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瓷方寸见世界 甘之如饴释情怀

 顺益兴四合院bj 2018-09-29

清 绿釉花鸟纹将军罐(古茶)

▲元 釉里红牡丹纹花口盘(口径97.5cm)

▶宋 “修内司”官窑双戟耳黄釉觚

◀清 蓝釉花卉纹葫芦瓶(古茶)

▶清 黄釉花鸟梅瓶(古茶)

●温来生

乱世藏黄金,盛世兴收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古玩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瓷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且经历了千百年风雨洗礼,始终窑火未熄、代代传承,并以其广博精深的内涵,华美绚丽的外表,始终是中外艺术品市场的关注点,堪称海内外收藏市场的无价瑰宝,更是成了收藏界的宠儿。

不过,在众多古瓷器收藏者中,藏品跨越唐、宋等十几个朝代,且超过两万件(套)的,却为数不多,甚至是凤毛麟角。

无独有偶。北京澄观斋博物馆馆长、中国著名古瓷器收藏家彭兴金,不但能玩,还能写,玩物并研物,而且玩出了瓷文化,玩出了一门瓷器鉴别的“世纪绝学”,被业界尊称为京城古瓷器收藏鉴定第一“大家”。

一入收藏终成痴

提起彭兴金,圈儿里人都说他是一位“跨界”能人,头衔众多。

在商界,彭兴金是公路桥梁专业高级工程师、交通部试验检测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参与多条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与施工,现任北京金麒麟道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东方利德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收藏界,他钟爱古代陶瓷,花费多年时间与心血,收集了上万件陶瓷珍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古陶痴”,国内著名古陶瓷鉴定家。

而对于名片上的多个身份,彭兴金最在意的还是古陶瓷收藏家的身份。

谈到自己的爱好和事业,彭兴金自我打趣儿总结道:“两个极端”。“从事的工作是民生产业——道路工程,爱好却是收藏古董——陶瓷。”说起收藏的缘起,彭兴金回忆道:“自己出生在怀柔区北部一个小山村,记事儿时就发现自己家有祖传的几件古陶瓷。自小就对收藏很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了解并喜欢上了古陶瓷,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

特别是事业有成后,彭兴金更是觉得生活中似乎少了点什么。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吃饭,席间有个朋友谈起收藏的元青花,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他从朋友的话里得到一个启示“人生要有个爱好”。

于是,从1997年起,彭兴金开始收藏各个朝代的古陶瓷,足迹几乎遍布瓷都的每一寸土地,寻觅着那些已被时间长河湮没的古瓷器。收藏品达到20535件套,收藏的门类主要有瓷器:唐代以前846件;宋代3673件;辽金223件;元代585件;明代6607件;清代5869件。字画500余幅。印章800余方。其它杂项1432件套。时代跨度大约三千年,其中不乏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精品、珍品,甚至孤品。

“寻宝、鉴宝多年,从未看到过这么多的稀世珍品。”对于彭兴金的古瓷器藏品,2015年北京国际文物博览会,中央电视台寻宝瓷器鉴定专家丘小君先生对彭兴金藏品中的6件鉴定为真品,分别是宋汝窑乾隆刻字洗、明成化黄釉斗彩鸡缸杯、明成化描金珐琅彩鸡缸杯、明宣德青花人物琵琶、元代红绿彩梵文出戟盖罐和明永乐描金青花压手杯。特别是明成化描金珐琅彩鸡缸杯、明宣德青花人物琵琶和元代红绿彩梵文出戟盖罐这三件藏品,且是迄今国内同类器物中唯一仅存的稀世珍品,在收藏界和拍卖市场引起很大关注。与此同时,其馆藏的清代田黄二十五宝玺、清代红宝石象棋、清代翡翠腰带三件珍品还被列入“中国民间十大国宝”系列,是收藏品中的精品和珍品。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瓷器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物化符号,古陶瓷美学具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传统和自身发展的历史一贯性。20多年积累琳琅满目,让人激动,但要说有没有体会到比这些积累更重要的东西,彭兴金发自内心说道:“从收藏过程中得到的丰富经验和油然升起的对我国悠久文明的崇敬,是比20年的藏品积累更令人激动的。”

彭兴金坦言,曾有人问起收藏过程中投入资金情况,这方面自己没有特别计算过。不过由于持续收购古陶瓷,花钱总量是知道的,大概在几千万元左右。这对于普通人来说,肯定是一串天文数字,但确确实实把这些巨额金钱都砸到收藏古陶瓷中去了。“到底为了啥?”彭兴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收藏古瓷器的梦想一直在告诉他,这样做,值!

卧底换得神眼力

起初,彭兴金对于收藏古瓷器并无太多知识,只因喜爱,所以见货就收,其真伪并不知晓。有的人说真,有的人说假,对于说真的人也不过度兴奋,对于说假的人也不生气,综合分析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意见,深入研究和反思后,彭兴金终下决心,此生非把陶瓷鉴定弄透彻不可。

2000年以后,他开始全面系统学习古陶瓷鉴定知识,去拜访真正的专家和行家,并专门去清华大学美院陶瓷鉴赏班学习,先后考取国家一级鉴定估价师(艺术品鉴定师)职业资格等多项证书,常年受邀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作为嘉宾,由此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国内古瓷器收藏专家,荣获“中国文物保护金奖”。这一殊荣,在国内屈指可数。

对于古陶瓷收藏来说,学习始终伴随着彭兴金。彭兴金总结学习古陶瓷时的两点重要体会,一要从理论上获得指导,二要从实践中取得经验。“坚持学习的关键靠毅力,但光有毅力没有方法还是不行,必须有计划、有安排,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重点。”就彭兴金而言,前期的重点一直放在明清青花瓷的研究上,一直在利用收藏的瓷片和完整器物进行排比分类,进行类似古物器型和纹饰的分析。后期的重点则放在单色釉和彩瓷的特点归结上,尤其重视元末开始烧制的釉里红和清代红釉器、粉彩瓷的研究。

除了跟从名师学习鉴定,彭兴金还常去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参观学习,并专门前往西安、宝鸡、延安及洛阳和南京、杭州等地博物馆学艺,鉴赏眼力日益提升。通过理论学习和收藏实践,如今彭兴金已熟练掌握“一眼辨真假,一摸知新老”的古陶瓷鉴定绝技。不仅如此,彭兴金看到一件瓷器,立马就能辨出真假,说出年代,连每件的价格也能说个大概,让对方连连叹服。

活到老,学到老。谁都不能说自己什么都懂都会,谁都不知道老祖宗在地下、河流、湖泊、窖藏、墓穴中埋藏了多少历史遗存物。从起初接触古陶瓷行业,彭兴金就一直兢兢业业,不断地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研究造假手段,从而“以夷制夷”,彭兴金还独辟蹊径,多次到景德镇、洛阳等地的作坊,通过乔装去顶级造假高手那里去“潜伏”,看别人的造假流程与工艺。有时,他扮成专买高仿的买家,豪爽地把钱往桌上一放,对作坊的师傅说:“我就要高仿的,越逼真越好,做不出来不给钱。”然后就像个监工一样蹲在工厂里看究竟:比如模是什么样的,铜锈与老皮怎么造假,如何用牛粪与挖来的老坟土搅拌在一起掩埋制造出假青铜器,做出在土里掩埋久远年份出土的样子等。

“搞收藏不仅要看真品,更要会看赝品。从赝品与真品的对比中学习,这样才能不为相对落后的理论所束缚,练就火眼金睛。”回想卧底的经历,彭兴金对于泛滥的造假现象感到无奈。虽然,造假自古有之,但他发现,今天的仿古逼真水平、手段及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对此,彭兴金通过探究这些花样百出的造假手段,总结鉴别真品赝品的心得与经验,逐渐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为此,在北京澄观斋陶瓷博物馆开馆之初,彭兴金就放下狠话:行家可前来“踢馆”,如果发现一件假货,可获万元奖金。

一诺值千金。开馆至今,彭兴金的古瓷器藏品无一赝品,在业界一直传为佳话。

甘之如饴古陶瓷

“虽然我现在顶着个著名古陶瓷收藏家的头衔儿,但从金钱上来衡量,依然同过去情形相似,甚至经济状况可能还不如过去。尽管如此,由于在古陶瓷收藏方面取得了人生的重要收获,所以我还是欣然面对现实经济的贫乏。”对于陶瓷收藏爱好,彭兴金表示,一种爱好的形成,有时可谓突然而至,有时则需要培养教育,并没有一定的程式。当然,无论哪一种情形,兴趣始终是最重要的因素。

自从踏上收藏陶瓷的正途后,各类瓷器也逐步进入了彭兴金的视野。先是元明清瓷器,再往前就是宋代瓷器,然后是隋唐、南北朝、两晋、汉代陶瓷逐一开始关注,并由此欲罢不能。

很多人认为汉代陶瓷粗糙不如明清的精致华美,因此收藏价值不高,彭兴金却认为完全是一种误解。他说,汉代陶瓷已完成了从原始瓷器到现代瓷器的过渡,可谓是现代瓷器的鼻祖,而且汉代瓷器历史久远,其蕴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绝非近代瓷器所能比。

为了更好地收藏汉代陶瓷,彭兴金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与此相关的历史书籍及参考文献上。因为喜爱,他“逼着”自己成为史学文化使者,只要听说哪里有考古发现,肯定会第一时间前往考察。当然,前往全国各地古玩市场闲逛淘宝及到博物馆参观,更是家常便饭。“你一旦深入其中,就会醉心于此,日思夜想,甘之如饴。”

平日一有闲暇,彭兴金就要到国家博物馆以及一些私人藏馆走走看看。这些年来,他早已养成习惯,白天处理公司事务,晚饭过后就跑到古玩商家店里去淘货。“我买东西要看几次,看了以后拍照片,反复分析。每天晚上忙完回家已经是凌晨一两点。个中辛苦,有多少藏家能够做得到呢?”

目前,彭兴金收藏的陶瓷上万件,很多都是从境外回流的,在北京、西安、洛阳等地古玩市场也淘了不少。“你看,这件宋代青瓷做得多棒,釉色泛着宝石的光泽。那些汉绿釉、汉黄釉、汉银釉陶瓷,其精美程度比史上各朝的釉陶一点都不逊色。”欣赏着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彭兴金如数家珍,并大胆断言:这上万件的瓷器中,基本上没有两件同样的藏品,所以基本上都是孤品。

“当时是纯手工制作,工艺上不可能有流水线生产的精确度;另外就是年代久远,每个地方的气候、水和土质都会对器具本身的釉有影响,色彩花纹都会不同,不同场所老化的程度也不一样。”因为刻苦研究,且见多识广,彭兴金几乎很少买到过高仿赝品。“业内像我这样很认真地沉下心来坚持研究的藏家不多,古玩商们都觉得我这种人太少了。”

当越来越多的精力被投入到陶瓷收藏中,彭兴金的“企业家”身份渐渐让位于“陶瓷收藏家”。他相信,随着陶瓷和更高古的陶瓷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其真正的价值会逐步显现。20多年来,彭兴金花费数千万元收藏高古瓷,随着收藏的深入,他渐渐遗忘了自己的“老板”身份,花在收藏上的时间越来越多,生意自然受到一些影响,“人不能什么都做,我选择了收藏,就要失去其它东西,值得!”

著书建馆普公众

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藏有所去。

受益于藏家们的提点,彭兴金早就表示要将所学毫无保留地写出来与世人分享,并对收藏有着明确的规划:第一个阶段,收藏标准器;第二个阶段,收藏文化内涵丰富和艺术风格独特的古陶瓷;第三个阶段,对藏品进行系统研究,并将之向公众开放。对他来说,前两个阶段是从收藏者进阶为收藏家的必由之路,第三个阶段则需要超越自我的勇气。

“把藏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藏品蕴含的文化情趣才能被大家认识到,才能流传下去。”彭兴金认为,收藏的最终境界是把“私藏”变为“公藏”。于是,2015年8月,彭兴金创办了远郊区县第一家私人古瓷器博物馆——北京澄观斋博物馆,并免费向公众开放参观。

在古瓷器成化鸡缸杯的收藏过程中,彭兴金发现,竟找不到一本关于成化鸡缸杯收藏鉴赏类的专门论著,令想入门学习的人无法从典籍中寻找知识。因而他决定,将自己收藏的鸡缸杯归纳梳理研究,结合古陶瓷史书关于鸡缸杯的记载,以及收藏中的经验和心得加以总结,著述《成化宫廷御用瓷器特展图集》,由此填补了世人对鸡缸杯高价拍卖和神秘感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彭兴金在书中以大量实物图片为主导,从收藏到鉴赏,图文并茂翔实介绍了成化鸡缸杯的主要特征,同时把真伪鉴定的要点详述其中,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真实的教材。

收藏鉴定古陶瓷20多年,彭兴金不止一次提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他看来,收藏是对历史的尊重,藏友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享受收藏带来的乐趣。如果不懂得古陶瓷的历史背景,不晓得文物背后的故事,又何来鉴定和收藏呢。“真正想要从事收藏,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我见过太多想一夜暴富而买了赝品赔得倾家荡产的案例。这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是要不得的。而那些真正看淡利益的人反而能得到价值很高的藏品。”

每每提及中国文物外流、被盗、制假等现状,彭兴金总是忧虑重重,言谈中流露无奈。“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好东西,国内的人不把它收下来,保不准过几天这东西就已经到了香港或者到了国外。只要这个东西有力地保护在国内,不要让它流失海外。藏在博物馆,把它登记好。这就是好事。”这也是彭兴金决心自己建立博物馆的原因之一。“我们这些收藏家,尤其是搞古瓷的收藏家们,自认为还是比较崇高的。当然如果说崇高到连名利都不图,那也是假的。我们崇高的程度,真是没想到要卖两件东西来赚钱,我们收藏了就是想搞个博物馆,先把东西保护起来,然后大家都来免费欣赏。”

曾经走南闯北从商数十载,如今彭兴金选择扎根北京当一名“古陶痴”,他不仅痴迷一己私藏,更致力向公众免费普及辨别真伪藏品的知识。博物馆建成以后,只要有时间,彭兴金就会整天泡在馆里,专门为前来参观者义务讲解普及陶瓷知识和鉴别技巧,以此弘扬中国几千年的古陶瓷文化。截至目前,博物馆已接待近万人次参观,开展陶瓷鉴别培训10多期。

如今,彭兴金最大的梦想是借助怀柔高端国际会都和怀柔科学城的大环境,进一步做大文化产业,规划筹建一座大型博物馆,让世界各国友人和世界级科学家在怀柔就可以欣赏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果国家出钱建瓷器博物馆,我愿意把自己所有藏品全部捐给国家……”这是彭兴金最大的心愿,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收藏家对党对国的深厚情怀。

“收藏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因为收藏品承载着远古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艺术审美和工艺传承。”怎样做真正的收藏家?彭兴金有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一个人选择了收藏,实际上是选择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文化境界。“收藏古陶瓷,并不是因为其制烧工艺和艺术性高于现代陶瓷,主要是缘于历史赋予它们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对祖先文化的认知和崇仰、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责任和对逝去的时光的留恋和追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