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篇文章解读近期人类囊性化疾病研究进展!

 cbi89 2018-09-29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在人类纤维化疾病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

【1】AJRCCM:纤维化发生的机制

doi:10.1164/rccm.201708-1580OC

先天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肺部疾病,起因不明且治疗手段有限。目前的研究表明信号分子WNT5A对于疾病的进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如今,来自德国的研究者们发现了该分子导致纤维化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IPF伴随着胞外小泡的数量的上升,进一步将WNT5A信号传递到肺脏内部。相关结果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杂志上,该研究为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都提供了新的线索。

肺纤维化伴随着肺脏结缔组织形成数量的增多,会导致肺脏呈现纤维化的特征。这会导致肺脏内表面微型滤泡的数量的降低以及肺脏延展性的下降。最终导致肺脏功能的损伤。IPF是一类特别严重的疾病类型,但患病原因并不明确。目前已有的药物能够延缓疾病的进程,但难以根本性地阻止。

【2】两篇Nature鉴定出新的肺细胞类型,深入认识囊性纤维化致病机制

doi:10.1038/s41586-018-0393-7   doi:10.1038/s41586-018-0394-6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在来自美国布罗德研究所和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的领导下,研究人员在气道组织中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细胞类型,这种细胞类型在之前的科学文献中并未加以描述,而且似乎在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的生物学形成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能够研究数千个细胞中的基因表达的新技术,这些研究人员全面地分析了小鼠的气道组织并且在人体组织中加以验证。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8月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这种分子调查还描述了其他的新型细胞亚型的基因表达模式。这项研究扩展了对肺部生物学的科学和临床认识,并且对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炎在内的所有气道疾病产生广泛的意义。

Rajagopal说,“我们如今有了一个从细胞角度对肺部疾病进行描述的框架。我们发现了一种似乎与功能相关的细胞类型的整体分布。更重要的是,与复杂肺部疾病相关的基因如今也能够与我们描述的特定细胞相关联在一起。这些数据开始改变我们思考囊性纤维化和哮喘等肺部疾病的方式。”

【3】Stem Cell Res Ther:研究者有望利用干细胞移植来治疗囊性纤维化疾病

doi:10.1186/s13287-018-0911-4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的研究报道中,来自阿德莱德大学的科学家们在囊性纤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研究人员发现,促使遗传障碍的细胞或会被健康的细胞成功取代,相关研究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应用细胞移植疗法来治疗人类的免疫缺陷性疾病。

研究者Nigel Farrow博士指出,目前全球有7万人患有囊性纤维化疾病,而且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而肺部疾病是引发人群健康状况较差以及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在澳大利亚,每2500名婴儿中就有1名婴儿患有囊性纤维化疾病,而且25名个体中就有1人携带有缺陷性的基因,尽管携带者并不会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但其常常会将这种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如果父母双方都是携带者的话,其所生育的孩子就有四分之一的概率患上囊性纤维化疾病。

【4】Nat Med: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或能有效逆转肺部纤维化

doi:10.1038/s41591-018-0087-6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阿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首次发现,利用靶向作用细胞代谢的药物疗法或能逆转机体肺部纤维化作用;这项最新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因为尽管目前科学家们在阐明肺部纤维化病理学机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他们依然缺乏相应的干预或治疗手段。

当肺部出现损伤,比如感染、辐射或接受化疗后,肺纤维化就会发生,其发生或许有一些未知原因,比如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其是一种进行性,最终会致患者死亡的肺部障碍,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5万人会患上特发性肺纤维化,而且该病在全球影响着超过500万人的健康。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来自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部组织、小鼠的肺部成纤维细胞以及肺纤维化小鼠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特殊的药物疗法就能够逆转肺部纤维化,同时还会影响疾病的发生机制。更有意思的是,研究人员还指出,这种有效逆转肺纤维化症状的药物就是二甲双胍,这是一种安全广泛使用的用来治疗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药物。

【5】Mol Therapy:脂质体纳米颗粒增强基因疗法治疗囊泡性纤维化的疗效

doi:10.1016/j.ymthe.2018.05.014

尽管数年前研究人员就开始采用基因治疗纠正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体(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来治疗囊性纤维化,但是基因疗法治疗囊性纤维化的潜力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关注。

通过纳米颗粒输送mRNA是一种将遗传物质输送进入大量广泛分布细胞群体(例如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强有力技术。为了研究纳米颗粒输送mRNA治疗囊性纤维化的临床应用前景,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药学院药学系等单位的科学家们近日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临床相关脂质的脂质体纳米颗粒(lipid-based nanoparticle,LNP),并用它包装和输送化学修饰的CFTR mRNA(cmCFTR)进入病人来源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结果发现莫定位CFTR数量增加,恢复了其作为氯离子通道的主要功能。

【6】Sci Rep:科学家们找到鉴定抗生素相关胆囊纤维化患儿肾脏损伤的方法

doi:10.1038/s41598-018-23466-4

根据最近一项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文章,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种鉴定儿童接受胆囊纤维化药物治疗之后产生的副作用的方法。

胆囊纤维化是一种遗传突变与微生物肺部感染结合的症状,主要是由耐药性细菌绿脓杆菌引发的。针对这一疾病往往采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然而,这类抗生素肾脏会产生损伤。尽管采取了降低损伤风险的治疗手段,但接受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都会伴随着胆囊纤维化患儿肾脏急性损伤症状的产生。

目前诊断肾脏损伤的手段往往需要通过检测血液肌酐含量,这也是评价肾脏通透性的指标。然而,该方法仅仅对于已经出现极性损伤的肾脏病变有诊断效果。

【7】Hepatology:南方医科大学发现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新靶点

doi:10.1002/hep.29881

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在免疫细胞信号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有报道称SYK是人类肝细胞癌的一个新生物标志物。肝纤维化是一个由各种致病因子导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任何肝脏损伤在肝脏修复愈合过程中都可能引起肝纤维化,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持续就会发展成肝硬化,进而可能发展为肝癌。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Hepatolog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SYK促进肝纤维化的机制以及靶向SYK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正常肝组织、HBV感染、HCV感染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肝组织(病例数分别为36、127、22和30)中评估了SYK细胞内定位以及SYK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关系,还在SYK敲低的肝星形细胞(HSC)中用PCR芯片的方法检测了转录因子表达的变化。

【8】Nature:重大突破!IL11才是导致器官纤维化的元凶

doi:10.1038/nature24676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鉴定心脏、肾脏和其他组织中的慢性纤维化疾病的关键促进物,发现一种被称作白细胞介素11(IL11)的关键性蛋白导致纤维化疾病和器官损伤。令人吃惊的是,IL11的重要性被忽视和误解了如此长的时间,但是如今这项研究非常清楚地证实了这一点。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11月1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L11 is a crucial determinant of cardiovascular fibrosis”。

一种被称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的蛋白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身体器官纤维化和产生瘢痕组织的主要原因,但是基于关闭这种蛋白的疗法具有严重的副作用。如今,这些研究人员发现在导致纤维化的过程中,IL11要比TGFB1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相比于TGFB1,IL11是一种更好的药物靶标。

【9】JCI:新型生长因子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纤维化

doi:10.1172/JCI94624

纤维化指的是器官损伤或疾病发生过程中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现象。外伤过后产生的疤痕就是一种外在的、可见的纤维化现象。然而,肺脏、肝脏以及心脏等器官周围产生的纤维化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此外,以纤维化为代表的组织硬化现象对于癌症的恶化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引发纤维化的细胞,即成纤维细胞,能够受到TGF-b信号的刺激进行分化。但这一信号分子对于压制自体免疫反应以及炎症反应也十分重要。TGF-b信号的阻断会导致许多负面效应的出现,因此如何精准地抑制引发纤维化的TGF-b信号变得十分关键。利用高通量的的小分子筛选手段,来自UCSF医学院的Harold Chapman实验室发现了一类叫做"trihydroxyphenolics"的分子,这类分子能够有效抑制TGF-b引起的成纤维细胞的反应。此外,这一分子并不会对非成纤维化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反应。

【10】Science子刊:利用药物ABT-263让肌成纤维细胞靶向凋亡可逆转纤维化

doi:10.1126/scitranslmed.aal3765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药物navitoclax能够导致小鼠中的肌成纤维细胞凋亡,从而降低硬皮病(scleroderma)中的纤维化扩散。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12月13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

在人类(和小鼠)中,纤维化被视为一种导致器官受损、有时会导致死亡的瘢痕。之前的研究已表明纤维化是由肌成纤维细胞引起的。肌成纤维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参与身体愈合,但是,有时候,即便在愈合结束后,它们继续发挥作用,从而导致瘢痕产生。这些研究人员解释道,这些肌成纤维细胞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它们不能够像预期的那样自我摧毁。在这项新的研究中,他们试图通过研究一种被称作硬皮病的纤维化来更多地了解这一过程。正如它的名称所提示的那样,硬皮病是在迁移到器官中之前先在皮肤中开始的。(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更多精彩盘点!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