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农业虽然很发达,但法国农业耕作的规模不大,农场平均规模只有三四十公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农民如何才能对付庞大的市场上的各种风险,保证及时买入农业生产的必需品与以最合适的价格卖出农产品呢?9月2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的我国首部法国蓝皮书《法国发展报告》指出,法国农民抵御市场风险主要靠农业合作社。如今,法国有1.3万个农业合作社,有3800家农业合作企业,90%的农民都参加了合作社。 法国农业合作社历史悠久,有些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法国农业合作社的形式不尽相同,它们有的专门负责收购农产品,有的专门负责向农场提供农用产品,也有些大合作社既负责采购也负责收购粮食,还为成员提供各种服务。今天的法国农业合作社经营的范围已从收购农产品和提供农用物资,发展到农业服务和农产品加工,有50%的加工农产品出自农业合作社。这说明农业合作社的形式在法国起到了保护农民、对抗市场风险的作用,在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中,农业合作社还在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完成新的使命。 《法国发展报告》主编、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丁一凡指出,法国当代的农业合作社已经做到了产业化经营,它完全可以与一个现代企业媲美。合作社与现代企业一个最大的区别在于,企业是由董事会控制,而董事会里的投票权是按资本计算的,出资多的股东在董事会里的投票权就大。而在合作社里,投票权是按人头算的,一人一票。此外,合作社的管理与现代企业一样,有董事会、董事长,日常管理由总经理负责。合作社经营的基本原则很简单,它负责从成员手中购进粮食,加工、储藏后,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卖到市场上去;它有一个庞大的供销渠道,为社员购进化肥、种子、饲料、除草剂和杀虫剂等农药;它还为一些小农场出租农具,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到直升机一应俱全。 据了解,农民要加入合作社,初始时要“入股”,向合作社缴纳年经营额的4%,也可以分若干年交。合作社有了自有资金后,就像企业一样经营。它把农民缴来的粮食清理、烘干、储藏起来,再卖出去时多了一份附加值;它把各种农用产品购进来,再卖给农户时也有一部分利润。每年利润中的1/3留作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资金,其余2/3按农民入社时上缴股份的比例和当年向合作社卖粮的多少分红。 全部的预算由总经理做出后,由董事会审查,由社员大会投票批准。农民卖粮给合作社时,合作社按市价给他们80%的定金。随着合作社按市场行情卖出粮食后,逐步补还他们差价。此外,按照上交粮食的质量及所含成分,合作社还发给他们一些名目繁多的奖金。那些有储粮能力的农民,如果自己先储藏一段时间,粮食水分挥发掉一些后,再卖给合作社时,后者还给他们一部分储粮奖。 法国的粮食市场上还有一些私人粮食商,他们也向农民购买粮食,与合作社形成竞争,合作社必须使它的收购价格有吸引力。迄今为止,合作社在法国仍是收购粮食的主要渠道(占70%),原因是农民在合作社里有发言权,有种信任关系。况且,卖粮给私人粮食商风险大得多,法国某些地区曾发生过私人粮食商倒闭、100多户农民卖了粮拿不到钱的悲剧。农民在合作社里还可分红,随着合作社参加活动越多,农民的分红也越多。 负责农业合作社日常经营的经理多数是专家管理人员,有许多人曾经作过其他工业企业的经理,学习过企业管理,既有书本知识也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经理与农业合作社的关系和与公司的关系差不多,都是要让真正的股东满意。经理在企业里要让董事会满意,在合作社里要让社员股东们满意。他们的责任是使合作社盈利,不能让董事会“炒了鱿鱼”。 (经济日报 记者:徐惠喜 责编:胡达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