的过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行为把握,有力量洞穿烦恼与困惑,透彻荣华与富丽,能够与生命的实质紧紧相符、不被外在的种种现象所分离打扰,这样的感悟与经历过程,就是人生的意义。

如何达成人生对于自身的彻底认识?达成人生对于自身,也对于他人的“成就”,中国传统文化重彩浓墨的是这些,恢弘灿烂的是这些,跨越千年娓娓而谈的是这些。

重复一下:佛文化破迷开悟、解除烦恼的是“看破,放下”,道文化致虚守静、返情归性的是“阴阳,平衡”,儒文化耳提面令的是“诚意,正心”。

在跟随道家的修行,认识生命不同层面的过程之前,上文我首推《大学》。

《大学》是孔子时代的曾子所著。原属《礼记》,在宋代被历代学术颇有争议的朱熹,抽取重列为“四书”。

《大学》位居中国儒家“四书”之首。另外三本是《中庸》,《论语》,《孟子》。《大学》(儒教)以出世的心态真诚“入世”,从“自明”到“外顺”,以儒家倡导“明明德”的内明之光,在红尘俗世之中内修自身,利益社会与国家。这是修正自身,认识自身的一门途径。

首先推介《大学》的另一个原因,是“儒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历来承担着不容置疑的“责任”。“儒学自孔子时代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文化发育、成长的根……”【汤一介先生“儒学的现代意义”】。“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文化发育、成长的根”,放归到时间概念上,在那个伟大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指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在北纬30度左右的地区,诞生了耶稣、苏格拉底、柏拉图、佛陀、孔子、老子等先哲,人类文明精神获得了重大突破,至今都无法超越】,当曾子在《大学》中写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大学之道,彼端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世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才是一介幼儿;而彼时,以觉悟人生为教,以“放弃执着、破除烦恼”为世间宗旨的佛教,尚未传入中国,据后代学者的考证,大约在六十几年之后,佛教才迢迢而来。而庄子,也远未出生。儒教超然领先指出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为“不久之后”佛教进入,大乘佛教 “止、定、静、慧”的止观方法(禅宗流传至今有“默照禅”),为中国道文化脉络之中 “知、止、定、静、安、虑” 的道家修炼神仙之道所引用的“七证说法”,做出了非常重要而辉煌的文化铺垫。

什么是“大学”?

简单说,是相对于“小学”的大人之学。资料:古时儿童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知识与礼节;十五岁入大学,诚意正心,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与学问。

而“大人之学”的“大人”,不仅仅单是年龄的区分。查看《易经》“乾卦·文言”的写作: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因此我理解的这个“大人之学”,是具有人生意义的目的与方向的:“大学”倡导和合“内养之功,外之所学”,寄望内德光明,行事有依有序,与天地、日月、鬼神、四时相和,“天人合一”,清明自身,利益他人以及社会。

《大学》开篇在明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之后,几乎振聋发聩地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后文反复阐述如何“意诚心正,格物知至”,从而“家齐、国治、天下平”。

《大学》认为,“此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自天子以致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经由修行自身,而达到的“天下安泰”,和顺协调。因为“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中另有一句话对于我们当今的为人处世,也是非常重要的提醒: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以及“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当光阴辗转到了2011年,我们纷纷登场、走位了的今天,在传统文化隐约缺席,人心浮躁动荡,怅然若失“找不到生命之北”的当下,省察我们在世的生命过程,检点世间事事物物,一切都与我们的心关联。许多的麻烦,苦恼,小则个人,大至整体环境,皆由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既是本与末的位置错了,德与财的关系乱了,我们应该坚守的,与我们本该看淡,放弃的,本末倒置了。  

在外界那么纷杂的世界之中,我们大多数的人生像是一杯浑浊的水,身不由此逛逛荡荡,浑浑浊浊。糊糊涂涂就“杯去水枯”。我们生命的过程不清楚,不清醒,浑浊。犹如夏日午后汗水粘稠地醒来:无力而彷徨。佛家有形容这样的人生:散乱与昏沉。这种“散乱与昏沉”,障碍人生,使我们生死流浪,不透彻,不舒服。这亦是谈论“人生意义”的驻守:将我们人生的这“一杯水”,静静地清澄下来,透彻下来。

读经典,了解传统文化,养护我们的心灵,是清澄我们的生命过程,挽救我们自己,推己及人挽救天下生灵,挽救民族与世界安宁的必经。我希望,我们能够在物质极度“繁盛”(噪杂),内心极度苍凉(昏乱、混乱)的今天,我们的心,我们生命的灵动,能够借助经典,畅然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指点,在历身修行的过程中,及早归返“帘卷八窗,面面云峰送碧;塘开半亩,潇潇烟水涵清”的简单与朴素。

生命可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