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院 公众号ID:kexuedayuan 关注 火星向来是科幻作品的热门话题。2015年大片《火星救援》中宇航员坠毁火星基地、独自种土豆生存的励志故事,曾经引发一系列热烈讨论。如今,移民火星已不再是空想。最近,科学家们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火星基地建造方案。《火星救援》里的故事,可能即将成真。 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空间工程中心(eSpace)研究团队发布的这套方案,包括赴火航线、着陆、建立营地、维持长期可循环设备等多个方面。它有望指导人类于未来几十年内,在火星上逐步建立殖民基地。 《火星救援》剧照 (图片来源:www.douban.com) 按照科学家们的构想,火星基地将建在火星的北极。这里沉积数千年的冰层经处理后,可以为人类提供必不可少的水资源。除此之外,两极土壤中还富含硅、铁、铝、硫等多种资源,可以用于制造砖块、玻璃、塑料等建筑材料。利用空气中丰富的二氧化碳等化学物质,人们还可以制造出氢气、甲醇等燃料。 据计划,一批机器人将首先登陆,为人类建造一个小型的生存空间,并测试当地的自然资源情况。当机器人建设完成后,六名航天员组成的团队将在北极夏季抵达火星,以利用持续288天的极昼。 基地想象图 (图片来源:actu.epfl.ch/news/scientists-sketch-out-the-foundations-of-a-colony-/) 与电影《火星救援》中表现的相同,工作人员日常生活在基地的中央核心,通过三个胶囊状气闸与外界沟通。不同的是,一个由聚乙纤维制成的圆顶将罩在生活区上方,作为阻挡辐射和陨石的第二道屏障,并保持内部气压稳定。 当然,工作人员不必像电影中那样种土豆,基地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有机物。当基地顺利运转以后,它可以自给自足九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唯一需要从地球运输的将只有启动物资,例如少量冷冻食品、钍反应器和电池等。 科学家们计划在火星轨道上设置中转空间站,供地球的航天飞机在此卸载乘客和货物,再由特别设计的火星车运输至火星基地。这一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航天飞机的载重。火星车可以重复利用,所用燃料也均由火星基地自行生产。 中转站想象图 (图片来源:www.sciencedirec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