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饮食中的“阴阳五性五味学”

 毓真 2018-09-29

中国饮食中的“阴阳五性五味学”

许家和


不少人知道,中医自古以来有一套“阴阳五行学说”,它是中医的基本理论,是历代医家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但你岂知,在中医眼里,饮食也有享誉“阴阳五性五味学”之学问呢?

先说说中国饮食中的“阴阳学”。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饮食相比,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更有哲理性。哲学是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思想基础。正因为有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哲学,才产生了博大精深、驰誉世界的中国饮食文化。

众所周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热量多少,中国饮食自古以来则注重食物的阴阳属性。同时,讲究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对症进食地选料、烹饪、调味和饮食,以求人体内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和延年益寿。总之一句话,讲究饮食中的“阴阳学”,全然为了饮食保健、饮食养生。

中国饮食中的“阴阳学”,可追溯到先秦哲学里的阴阳学说中。尽管先民们在当时低生产力水平和低认识水平中创造阴阳学说,是用来解释自然、解释世界,后进而用来解释医理、解释食理,但却蕴含着朴素的唯物观点和辩证法思想。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药治如此,食养、食疗也同。

说到中国饮食的“阴阳学”,例子不胜枚举。如肉食为阳,素菜为阴;热菜为阳,凉蔬为阴;美酒为阳,粗茶为阴;烧炒为阳,蒸煮为阴;晒脯为阳,风干为阴;辣味为阳,淡食为阴等等。饮食中“阴阳学”的精髓是讲求阴阳和谐、平衡,食谱务必注意阳、阴性食物的合理搭配。如烹炒鱼、肉类阳性食物时,宜酌加香菇、木耳等阴性蔬菜佐料;又如煮炖牛、羊肉等阳性食物时,宜加入胡萝卜、白萝卜等阴性蔬菜,既能去膻、添味、增色,食之又令人阴阳平和。须知,中国有史以来,清一色的肉食筵席是没有的,总有蔬菜瓜果等素食佐之;清一色的烧炒菜肴筵席是没有的,总是烧炒蒸煮互相搭配;清一色的热菜筵或冷盘筵也是没有的,总是有热有冷,互为补充,方能使食客们吃之脾胃和顺,神清气爽,滋阴补阳,身体安康。

古代先贤早就主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阴阳两性食物和谐互补的平衡饮食。古人还指出:“顺天时地利之宜,识阴阳消长之理,则百谷之成,斯可必矣。”东汉之后,古人已惯于一日三餐,早餐时值阳气渐盛,午餐阳气最盛,晚餐阳衰阴盛,进食最易消化吸收,补益精气。夜间阴气已盛,不宜贪食,以免损胃扰眠。

再谈谈中国饮食中的“五性五味学”。古人认为“药食同源”,各种阴阳属性的食物,都含有营养物质,也有类似中草药的性味功能,即寒、热、温、凉、平五性,及辛、甘、酸、苦、咸五味。前者,依据被吃入人体内所发生的反应而定;后者,根据食物的原汁原味而论。


寒性、凉性食物(“阴阳学”多属阴性):大多能清热泻火、解毒养阴,适于体质阳亢偏热者或暑天食用。如粳米、小米、绿豆、黑豆、赤小豆、豆腐、豆浆、番薯、西瓜、梨子、柿子、甘蔗、鸭肉、牡蛎、田蟹、田螺、田鸡、甲鱼、竹笋、苦瓜、冬瓜、黄瓜、白菜、蕹菜、西洋菜、豆芽菜、萝卜、番茄、莲藕、荸荠、紫菜、赤菜、罗汉果等。


温性、热性食物(“阴阳学”多属阳性):大多有温中、散寒、助阳之功,适于体质虚寒者或冬令进食。如糯米、糕饼、油条、白酒、米醋、荔枝、芒果、羊肉、牛肉、狗肉、雀肉、海虾、鸡肉、鹅肉、鲫鱼、鲢鱼、韭菜、大蒜、生姜、芥末、辣椒、胡椒等。


平性食物(“阴阳学”多属中性):食性平和,常人可长年食用,也各具疗补功益。如黄豆、大米、马铃薯、玉米、莲子、山药、南瓜、莲子、大枣、苹果、菠萝、椰子、香菇、蘑菇、木耳、白糖、鸡蛋、鸭蛋、猪肉、鲤鱼、墨鱼等。


食物的“五味”举如:

辛味食物(“阴阳学”多属阳性):多含有挥发油,适食有开胃温中、行气活血之功。如生姜、辣椒、胡椒、芥末、大蒜、青葱、洋葱、韭菜、白酒等。


甘味食物(“阴阳学”多属中性):多含糖类、淀粉,功能和胃、补身。如大米、玉米、面条、番薯、大豆、大枣、猪肉、鱼虾、荔枝、龙眼、西瓜、甘蔗、白糖、红糖等。


酸味食物(“阴阳学”多属中性):多含有机酸,功能收敛固涩、开胃健脾。如米醋、青梅、番茄、柠檬、菠萝、酸杨桃等。


苦味食物(“阴阳学”多属阴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功能清热泻实、燥湿健脾。如苦瓜、茶叶、咖啡、动物胆汁等。


咸味食物(“阴阳学”多属阴性):多含钠盐、碘等,功能调味开胃、软坚散结。如食盐、海带、酱油、鱼露、豆酱等。


其实,饮食养生不但要讲究食物的营养价值,更须重视食物的阴阳搭配、性味调和,掌握“热症寒治,寒症热治”的食疗知识,才能吃出人体内阴阳平衡、气血流畅的健康体魄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