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郑珍--《晚望》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9-29
 (清)郑珍--《晚望》赏析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2)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恬静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内心的沉重。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衬托”、“对照”),表现自然界美好与现实生活贫困的不协调,抒发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鲜明。
 
赏析:
 
   《晚望》,写出春色,写出碧水青山,更写出一代大儒心系天下百姓的情怀。
 
      山水交映,一派悠然春色。鸟儿将飞翔的影子隐没于万里碧空之中,农人在田间穿行劳作。水因为山而显得澄碧静美,而雨后的青山更是显出一副清润动人的模样。置身于这样的山水中还有什么理由不被打动呢?可是你看那些破旧的房舍,你看那些憔悴的人们。他们终日辛劳,却仍生活在这样的困苦之中。在这样的山水春色之中,诗人饱含深情,感受着春色美景与清贫农家给他心灵造成的强烈的对比碰撞。诗人用美好的词句写尽田园春色,结尾却显得异常沉重。在这里,山水田园之美的赞赏与对民生疾苦的感叹交织在一起,真切而动人,没境界高妙。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山水田园诗,我以为它写得精妙,有以下几点:
 
      首先,意境的营造和色彩的运用。
 
      单看首、颔两联,诗人在一个春日的傍晚来到一片开阔的原野上,极目远望。“悠然”二字传达出的是一种闲适,清雅的感觉。再看对句,更是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诗人运用“碧”“翠”两字,在读者眼前勾画出一幅色彩明丽,对比鲜明的春景图。随着他的目光望去,飞鸟,行人,一派和谐景象。古人作诗,讲究的正是这种画面感。诗人将景色描绘得如此美好,春光,行人,青山碧水。这不正是我们心中为之向往的家园吗?这样的描写,也暗含了一个文人儒生心中的价值取向,他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亦能从这样的景致中看到自己关注的东西。既富有美感,又有现实的积极意义。两者完美的结合,这正是郑珍的高妙之处。
 
      其次,动静结合的写法,让画面充满灵动之感。
 
      这首《晚望》,在第二联中描写的是动景,飞鸟,行人都充满着生气。而在接下来的颈联中,诗人笔锋一转,又向我们展示出一幅静态的图画。“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这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雨后的空气含着泥土的芬芳。满山的苍翠,沉默的山映着清澈的水,仿佛山含情,水含笑。一动一静之间,尽显田园雅趣。让全诗一下子灵动起来。其实,我们在读诗的时候,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画面的美。很多时候,更能够打动人的是那些富有生气的句子。将生活中最美却又最常见的物或人以最精准的表达写下来,写出人人心中所想却又不曾付诸笔端的东西,这样才能触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这样才是动人。如果郑珍只写那些青山绿水,只写那些暮野流光,我们必定不会认为他有多好。可是他并不是这样的。他写青山也写飞鸟,写出大自然对这片山水的眷顾与厚爱。他写翠稻也写行人,写出山水美景中人的生活。也将这样一首小诗写活了。
 
      第三,以乐景衬悲情。
 
      如果不读最后一句,一定会觉得这是一首单纯写景的诗歌。可是读到尾联,才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才更将其中深意体会深刻“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空有好山好水,而无与之相适的惬意生活。美景何用?不过是成了悲剧的背景罢了。不过是让诗人更感伤的理由罢了。原来他是想说,在这样的好山好水中,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不如意。人们为生活耗尽心力,再好的山水美景也没用人来欣赏。诗人并没有用过多的文字来描写人民生活的艰辛,乍看之下,反而显得语气平淡,有如一句简单的陈述。可是,在前三联的景物描写的铺垫下,作者深沉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只有在那样的美景的衬托下,才更能突显最后一联的悲凉气氛。以乐景衬悲情,诗人的智慧和他对百姓贫苦生活的怜悯跃然纸上。
 
      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是郑珍诗歌的一大主题。郑珍不是那种只懂游山玩水的高傲文人,在如此美丽的山水之间,他仍把目光投向那些破旧的房舍,清贫的农家。一代巨儒的家国情怀,在这个春日的古原上,肆意浸染。他不是只看到美好的东西,他知道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他从那样的生活中走来,让他对现实的艰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更能感同身受。郑珍这样低声的倾诉给人带来的震撼并不亚于杜甫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时候,这样的轻叹和看似轻描淡写的一笔更能写出作者心里的感情,也更让人有回味的余地。
 
      郑珍生活在道光、咸丰年间。足迹所履,主要在大西南以及鄂、湘等地。那时中国处于鸦片战争时期,继而太平军战事起,而黔地乱事叠生,民不聊生,更兼以生产力落后,经济萧条,阶级矛盾尖锐,潜伏着深重的社会危机。郑珍关心民生,写下了许多反映民生疾苦,社会不公的诗篇。他对劳动人民的苦难深抱同情,故能大胆揭露官府残害、压迫民众的罪行,代民呼天抢地。他心系家乡,为人民的贫苦生活叹息。他有着一个文人应有的思想高度,将目光投与社会生活,并从中汲取养分。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将眼中所见之景描绘出来,让后人读来回味无穷,感慨万分。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号柴翁,别号五尺道人,自署子午山孩、巢经巢主、小礼堂主人,遵义西乡天旺里荷连庄(今遵义县鸭溪区)人。出生儒医之家,性静持重,幼嗜读书。母见其异,舍薄田,举家迁东乡乐安里的尧湾(今禹门乡沙滩),与外祖父(黎安理)家就近而居,拜舅父黎间为师。舅父见其过目成诵,聪慧过人,遂将女儿许嫁于郑珍。
 
      清道光五年(1825年),郑珍以优异成绩选为拔贡,深受贵州学政程恩泽器重。七年,程恩泽调任湖南学政,邀郑珍往作幕宾。程恩泽系汉学家,为当时宋诗运动领袖,对郑珍说:“为学不先识字,不足以读先秦两汉之书。”勉励以先哲尹道真为楷模,赐字子尹,井指导郑珍读许(慎)郑(玄)之书,习宋代诗艺。两年后返遵,拜莫与涛为师,继续攻读汉学与宋学,因此与莫友艺相识,共同探讨经文、切磋诗艺,结为莫逆之交。十七年,乡试中举,与莫友芝联袂进京会试。候榜期间,留意搜购古籍秘本,闭门研读,竟落榜回遵。次年,受知府平翰聘,与莫友芝合纂《遵义府志》,历时3年,成书48卷、80余万字。其后,三次进京会试,均未中试,依例选为大挑二等,以教职补用。38岁时始任古州厅(今榕江县)代理训导,继任镇远府学代理训导和荔波县学训导。每届任期虽不足一年,仍努力培训人才。回遵后,先后主启秀、湘川书院讲席,培育郑知同、黎庶昌、莫庭芝等一批俊彦。同治二年(1863年)大学士祁带藻荐于朝,特旨以知县分发江苏补用,郑珍辞谢不就。
 
      郑珍毕生研习汉学与宋学,不立异,不苟同,考订精审,学贯古今,着作宏富,后世誉为“西南巨儒”。其刊行的经学专着有《仪礼私笺》8卷、《轮舆私笺》2卷、《经说》1卷、《亲属记》2卷;文字学专着有《说文逸字》3卷、《说文新树考》 6卷、《汗简笺正》8卷;史志着作《遵义府志》被近代着名学者梁启超誉为天下“府志中第一”,其外尚有《荔波县志稿》、《郑学录》等;教育着作有《母教录》;农学《鹏茧谱》被行家奉为难得的昆虫学专着。散文、诗艺造诣亦深,着有《巢经巢诗抄》9卷、《后集》6卷、《巢经巢文集》5卷,并辑有黔北明清诗歌总集《播雅》24卷。其诗歌反映民间疾苦,《捕豺行》、《经死哀》、《抽厘哀》、《江边治空诗》等,均为股炙人口的名篇。诗风淳博瑰丽,韵味深淳隽秀,思想性、艺术性极高,被尊为晚清同光体诗家“宗祖”。
 
      郑珍工书画,楷书学颜、欧,参以二王笔意;行草出《争座位帖》,篆书效李斯、李阳冰;隶书习汉碑,亦师邓石如;山水画宗董其昌,苍朴萧散。均有独创风格。咸同年间,贵州农民起义迭起。郑珍四处奔徙,贫病相加,于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病逝,时年58岁,葬望山堂后山母墓后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